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复旦大学专利>正文

景洪哥纳香叶提取物及其在制药中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4696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化学制药技术领域,涉及景洪哥纳香叶提取物及其用途,尤其涉及景洪哥纳香叶提取物在制备抑制耐药质粒接合转移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经试验证实,景洪哥纳香叶和茎提取物对供体菌和受体菌的生长均没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景洪哥纳香叶提取物GCL在2.5mg/mL浓度下能够降低肺炎克雷伯菌耐药质粒结合子的数目。所述景洪哥纳香叶提取物通过降低供体菌的结合子数,降低了耐药菌的总转移率,与空白对照相比,降低接近一个数量级,显示较强的耐药质粒结合抑制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景洪哥纳香叶和茎提取物可用于制备降低肺炎克雷伯菌耐药质粒结合的药物,进一步抑制质粒接合转移,消除细菌耐药质粒。菌耐药质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景洪哥纳香叶提取物及其在制药中的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属化学制药
,涉及景洪哥纳香叶提取物及其用途,尤其涉及景洪哥纳香叶提取物在制备抑制耐药质粒接合转移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公开了细菌耐药质粒的传播及其结合抑制有关信息,抗菌素耐药性近年来已经成为阻碍细菌感染治疗的全球性问题,而细菌耐药上升和全球传播的一个关键因素是细菌质粒转移导致的耐药基因水平转移(Lopatkin et al,2017)。
[0003]资料公开了质粒是小型共价闭合环状双链DNA分子,具有独立复制的能力,是细菌生存非必需的一种遗传因子,细菌的抗性、代谢能力和致病性等表型特征常由质粒控制。细菌耐药质粒可经接合(conjugation)方式从一个细菌传递到另一个细菌,因此抑制质粒接合转移是抑制耐药性在细胞之间和生命体之间扩散,是对抗细菌耐药性的一个重要途径。
[0004]相关的研究公开了寻找质粒消除化合物的工作始于上20世纪60

70年代(Hooper et al,1984)。多种类型物质具有质粒消除效果,包括吖啶橙、溴化乙锭、十二烷基磺酸钠、化学试剂如洗涤剂,和精神类药物氯丙嗪(Molnar,2014),干扰超螺旋扰乱质粒复制的抗生素如氨基香豆素,喹诺酮,利福平和植物来源的化合物。
[0005]但是这些物质因为毒性或者不必要的副作用,没有被临床应用,接下来的研究兴趣和出版物随之减少。然而抗菌素耐药性特别是质粒介导的耐药性的增加,结合正在开发的相应的治疗感染新药开发不断减少,对质粒消除的研究又重新兴起(Buckner et al,2018)。质粒消除策略涉及的方法从化学试剂、合成药物、天然产物,噬菌体疗法到基因编辑(CRISPR/Cas)。新近研究表明,抑制质粒接合转移是消除细菌耐药质粒的有效方法(Lopatkin et al,2017)。
[0006]中国国内学者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用黄莲素消除细菌的耐药质粒,此后陆续有相关研究报道,但综合看来中药消除耐药细菌质粒存在问题:1)质粒清消除率低,多为10-20%。2)有报道中药对不动杆菌质粒具有50-61%的高消除率,但是复杂的多成分活性对药理作用机制的解释有待于进一步研究。3)目前的中药消除剂往往是根据经验――依照中药抗菌试验的结果来选择。所以多数中药消除剂为抗菌能力强的清热解毒或清热燥湿类中药。但由于抗菌与质粒消除的机理不相同,抗菌能力强的中药其对细菌的质粒消除率不一定高。因此,国内外亟待发现有效低毒的耐药细菌质粒消除剂,减少抗菌素耐药基因在人和动物中蔓延(Buckner et al,2018)。
[0007]肺炎克雷伯菌株HS11286,是一个ST11型产kpc

酶的临床分离MDR菌株(Alysha et al,2016)具有六种天然质粒,含有多种耐药基因与结合初始基因

tra(表1HS中6种质粒信息),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供体菌实验;受体菌选择对NaN3耐药菌株E.coli J53。
[0008]表1.肺炎克雷伯菌株HS11286中六种质粒信息
[0009][0010]景洪哥纳香(Goniothalamus cheliensis Hu)和大花哥纳香(G,griffithii)为番荔枝科(Annonaceae)哥纳香属(Goniothalamus)植物。在东南亚及我国南方省区常用作民间草药,用于镇痛和杀虫(吴征镒,1988)。
[0011]基于现有技术的现状与基础,本专利技术拟提供景洪哥纳香叶提取物及其新的药用用途,尤其涉及景洪哥纳香叶提取物在制备抑制耐药质粒接合转移药物中的用途。
[0012]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参考文献有,
[0013]吴征镒.新华本草纲要[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71.
[0014]Alysha G,Elliott,et al.Complete Genome Sequence of Klebsiella pneumoniae subsp.similipneumoniae Strain ATCC 700603.Genome Announcements,2016,4(3):e000438

16.
[0015]Buckner MMC,Ciusa ML,Piddock LJV.2018.Strategies to combat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anti

plasmid and plasmid curing,FEMS Microbiology Reviews 42(6):781

804.
[0016]Hooper DC,Wolfson JS,McHugh GL,Swartz MD,Tung C,Swartz MN.1984.Elimination of plasmid pMG110 from Escherichia coli by novobiocin and other inhibitors of DNA gyrase.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5:586

90.
[0017]Lopatkin AJ,Meredith HR,Srimani JK et al.Persistence and reversal of plasmid

mediated antibiotic resistance.Nat Commun 2017;8:1689.
[0018]Molnar J,Mandi Y,Splenger G,Amaral L,Haszon I,Turi S,et al.2014.Synergism between antiplasmid promethazine and antibiotics in vitro and in vivo.Mol Biol.4:1

6.。

技术实现思路

[001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基于现有技术的现状与基础,提供景洪哥纳香叶提取物及其新的药用用途,尤其涉及景洪哥纳香叶提取物在制备抑制耐药质粒接合转移药物中的用途。
[0020]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植物的筛选结果显示,景洪哥纳香叶提取物含有抗细菌耐药质粒结合的成分,在实验中表现为降低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所述景洪哥纳香叶提取物物具有抗细菌耐药质粒结合的作用。
[0021]本专利技术经试验证实,景洪哥纳香叶和茎提取物对供体菌和受体菌的生长均没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景洪哥纳香叶提取物GCL在2.5mg/mL浓度下能够降低肺炎克雷伯菌耐药质粒结合子的数目。所述景洪哥纳香叶提取物通过降低供体菌的结合子数,降低耐药菌的总转移率,与空白对照相比,降低接近一个数量级,显示较强的耐药质粒结合抑制作用。所述的景洪哥纳香叶和茎提取物可用于制备降低肺炎克雷伯菌耐药质粒结合的药物,进一步抑制质粒接合转移,消除细菌耐药质粒。
[0022]本专利技术的洪哥纳香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景洪哥纳香叶提取物在制备抑制耐药质粒接合转移药物中的用途,所述的耐药质粒是肺炎克雷伯菌耐药质粒。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景洪哥纳香叶提取物取自番荔枝科哥纳香属植物景洪哥纳香的叶或者茎。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景洪哥纳香叶提取物通过下述方法制备,(1)取景洪哥纳香的叶或茎部位,经采集、切块、晾干、粉碎,用95%室温提浸泡提取;(2)挥发除去溶剂在45摄氏度下进行。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肺炎克雷伯菌对炭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该肺炎克雷伯菌菌株含有炭青霉烯类抗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青刘潇蒋晓飞田东兴许又凯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