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网架支座及网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网架结构
,具体涉及网架支座及网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网架结构作为一种高次超静定空间杆系结构,由于其受力性能好,刚度大、整体性好,经济安全,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及民用建筑领域。
[0003]传统的钢结构网架结构的支座底板直接安装在L型的基础上,无减震措施,当网架结构遭遇水平及竖向地震作用时,地震的作用力直接作用于基础上,导致地震荷载较大,难以确保结构强度。因此基础很可能因地震作用力过大导致损坏,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网架支座及网架结构,以解决传统的钢结构网架结构无法有效吸收地震能量,地震的作用力直接作用于基础上,导致网架结构容易受到损坏的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网架支座,包括:
[0006]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上表面一端;
[0007]网架连接部,包括第一端面和与所述第一端面相邻设置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通过多个第一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架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安装部(1)、第二安装部(2),所述第二安装部(2)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部(1)的上表面一端;网架连接部(3),包括第一端面(301)和与所述第一端面(301)相邻设置的第二端面(302),所述第一端面(301)通过多个第一紧固件(101)与所述第一安装部(1)相对设置的端面连接;所述第二端面(302)通过多个第二紧固件(201)与所述第二安装部(2)相对设置的端面连接;所述第一端面(301)上设有多个供所述第一紧固件(101)穿过的第一通孔(3011);所述第二端面(302)上设有多个供所述第二紧固件(201)穿过的第二通孔(3021);弹性件(202),套设于所述第二紧固件(201)上,且所述弹性件(20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端面(302)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部(2)抵接;所述第一通孔(301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紧固件(201)的轴线方向一致;减震垫(104),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面(301)与所述第一安装部(1)之间;所述第二通孔(302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紧固件(101)的轴线方向一致;所述网架连接部(3)能相对于所述第一安装部(1)和所述第二安装部(2)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架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1)上设有预埋件(102),所述预埋件(102)上设有过渡板(103),所述过渡板(103)与所述第一端面(301)通过所述第一紧固件(101)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架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301)与所述过渡板(103)朝向所述第一端面(301)的端面上分别设有位于所述减震垫(104)的两端外且一一对应的限位凸起(3012),每对所述限位凸起(3012)之间留有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架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301)朝向所述过渡板(103)的端面上设有位于所述减震垫(104)的两端外的限位凸起(3012);或所述过渡板(103)朝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水,李萌,赵光明,丁圣潇,王琼琼,朱明,赵新辉,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