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墩柱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5608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桥梁墩柱加固装置,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均为C字形且内侧面与墩柱的外表面配合,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连接部,相邻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通过螺丝进行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外侧均设置有多个固定座,所述第一支撑架的顶端铰接于固定座的底部,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底部铰接于固定座的顶部,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均可绕固定座在竖直平面内旋转,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底端用于固定于地面上,所述第二支撑架的顶端用于固定于桥梁下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能够加强对桥墩以及桥跨结构的支撑。跨结构的支撑。跨结构的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墩柱加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桥梁加固
,具体的讲是一种桥梁墩柱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桥梁,一般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为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交通行业,桥梁亦引申为跨越山涧、不良地质或满足其他交通需要而架设的使通行更加便捷的建筑物。桥梁一般由上部构造、下部结构、支座和附属构造物组成,上部结构又称桥跨结构,是跨越障碍的主要结构;下部结构包括桥台、桥墩和基础;支座为桥跨结构与桥墩或桥台的支承处所设置的传力装置;附属构造物则指桥头搭板、锥形护坡、护岸、导流工程等。
[0003]由于桥梁墩柱承受着路面及桥梁的重量,在使用一定年限后,会发生一定的老化,如果不加固的话,桥梁墩柱会很容易受到破坏,加固桥梁墩柱可以增加它们的强度,使它们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从而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
[0004]现有的桥墩加固装置通常只对墩柱进行加固,无法对桥跨结构进行补强,综上所述,本申请提出一种桥梁墩柱加固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桥梁墩柱加固装置,本技术能够对能够加强对桥墩以及桥跨结构的支撑。
[0006]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桥梁墩柱加固装置,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均为C字形且内侧面与墩柱的外表面接触配合,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连接部,相邻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通过螺丝进行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外侧均设置有多个固定座,所述第一支撑架的顶端铰接于固定座的底部,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底部铰接于固定座的顶部,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均可绕固定座在竖直平面内旋转,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底端用于固定于地面上,所述第二支撑架的顶端用于固定于桥梁下表面。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设置于第一固定部端部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第二连接板的一面由上至下均匀水平设置有多个第一圆柱凸起,所述第一圆柱凸起的中部水平开设有用于螺丝穿过的通孔;
[0009]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设置于第二固定部端部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第一连接板的一面由上至下均匀水平设置有多个第二圆柱凸起,所述第二圆柱凸起的中部水平开设有与螺丝配合的螺纹孔。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圆柱凸起的外侧设置有与第一连接板连接的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二圆柱凸起的外侧设置有与第二连接板连接的第二加强筋。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部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多条横纵交错设置
的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
[0012]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的外表面底部和顶部均设置有铰接座,所述第一支撑架的顶端铰接于固定座底部的铰接座上,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底部铰接于固定座顶部的铰接座上。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一支撑架的底端铰接且可绕铰接处在竖直平面内旋转,所述第二支撑架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与第二支撑架的顶端铰接且可绕铰接处在竖直平面内旋转,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均开设有多个安装孔。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内侧面由上至下均匀设置有多条水平的弧形槽。
[0015]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6]本技术通过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套设于墩柱外侧,通过外侧的多根第一支撑架对墩柱进行支撑,来加固桥梁墩柱,提高墩柱的使用寿命,同时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外侧设置有多根第二支撑架,来对桥跨结构进行支撑,以对横梁两侧进行加固,且整个装置强度高,加固效果好,且整体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制造推广,安装过程也较为简便。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装配于墩柱外侧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3]1、第一固定部;11、第一连接板;12、第一圆柱凸起;13、第一加强筋;2、第二固定部;21、第二连接板;22、第二圆柱凸起;23、第二加强筋;3、第一支撑架;31、第一固定板;4、第二支撑架;41、第二固定板;5、固定座;51、铰接座;61、横向加强筋;62、纵向加强筋;7、弧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桥梁墩柱加固装置,包括第一固定部1、第二固定部2、第一支撑架3和第二支撑架4,所述第一固定部1和第二固定部2均为C字形且内侧面与墩柱的外表面接触配合,所述第一固定部1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固定部2的两端均
设置有第二连接部,相邻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通过螺丝进行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1和第二固定部2的外侧均设置有多个固定座5,所述第一支撑架3的顶端铰接于固定座5的底部,所述第二支撑架4的底部铰接于固定座5的顶部,所述第一支撑架3和第二支撑架4均可绕固定座5在竖直平面内旋转,所述第一支撑架3的底端用于固定于地面上,所述第二支撑架4的顶端用于固定于桥梁下表面。
[0027]如图3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设置于第一固定部1端部的第一连接板11,所述第一连接板11远离第二连接板21的一面由上至下均匀水平设置有多个第一圆柱凸起12,所述第一圆柱凸起12的中部水平开设有用于螺丝穿过的通孔;
[0028]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设置于第二固定部2端部的第二连接板21,所述第二连接板21远离第一连接板11的一面由上至下均匀水平设置有多个第二圆柱凸起22,所述第二圆柱凸起22的中部水平开设有与螺丝配合的螺纹孔。
[0029]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圆柱凸起12的外侧设置有与第一连接板11连接的第一加强筋13,所述第二圆柱凸起22的外侧设置有与第二连接板21连接的第二加强筋23。
[0030]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部2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多条横纵交错设置的横向加强筋61和纵向加强筋62。
[0031]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墩柱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部(1)、第二固定部(2)、第一支撑架(3)和第二支撑架(4),所述第一固定部(1)和第二固定部(2)均为C字形且内侧面与墩柱的外表面接触配合,所述第一固定部(1)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固定部(2)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连接部,相邻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通过螺丝进行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1)和第二固定部(2)的外侧均设置有多个固定座(5),所述第一支撑架(3)的顶端铰接于固定座(5)的底部,所述第二支撑架(4)的底部铰接于固定座(5)的顶部,所述第一支撑架(3)和第二支撑架(4)均可绕固定座(5)在竖直平面内旋转,所述第一支撑架(3)的底端用于固定于地面上,所述第二支撑架(4)的顶端用于固定于桥梁下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墩柱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设置于第一固定部(1)端部的第一连接板(11),所述第一连接板(11)远离第二连接板(21)的一面由上至下均匀水平设置有多个第一圆柱凸起(12),所述第一圆柱凸起(12)的中部水平开设有用于螺丝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设置于第二固定部(2)端部的第二连接板(21),所述第二连接板(21)远离第一连接板(11)的一面由上至下均匀水平设置有多个第二圆柱凸起(22),所述第二圆柱凸起(22)的中部水平开设有与螺丝配合的螺纹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青松徐辉李兰银王浪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信达雅路桥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