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式风扇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5280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11
一种离心式风扇模块,包括一壳体、一风扇、一散热器以及一均温板。壳体包括一底壳、一侧墙、一顶壳以及一出风口结构,其中,该底壳连接该侧墙的底侧,该顶壳连接该侧墙的顶侧,该出风口结构连接该顶壳以及该侧墙。风扇设于该壳体之内,其中,该扇叶位于该底壳与该顶壳之间。该散热器设于该均温板之上,该散热器位于该均温板与该顶壳之间,该散热器并位于该出风口结构与该扇叶之间。构与该扇叶之间。构与该扇叶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心式风扇模块


[0001]本技术的实施例是有关于一种风扇模块,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离心式风扇模块。

技术介绍

[0002]离心式风扇模块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装置之中。特别是,轻薄形式的笔记型计算机,往往采用离心式风扇模块提供散热效果。在已知技术中,笔记型计算机包括热管、散热器以及离心式风扇模块。热管连接热源以及散热器,离心式风扇模块则朝散热器吹送气流以移除热量。在已知技术中,由于热量在通过热管的过程中,也会朝笔记型计算机的键盘或外壳等方向传递,造成使用者的使用体验较差。此外,随着笔记型计算机的运算要求越来越高,中央处理器的所产生的热量也随之提升,已知以热管连接热源以及散热器的方式,可能会发生散热不及而导致热累积的情况。此外,在已知技术中,风扇所产生的气流在通过散热器时,也会产生过大的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实施例是为了欲解决已知技术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离心式风扇模块,包括一壳体、一扇叶、一散热器以及一均温板。壳体包括一底壳、一侧墙、一顶壳以及一出风口结构,其中,该底壳连接该侧墙的底侧,该顶壳连接该侧墙的顶侧,该出风口结构连接该顶壳以及该侧墙。风扇设于该壳体之内,其中,该扇叶位于该底壳与该顶壳之间。该散热器设于该均温板之上,该散热器位于该均温板与该顶壳之间,该散热器并位于该出风口结构与该扇叶之间。
[0004]在一实施例中,该均温板连接该底壳。
[0005]在一实施例中,该底壳包括一底壳锁附部以及一底板,该底壳锁附部设于该底板,该均温板的一第一部分贴抵于该底板,该均温板包括一第一锁附部,该第一锁附部锁附连接该底壳锁附部。
[0006]在一实施例中,该侧墙包括一侧墙锁附部,该均温板包括一第二锁附部,该第二锁附部锁附连接该侧墙锁附部。
[0007]在一实施例中,该底壳与该出风口结构之间形成有一开口,该散热器设置于该壳体内,且位于在该开口位置处,而该均温板的一第二部分则覆盖于该开口。
[0008]在一实施例中,一第一入风口形成于该顶壳,该扇叶对应该第一入风口,一第一气流通过该第一入风口进入该壳体内,并经过该散热器,再通过该出风口结构离开该壳体。
[0009]在一实施例中,一第二入风口形成于该底壳,该扇叶对应该第二入风口,一第二气流通过该第二入风口进入该壳体内,并经过该散热器,再通过该出风口结构离开该壳体。
[0010]在一实施例中,在一出风方向上,该出风口结构呈渐扩形状。
[0011]在一实施例中,该侧墙呈U字型,该出风口结构包括一第一侧板以及一第二侧板,该第一侧板连接该侧墙的一端,该第二侧板连接该侧墙的另一端,在一出风方向上,该第一
侧板与该第二侧板之间的距离渐增。
[0012]在一实施例中,该壳体还包括一限位柱,该限位柱设于该出风口结构,该限位柱对应该散热器,并适于对该散热器进行限位。
[0013]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均温板与散热器被整合于离心式风扇模块之中。因此,相较于已知技术,热量在传递路径上的热阻将大幅下降。在一实施例中,均温板可直接连接热源(例如,中央处理器)。因此,热源所产生的热量可快速通过均温板被传递至散热器,并由风扇所提供的气流进行散热。相较于已知技术,本技术实施例的离心式风扇模块可避免热累积的情况,也可避免热量朝笔记型计算机的键盘或外壳等方向传递,改善使用者的使用体验。此外,由于散热器内藏于壳体之内,因此气流通过散热器时所产生的噪音可以被降低。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显示本技术实施例的离心式风扇模块的爆炸图;
[0015]图2是显示本技术实施例的离心式风扇模块的立体图;
[0016]图3是显示本技术实施例的离心式风扇模块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0017]图4A是显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均温板结合底壳的情形;
[0018]图4B是显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均温板的细部结构;
[0019]图5是显示本技术实施例的离心式风扇模块的剖面图。
[0020]【符号说明】
[0021]F:离心式风扇模块
[0022]1:壳体
[0023]11:顶壳
[0024]119:第一入风口
[0025]12:底壳
[0026]121:底壳锁附部
[0027]122:底壳重叠部
[0028]129:第二入风口
[0029]13:侧墙
[0030]13A:底侧
[0031]13B:顶侧
[0032]131:侧墙锁附部
[0033]14:出风口结构
[0034]141~第一侧板
[0035]142:第二侧版
[0036]15:开口
[0037]16:限位柱
[0038]2:扇叶
[0039]3:散热器
[0040]4:均温板
[0041]4A:第一部分
[0042]4B:第二部分
[0043]41:第一锁附部
[0044]42:第二锁附部
[0045]A1:第一气流
[0046]A2:第二气流
[0047]x:出风方向
[0048]d: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0049]图1是显示本技术实施例的离心式风扇模块的爆炸图。图2是显示本技术实施例的离心式风扇模块的立体图。图3是显示本技术实施例的离心式风扇模块的另一视角立体图。搭配参照图1、2、3,本技术实施例的离心式风扇模块F包括一壳体1、一扇叶2、一散热器3以及一均温板4。壳体1包括一底壳12、一侧墙13、一顶壳11以及一出风口结构14,其中,该底壳12连接该侧墙13的底侧13A,该顶壳11连接该侧墙13的顶侧13B,该出风口结构14连接该顶壳11以及该侧墙13。风扇2设于该壳体1之内,其中,该扇叶2位于该底壳12与该顶壳11之间。该散热器3设于该均温板4之上,该散热器3位于该均温板4与该顶壳11之间,该散热器3并位于该出风口结构14与该扇叶2之间。
[0050]图4A是显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均温板结合底壳的情形。图4B是显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均温板的细部结构。搭配参照图4A、4B,在一实施例中,该均温板4连接该底壳12。具体而言,在一实施例中,该底壳12包括一底壳锁附部121以及一底板122,该底壳锁附部121设于该底板122,该均温板4的一第一部分4A贴抵于该底板122,该均温板4包括一第一锁附部41,该第一锁附部41被锁附连接该底壳锁附部121。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锁附部41适于透过一螺栓(未显示)被锁附连接该底壳锁附部121,上述揭露并未限制本技术。
[0051]搭配参照图4A、4B,在一实施例中,该侧墙13包括一侧墙锁附部131,该均温板4包括一第二锁附部42,该第二锁附部42被锁附连接该侧墙锁附部131。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二锁附部42适于透过一螺栓(未显示)被锁附连接该侧墙锁附部131,上述揭露并未限制本技术。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式风扇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包括一底壳、一侧墙、一顶壳以及一出风口结构,其中,该底壳连接该侧墙的底侧,该顶壳连接该侧墙的顶侧,该出风口结构连接该顶壳以及该侧墙;一扇叶,设于该壳体之内,其中,该扇叶位于该底壳与该顶壳之间;一散热器;以及一均温板,其中,该散热器设于该均温板之上,该散热器位于该均温板与该顶壳之间,该散热器并位于该出风口结构与该扇叶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风扇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均温板连接该底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式风扇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底壳包括一底壳锁附部以及一底板,该底壳锁附部设于该底板,该均温板的一第一部分贴抵于该底板,该均温板包括一第一锁附部,该第一锁附部锁附连接该底壳锁附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心式风扇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侧墙包括一侧墙锁附部,该均温板包括一第二锁附部,该第二锁附部锁附连接该侧墙锁附部。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式风扇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底壳与该出风口结构之间形成有一开口,该散热器设置于该壳体内,且位于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汇伦萧百佑李哲纬叶靖宪詹智伟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