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时提醒的尿素呼气试验集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4697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定时提醒的尿素呼气试验集气装置,包括集气组件,集气组件下方设置安装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上方设置安装有联动组件,联动组件一侧设置安装有限位组件,集气组件包括集气袋、连接管、气压瓶,气压瓶一端开设有滑动孔,顶杆通过滑动孔与气压瓶滑动连接,顶杆位于气压瓶内一端固定连接有底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气压瓶,通过气压带主动柱转动,主动柱带动从动柱转动,当瓶内气压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发出提示音,同时可切换模式,将从动柱脱离主动柱,通过电机带动从动柱转动,电机运行30分钟后也可发出提示音,此设备可为医生提供较为准确的气体化验,提高诊断准确度。提高诊断准确度。提高诊断准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时提醒的尿素呼气试验集气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集气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时提醒的尿素呼气试验集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医学领域上,对于胃幽门螺杆菌的存在特别关注,市场上也出现了多种检测Hp的方法。中核海得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多年来一直专注于胃部呼气检测的研究,针对幽门螺杆菌的属性诊断,研发出了多款优良的产品,尿素[13C]胶囊呼气试验药盒就是其中的一款。服药30分钟后,受试者将呼气缓缓吹入集气袋中,密封,收集30分钟气体。患者可能会忘记时间从而导致集气袋中气体体积不准确,从而导致诊断不准确。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定时提醒的尿素呼气试验集气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定时提醒的尿素呼气试验集气装置,通过设置有气压瓶,通过气压带主动柱转动,主动柱带动从动柱转动,当瓶内气压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发出提示音,同时可切换模式,将从动柱脱离主动柱,通过电机带动从动柱转动,电机运行30分钟后也可发出提示音,此设备可为医生提供较为准确的气体化验,提高诊断准确度。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定时提醒的尿素呼气试验集气装置,包括集气组件,集气组件下方设置安装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上方设置安装有联动组件,联动组件一侧设置安装有限位组件;
[0006]所述集气组件包括集气袋、连接管、气压瓶,气压瓶一端开设有滑动孔,顶杆通过滑动孔与气压瓶滑动连接,顶杆位于气压瓶内一端固定连接有底盘,顶杆周侧位于气压瓶外侧固定连接有联动杆;
[0007]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底板,底板顶端开设有与气压瓶相配合的放置槽,底板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第一固定座后面固定连接有中心杆,底板顶端位于第一固定座后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座,第二固定座端面开设有转动孔,底板顶端固定连接有侧立板,侧立板端面开设有自转孔,侧立板顶端开设有通过圆孔,底板顶端位于第二固定座后面固定连接铃铛,底板顶端位于放置槽后面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输出轴上固定套设有主动齿轮;
[0008]所述联动组件包括动力柱、从动柱、移动环、平板、半圆板,动力柱前端开设有中心孔,动力柱周侧开设有螺旋槽,动力柱后端开设有连接槽,从动柱周侧开设有带动槽,从动柱后端固定连接有小径杆,小径杆周侧开设有移动槽,从动柱前端固定连接有大径杆,大径杆前面固定连接有与连接槽相配合的连接块,从动柱周侧位于带动槽后面固定套设有固定环,从动柱周侧位于固定环后面活动套设有第一弹簧,小径杆周侧位于移动槽前面固定套设有从动齿轮,移动环端面开设有移动孔,小径杆穿过移动孔与移动环滑动连接,移动孔内周侧固定连接有移动块,移动块通过移动槽与从动柱滑动连接,移动环外周侧固定连接有敲击杆,平板一侧固定连接有摆动板,带动柱底端固定连接有与带动槽相配合的带动柱,平
板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板,转动板端面开设有固定孔,半圆板顶端开设有与移动环转动配合的半圆槽,半圆板底端固定连接有立柱;
[0009]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转动轴、限位插杆、顶盘,转动轴周侧开设有与限位插杆滑动配合的限位插孔,限位插杆周侧固定连接有凸出盘,限位插杆周侧活动套设有第二弹簧,顶盘顶端开设有与限位插杆滑动连接的顶孔,顶盘底端固定连接有直杆。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中心杆插入中心孔与动力柱固定连接,从动柱穿过转动孔与第二固定座间隙配合,立柱底端与底板顶端固定连接,联动杆通过螺旋槽与动力柱滑动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簧前端与固定环接触连接,第一弹簧后端与第二固定座接触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轴一端插入固定孔与转动板固定连接,转动轴另一端插入自转孔与侧立板转动连接,限位插杆底端插入通过圆孔与侧立板滑动连接,直杆底端与侧立板顶端固定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簧顶端与顶盘底端接触连接,第二弹簧底端与凸出盘接触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一端与集气袋通过快插接头相连,连接管另一端与气压瓶固定相连。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定时提醒的尿素呼气试验集气装置,通过设置有气压瓶,通过气压带主动柱转动,主动柱带动从动柱转动,当瓶内气压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发出提示音,同时可切换模式,将从动柱脱离主动柱,通过电机带动从动柱转动,电机运行30分钟后也可发出提示音,此设备可为医生提供较为准确的气体化验,提高诊断准确度。
附图说明
[001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0020]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0021]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0022]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0023]图中:1、集气组件;11、集气袋;12、连接管;13、气压瓶;131、滑动孔;14、顶杆;141、底盘;142、联动杆;2、支撑组件;21、底板;211、放置槽;22、第一固定座;221、中心杆;23、第二固定座;231、转动孔;24、侧立板;241、自转孔;242、通过圆孔;25、铃铛;26、电机;27、主动齿轮;3、联动组件;31、动力柱;311、中心孔;312、螺旋槽;313、连接槽;32、从动柱;321、带动槽;322、小径杆;3221、移动槽;33、大径杆;331、连接块;34、固定环;35、第一弹簧;36、从动齿轮;37、移动环;371、移动孔;3711、移动块;372、敲击杆;38、平板;381、摆动板;3811、带动柱;382、转动板;3821、固定孔;39、半圆板;391、半圆槽;392、立柱;4、限位组件;41、转动轴;411、限位插孔;42、限位插杆;421、凸出盘;43、第二弹簧;44、顶盘;441、顶孔;442、直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6]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定时提醒的尿素呼气试验集气装置,包括集气组件1,集气组件1下方设置安装有支撑组件2,支撑组件2上方设置安装有联动组件3,联动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时提醒的尿素呼气试验集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气组件(1),集气组件(1)下方设置安装有支撑组件(2),支撑组件(2)上方设置安装有联动组件(3),联动组件(3)一侧设置安装有限位组件(4);所述集气组件(1)包括集气袋(11)、连接管(12)、气压瓶(13),气压瓶(13)一端开设有滑动孔(131),顶杆(14)通过滑动孔(131)与气压瓶(13)滑动连接,顶杆(14)位于气压瓶(13)内一端固定连接有底盘(141),顶杆(14)周侧位于气压瓶(13)外侧固定连接有联动杆(142);所述支撑组件(2)包括底板(21),底板(21)顶端开设有与气压瓶(13)相配合的放置槽(211),底板(21)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22),第一固定座(22)后面固定连接有中心杆(221),底板(21)顶端位于第一固定座(22)后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座(23),第二固定座(23)端面开设有转动孔(231),底板(21)顶端固定连接有侧立板(24),侧立板(24)端面开设有自转孔(241),侧立板(24)顶端开设有通过圆孔(242),底板(21)顶端位于第二固定座(23)后面固定连接铃铛(25),底板(21)顶端位于放置槽(211)后面固定连接有电机(26),电机(26)输出轴上固定套设有主动齿轮(27);所述联动组件(3)包括动力柱(31)、从动柱(32)、移动环(37)、平板(38)、半圆板(39),动力柱(31)前端开设有中心孔(311),动力柱(31)周侧开设有螺旋槽(312),动力柱(31)后端开设有连接槽(313),从动柱(32)周侧开设有带动槽(321),从动柱(32)后端固定连接有小径杆(322),小径杆(322)周侧开设有移动槽(3221),从动柱(32)前端固定连接有大径杆(33),大径杆(33)前面固定连接有与连接槽(313)相配合的连接块(331),从动柱(32)周侧位于带动槽(321)后面固定套设有固定环(34),从动柱(32)周侧位于固定环(34)后面活动套设有第一弹簧(35),小径杆(322)周侧位于移动槽(3221)前面固定套设有从动齿轮(36),移动环(37)端面开设有移动孔(371),小径杆(322)穿过移动孔(371)与移动环(37)滑动连接,移动孔(371)内周侧固定连接有移动块(3711),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丹洪海鸥沈爱宗姚蓓李晓静郑浩然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立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