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化改善R角光效的背光显示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5798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优化改善R角光效的背光显示模组,包括背光主体,所述背光主体上设置有导光板,所述背光主体上设置有位于导光板下方的主光源部,所述背光主体底部的两个R角处设置有R角光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R角光源,R角光源能够在背光主体的R角处提供光源,通过R角光源和主光源部的相互配合,能够使得R角处的光效与整体的光效保持一致,提高显示效果,利于使用。利于使用。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优化改善R角光效的背光显示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背光显示模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优化改善R角光效的背光显示模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手机显示屏幕的迭代升级,现在的屏幕已经不像早期的四四方方,而是有R角,有弧度的,提升了显示屏幕的美感以及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感,屏幕做成R角,这对背光模组在R角处的光效调整带来了难度。
[0003]中国技术专利:CN201920260346.3,公开了一种扩散膜、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模组,包括:扩散膜本体1,所述扩散膜本体1靠近背光源5的一部分为光源端11,远离背光源5的一部分为尾部12,所述尾部12表面形成有微结构区(未标示),所述微结构区设有若干遮光微结构3,所述微结构区位于遮光胶2覆盖区域和VA区。所述微结构区中的遮光微结构3的密度从所述扩散膜本体的边缘位置到VA区逐渐变小;所述微结构区在VA区的边缘离所述遮光胶2边缘的距离为1.0毫米

1.5毫米。所述扩散膜本体1设有U槽和R角,所述遮光微结构2在所述R角处的密度沿着所述R角根据距离所述光源端11的距离由近到远逐渐增大....;
[0004]结合其图3可以得知,上述专利在R角处并未设置光源,在使用过程中,R角光效与整面光效之间容易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从而影响显示效果。
[0005]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优化改善R角光效的背光显示模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存在的R角处未设置光源,在使用过程中,R角光效与整面光效之间容易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从而影响显示效果的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8]优化改善R角光效的背光显示模组,以改善上述问题。
[0009]本技术具体是这样的:
[0010]包括背光主体,所述背光主体上设置有导光板,所述背光主体上设置有位于导光板下方的主光源部,所述背光主体底部的两个R角处设置有R角光源。
[0011]R角光源为恒流驱动,驱动电流范围可调,调节范围为5mA

25mA/LED,可根据背光模组实际R角光效的亮暗调整电流大小,使得R角与整面光效达到一致。
[0012]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优化改善R角光效的背光显示模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主光源部以及R角光源由若干个第一LED灯共同组成,若干个所述第一LED灯依次设置在背光主体上。
[0013]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优化改善R角光效的背光显示模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位于两侧的两个第一LED灯呈倾斜设置,且两个倾斜设置的第一LED灯位于背光主体底部的两个R角处,两个倾斜设置的第一LED灯形成R角光源;
[0014]位于中间的第一LED灯之间为水平设置,位于中间的第一LED灯形成主光源部。
[0015]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优化改善R角光效的背光显示模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主光源部包括若干个第一LED灯,若干个所述第一LED灯均设置在背光主体上。
[0016]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优化改善R角光效的背光显示模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设置在背光主体上的第一柔性线路板,若干个所述第一LED灯等分为两组,每组中的第一LED灯之间串联,两组第一LED灯之间并联且与第一柔性线路板连接。
[0017]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优化改善R角光效的背光显示模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R角光源包括两个第二LED灯,两个所述第二LED灯均倾斜设置在背光主体底部的其中一个R角处。
[0018]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优化改善R角光效的背光显示模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R角光源还包括两个第三LED灯,两个所述第三LED灯均倾斜设置在背光主体底部的另一个R角处,所述第二LED灯和第三LED灯的大小均小于第一LED灯的大小。
[0019]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优化改善R角光效的背光显示模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两个所述第二LED灯之间为平行设置,两个所述第三LED灯之间为平行设置。
[0020]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优化改善R角光效的背光显示模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两个所述第二LED灯之间为垂直设置,两个所述第三LED灯之间为垂直设置。
[0021]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优化改善R角光效的背光显示模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设置在背光主体上的第二柔性线路板,两个所述第二LED灯之间串联,两个所述第三LED灯之间串联,所述第二LED灯与第三LED灯之间并联且与第二柔性线路板连接。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3]在本技术的方案中:
[0024]通过设置的R角光源,R角光源能够在背光主体的R角处提供光源,通过R角光源和主光源部的相互配合,能够使得R角处的光效与整体的光效保持一致,提高显示效果,利于使用。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优化改善R角光效的背光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优化改善R角光效的背光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优化改善R角光效的背光显示模组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优化改善R角光效的背光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优化改善R角光效的背光显示模组的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0]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优化改善R角光效的背光显示模组的第一LED灯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0031]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优化改善R角光效的背光显示模组的第二LED灯和第三LED灯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0032]图中标示:
[0033]1、背光主体;
[0034]2、第一柔性线路板;
[0035]32、第一LED灯;33、第二LED灯;34、第三LED灯;
[0036]4、导光板;
[0037]5、第二柔性线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9]因此,以下对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和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组合。
[0041]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优化改善R角光效的背光显示模组,包括背光主体(1),所述背光主体(1)上设置有导光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主体(1)上设置有位于导光板(4)下方的主光源部,所述背光主体(1)底部的两个R角处设置有R角光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改善R角光效的背光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主光源部以及R角光源由若干个第一LED灯(32)共同组成,若干个所述第一LED灯(32)依次设置在背光主体(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优化改善R角光效的背光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位于两侧的两个第一LED灯(32)呈倾斜设置,且两个倾斜设置的第一LED灯(32)位于背光主体(1)底部的两个R角处,两个倾斜设置的第一LED灯(32)形成R角光源;位于中间的第一LED灯(32)之间为水平设置,位于中间的第一LED灯(32)形成主光源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改善R角光效的背光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光源部包括若干个第一LED灯(32),若干个所述第一LED灯(32)均设置在背光主体(1)上。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优化改善R角光效的背光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背光主体(1)上的第一柔性线路板(2),若干个所述第一LED灯(32)等分为两组,每组中的第一LED灯(32)之间串联,两组第一LED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玲枫张少展
申请(专利权)人: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