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去痕量铊的聚两性电解质微凝胶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重金属深度净化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除去痕量铊的聚两性电解质微凝胶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我国2020年铅锌冶炼废水年产生量为7015万吨,其中含铊废水量约1457万吨。而铊离子是一种剧毒类物质,会影响人体神经突触的传导。目前我国规定涉铊工业废水铊污染物排放的限值为5μg/L(DB43/968
‑
2014),因此发展一种针对冶炼废水铊离子痕量处理的新型材料,实现铊的深度净化及达标排放在当前具有重要的意义。
[0003]目前常用的方法有沉淀法,TlOH是一种易溶于水的强碱,因此采用石灰等作为沉淀剂处理含铊废水时,不能有效去除Tl
+
。同样,Tl2S的沉淀平衡常数pKsp为20.30,溶解度约为95μg/L,难以达到排放标准。而对于吸附法,同样存在诸多缺点,比如活性炭、螯合树脂等颗粒状的吸附剂,其较小的孔隙结构以及疏水的骨架结构,使得金属离子在内扩散阶段速率较低;对于纳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去痕量铊的聚两性电解质微凝胶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S1.在纳米纤维素分散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聚合物单体,然后加入光引发剂和交联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S2.将混合溶液注入微流控芯片内,内相为混合溶液,外相为矿物油,在紫外光下进行凝胶化反应,得到微凝胶;S3.将微凝胶加入到含有环氧氯丙烷的碱性有机溶液中,进行凝胶的溶剂更替和接枝反应;S4.将接枝后的凝胶放入有机物溶液中进行修饰,反应后浸泡清洗得到聚两性电解质微凝胶;其中,S1中所述单体为丙烯酰胺、丙烯酸、羟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丙烯腈中的一种;S4中所述有机物溶液为含有乙二胺四乙酸、1,2
‑
二胺基环己烷四乙酸或氨三乙酸中的水溶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除去痕量铊的聚两性电解质微凝胶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纤维素为纳米植物纤维素,纳米植物纤维素经过的氢氧化钾溶液进行润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除去痕量铊的聚两性电解质微凝胶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所述混合溶液中纳米纤维素的质量分数为2
‑
10%;单体的质量分数为5
‑
2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除去痕量铊的聚两性电解质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贵寅,刘鉴葶,王廷峰,胡舜钦,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