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弯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5844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弯导管,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套接成管体的内层管、增强层、外保护层,内层管内设有用于输送医疗器械和/或液体的工作通道、用于穿设牵引丝的牵引丝通道,内层管的远端管壁上设有与牵引丝通道连通的牵引丝出口,牵引丝的远端穿出牵引丝出口与增强层的远端固定。将牵引丝通道设置在内层管即工作区域内,让内层管具有独立的牵引丝通道,可以实现真正的圆形导管设计,减小导管的直径,实现导管的超细设计;此外,将牵引丝直接与增强层进行固定,不仅省去了传统的金属环零件,使导管结构更加简单,而且导管的体积可进一步减小。因此,与目前市场上的导管相比,该导管可以适应复杂手术需要的同时可以将患者的创伤降到最低。创伤降到最低。创伤降到最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弯导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可调弯导管。

技术介绍

[0002]介入治疗(interventionaltherapy)是一种以微小的创伤实现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的技术,它一般在影像学的引导下(如X

Ray、CT、US或MRI等),将导管送到体内目标位置,实现疾病的局部诊疗,如输送植入物或采集生物信息。在介入诊疗中,将导管快速安全的送到目标器官是实现介入治疗的关键要素。可调弯的导管由于在术中可以根据目标位置自由改变导管的曲角,使导管的输送更加方便快捷,因此,可调弯导管得到了较为广泛地应用。可调弯导管即在导管的管体远端设置可调弯段,通过操控导管的手柄带动连接可调弯段的牵引丝沿轴向运动而使得管体远端反复地在不同角度间弯曲,直至弯曲角度符合人体管腔特定的生理结构特征,然后锁定该弯曲角度,使管体远端对准目标管腔入口(如某一条血管),然后通过管体输送诊断和/或治疗器械至目标管腔内。即可调弯导管是一种远端可调控弯曲的导管,医生通过体外的调节操作使导管远端在病人体内弯曲到不同的角度,以适应不同的解剖结构。
[0003]但是,目前采用的可调弯导管的工作区域的截面为圆形,拉丝腔配置在工作区域(内层管)外部,即可调弯导管包括由内至外依次为套设的内层管(即工作区域)、金属编织网状结构的增强层和外管(即保护层),其中在内层管和增强层之间设置有拉丝腔,拉丝腔内设有牵引丝(请参见公开号为CN111375120A,名称为可调弯导管),使得整个导管结构的横截面呈现为较大体积的圆形或椭圆形,并且传统导管中头部的牵引丝与设置在内层管上的金属环固定,而金属环需要占据一定的空间,因此也增加了管道的直径。此外,随着技术的进步,出现了多种复合功能的导管,比如在导管上通过金属环固定有各种传感器(如图形传感器、照明光纤传感器等)、能量输出装置(如超声、激光等),因此,金属环的存在使得导管的体积较大,进而体积较大的导管通过介入方式进入活体所造成的损伤也会更大。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进一步减小导管的直径,实现导轨的超细设计,以便于减小患者创伤的可调弯导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进一步减小导管的直径,实现导轨的超细设计,以便于减小患者创伤的可调弯导管。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可调弯导管,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套接成管体的内层管、增强层、外保护层,所述内层管内设有用于输送医疗器械和/或液体的工作通道、用于穿设牵引丝的牵引丝通道,所述内层管的远端管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牵引丝通道连通的牵引丝出口,所述牵引丝的远端穿出所述牵引丝出口与所述增强层的远端固定连接。
[0008]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可调弯
导管,将牵引丝通道设置在内层管即工作区域内部,让内层管具有独立的牵引丝通道,可以实现真正的圆形导管设计,进而减小导管的直径,实现导管的超细设计;此外,将牵引丝直接与增强层进行固定,不仅省去了传统的金属环零件,使得导管结构更加简单,而且使得导管的体积可进一步减小。因此,该可调弯导管由于实现了超细设计,因而与目前市场上的导管相比,可以适应复杂手术需要的同时可以将患者的创伤降到最低。
[0009]进一步的,所述内层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头端、可调弯段、工作段,所述第一头端、所述可调弯段、所述工作段外部均依次套有所述增强层和所述外保护层,所述第一头端材质为硬质材质,所述第一头端的远端管壁上开设所述牵引丝出口。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头端的材质为硬质材质,便于牵引丝在抽拉过程中,不会因使用材质较软的第一头端而拉塌第一头端,便于牵引丝正常的抽拉以及导管的正常调弯;可调弯段主要用于调整导管的弯曲角度和弯曲方向,可调弯段的材质较软,使得其满足弯曲的功能,从而可以提高导管的柔顺性和通过性;工作段主要用于辅助整个导管在活体内部的延伸,通常而言,导管可能需要在活体的深入部位工作,这就需要导管头端能够到达目标部位,而工作段延长了整个导管的长度,使其可以到达活体内部的任何部位,满足介入诊疗中的需求。
[0011]进一步的,所述内层管包括:所述管体还包括材质为硬质材质的第二头端,所述第二头端的近端与所述第一头端的远端固定,所述第二头端内开设有所述工作通道、用于放置成像部件的第一放置孔和用于放置照明部件的第二放置孔,所述第一放置孔和所述第二放置孔之间设有用于放置线缆的线缆槽;所述第一头端、所述可调弯段、所述工作段内均设有与所述线缆槽连通的线缆穿设通道。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成像部件记录的图像可以满足临床上对高像素高画质的可视化要求,便于医生观察,在获取目标位置图像信息后,实时判断活体条件,及时调整导管的弯曲角度,缩短操作时间,减少患者痛苦;照明部件可以为活体目标部位提供照明光束,使其具有更强的亮度,使得操作者的视野更加清晰,同时也可以改善成像部件的成像质量,降低了操作者的难度。此外,因第二头端的材质较硬,因此,可以将成像部件和照明部件直接固定在第一放置孔和第二放置孔中,这样避免了传统导管上因需要设置金属环才能搭载摄像和照明部件,而导致导管直径较大,不能实现超细设计的问题。
[0013]进一步的,所述管体还包括用于防护所述成像部件和照明部件的防护盖体,所述防护盖体盖接在所述第二头端的远端,所述防护盖体上开设有所述工作通道以及分别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放置孔、第二放置孔对应的第一视野孔和第二视野孔。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防护盖体可以对成像部件和照明部件进行防护,同时在使用时防止灰尘等的进入损坏设备。
[0015]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盖体、所述第二头端、所述外保护层为外径相同的圆柱状结构。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使得防护盖体、第二头端、外保护层管体可以无缝衔接成光滑表现的管体,即管体表面不会因存在大小直径的管体而存在凸棱,有效避免了随着导管插入体内时导管上的凸棱对体内造成损伤。
[0017]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盖体远端的外缘以及所述防护盖体上的所述工作通道的远端通道口的位置均设有倒圆角结构。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使得防护盖体无尖锐处,在随着导管插入体内时避免对体内造成损伤。
[0019]进一步的,所述牵引丝出口为倾斜口,其倾斜方向由所述第一头端向所述第二头端设置。
[0020]进一步的,所述牵引丝通道可配置为单向、双向或四向通道中的一种,所述牵引丝和所述牵引丝出口的个数与所述牵引丝通道对应配置。
[0021]进一步的,所述牵引丝通道为双向或四向通道时,双向或四向通道对称配置。
[0022]所述管体的外径为7.5F。
[00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实现导管超细设计,因而与目前市场上的导管相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弯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套接成管体(1)的内层管(11)、增强层(12)、外保护层(13),所述内层管(11)内设有用于输送医疗器械和/或液体的工作通道(1101)、用于穿设牵引丝的牵引丝通道(1102),所述内层管(11)的远端管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牵引丝通道(1102)连通的牵引丝出口(1103),所述牵引丝的远端穿出所述牵引丝出口(1103)与所述增强层(12)的远端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弯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管(1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头端(111)、可调弯段(112)、工作段(113),所述第一头端(111)、所述可调弯段(112)、所述工作段(113)外部均依次套有所述增强层(12)和所述外保护层(13),所述第一头端(111)材质为硬质材质,所述第一头端(111)的远端管壁上开设所述牵引丝出口(11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弯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管(11)包括:所述管体(1)还包括材质为硬质材质的第二头端(14),所述第二头端(14)的近端与所述第一头端(111)的远端固定,所述第二头端(14)内开设有所述工作通道(1101)、用于放置成像部件的第一放置孔(141)和用于放置照明部件的第二放置孔(142),所述第一放置孔(141)和所述第二放置孔(142)之间设有用于放置线缆的线缆槽(143);所述第一头端(111)、所述可调弯段(112)、所述工作段(113)内均设有与所述线缆槽(143)连通的线缆穿设通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富友王庆兵沈喆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可映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