一种护堤坝坝顶防浪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5934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护堤坝坝顶防浪墙,其包括固定在坝顶的背板和面板,所述背板、所述面板以及所述坝顶平行设置,其中所述面板朝向水面一侧,所述面板上开设有贯穿设置的若干第一导水孔;所述面板和所述背板之间还固定连接有一对侧板,所述面板、所述背板和两所述侧板以及坝顶合围成槽状结构,所述槽状结构内填充有大小不一的填充块且与所述面板相邻的所述填充块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导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防浪墙建设成本高的问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防浪墙建设成本高的问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防浪墙建设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护堤坝坝顶防浪墙


[0001]本技术涉及堤坝防护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护堤坝坝顶防浪墙。

技术介绍

[0002]水库下方的水道两侧需要建设护堤坝,在水库泄洪时能够避免水产生的浪头冲蚀水道两侧土石,起到保护作用。但是,在雨量充沛的解决,可能需要增大泄洪量,这样可能导致泄洪水量产生更大的浪头,可能会翻越坝顶,因此还需要在重点位置(距离水库泄洪点较近的两侧护堤坝坝顶)加设防浪墙以避免浪头翻越。现有技术中,防浪墙一般采用混凝土结构建设,其本质与护堤坝类似,通过阻挡水的方式防止浪头翻越,这样防浪墙承受的冲击较大,从而使得防浪墙的建设成本需要与护堤坝相同甚至更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护堤坝坝顶防浪墙,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防浪墙建设成本高的问题。
[0004]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护堤坝坝顶防浪墙,其包括固定在坝顶的背板和面板,所述背板、所述面板以及所述坝顶平行设置,其中所述面板朝向水面一侧,所述面板上开设有贯穿设置的若干第一导水孔;所述面板和所述背板之间还固定连接有一对侧板,所述面板、所述背板和两所述侧板以及坝顶合围成槽状结构,所述槽状结构内填充有大小不一的填充块且与所述面板相邻的所述填充块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导水孔。
[0005]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防浪墙通过背板、面板以及侧板和坝顶合围成槽状结构,在槽状结构内填充大小不一的填充块,面板上的第一导水孔可以供浪头的水进入到槽状结构内,然后当浪头回退时进入槽状结构内的水会重新通过第一导水孔返流,起到缓冲浪头冲击的作用,虽然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浪墙建设成本更低,但是并不会降低防护能力,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防浪墙建设成本高的问题。
[0006]进一步地,所述背板上端面高于所述面板上端面。
[0007]进一步地,所述背板上端面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安装块,两所述安装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上转动套设有盖板且所述盖板背离所述安装轴的一端与所述面板上端搭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盖板背离所述安装轴的一端设置有弯曲段,所述面板上端面倾斜设置使得所述盖板弯曲处能与所述面板的上端面以及侧面紧挨。
[0009]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上开设有贯穿设置的若干第二导水孔,所有所述第二导水孔的正投影均位于所述槽状结构内。
[0010]进一步地,所述背板固定连接有加强杆且所述加强杆另一端与所述坝顶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杆与所述面板分列所述背板两侧。
[0011]进一步地,所述面板与所述坝顶接触的一侧凹陷设置有缺口。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水孔倾斜设置且较高一端与所述槽状结构连通。
[001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通过背板、面板、侧板以及坝顶合围成槽状结构,并在槽状结构内填充大小不一的填充块,使得防浪墙具有缓冲作用,降低了防浪墙的建设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防浪墙建设成本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16]上述附图中:
[0017]坝顶1、背板2、面板3、水面4、第一导水孔5、侧板6、填充块7、加强杆8、安装块9、安装轴10、盖板11、弯曲段12、第二导水孔13、缺口14。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护堤坝坝顶防浪墙,其包括固定在坝顶1的背板2和面板3,所述背板2、所述面板3以及所述坝顶1平行设置,其中所述面板3朝向水面4一侧,所述面板3上开设有贯穿设置的若干第一导水孔5;所述面板3和所述背板2之间还固定连接有一对侧板6,所述面板3、所述背板2和两所述侧板6以及坝顶1合围成槽状结构,所述槽状结构内填充有大小不一的填充块7且与所述面板3相邻的所述填充块7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导水孔5;所述背板2固定连接有加强杆8且所述加强杆8另一端与所述坝顶1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杆8与所述面板3分列所述背板2两侧,通过加强杆8能够使得背板2的稳定性得以增强,从而提高整体防浪墙的稳定性。
[0021]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防浪墙通过背板2、面板3以及侧板6和坝顶1合围成槽状结构,在槽状结构内填充大小不一的填充块7,面板3上的第一导水孔5可以供浪头的水进入到槽状结构内,然后当浪头回退时进入槽状结构内的水会重新通过第一导水孔5返流,起到缓冲浪头冲击的作用,虽然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浪墙建设成本更低,但是并不会降低防护能力,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防浪墙建设成本高的问题;
[0022]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填充的填充块7可以是大小不一的石块,因它们的大小各不相同,因此使得槽状结构内形成网络状的涵水通道,在浪头冲击时,水穿过第一导水孔5进入涵水通道内,浪头回退时,涵水通道内的水通过第一导水孔5返流,从而缓冲了浪头带来的冲击,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浪墙具有建设成本更低,但是防护效果佳的特点;
[0023]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一导水孔5倾斜设置且较高一端与所述槽状结构连通,倾斜的角度较小,这样能够供一部分的水进入到槽状结构内,通过更重要的是能够更快的供水返流,避免水在槽状结构内过多的积累。
[0024]优选地,所述背板2上端面高于所述面板3上端面,这样使得防浪墙的顶面呈倾斜面且较低一面朝水道内,浪头回退时能够更迅速,避免水滞留在防浪墙上;
[0025]进一步地,所述背板2上端面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安装块9,两所述安装块9之间固定连接有安装轴10,所述安装轴10上转动套设有盖板11且所述盖板11背离所述安装轴10的一端与所述面板3上端搭接,即本实施例在槽状结构的上方设置了盖板11对其进行封闭,这样能够避免浪头回退时将填充的填充块7带离,确保防浪墙的主体结构稳定;同时,盖板11可以开启,方便在建设时添加填充块7(随浪头的冲击,槽状结构内的填充块7可能会有损失,盖板11也可以开启后方便后期维护时对填充块7进行更换或增加等)。
[0026]优选地,所述盖板11背离所述安装轴10的一端设置有弯曲段12,所述面板3上端面倾斜设置使得所述盖板11弯曲处能与所述面板3的上端面以及侧面紧挨,这样能够使得盖板11和面板3之间贴合更紧密,避免浪头冲击时将盖板11掀起;进一步地,所述盖板11上开设有贯穿设置的若干第二导水孔13,所有所述第二导水孔13的正投影均位于所述槽状结构内,设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堤坝坝顶防浪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坝顶的背板和面板,所述背板、所述面板以及所述坝顶平行设置,其中所述面板朝向水面一侧,所述面板上开设有贯穿设置的若干第一导水孔;所述面板和所述背板之间还固定连接有一对侧板,所述面板、所述背板和两所述侧板以及坝顶合围成槽状结构,所述槽状结构内填充有大小不一的填充块且与所述面板相邻的所述填充块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导水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堤坝坝顶防浪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上端面高于所述面板上端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堤坝坝顶防浪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上端面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安装块,两所述安装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上转动套设有盖板且所述盖板背离所述安装轴的一端与所述面板上端搭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护堤坝坝顶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禹汪滢段东旭陈洋熊进张洋王强李悠然李涛杨超谭清林尹小兵诸葛刚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市水利水电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