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篷装置及具有该顶篷装置的儿童载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4216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40
本公开涉及一种顶篷装置(1)及具有该顶篷装置(1)的儿童载具。该顶篷装置(1)包括:一遮挡部(13);容纳部(18),位于所述遮挡部(13)的表面上,且形成具有开口的口袋状;以及另一遮挡部(19),连接到所述遮挡部(13),且能收容于所述容纳部(18)中。所述容纳部(18)中。所述容纳部(18)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顶篷装置及具有该顶篷装置的儿童载具


[0001]本公开涉及一种顶篷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儿童载具的顶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儿童的健康舒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更好地照顾儿童,各种各样的儿童载具层出不穷,例如儿童床、婴儿睡篮、儿童车等。现有的儿童载具大多设有顶篷。顶篷可用来挡风、遮雨、遮挡光线,以更好地保护儿童(特别是婴幼儿)免受风吹雨打和光线刺激,还可更好地保证儿童的睡眠。同时,为免儿童遭受蚊虫叮咬,现有的顶篷还常常设置有防止蚊虫叮咬的纱帐。
[0003]然而,现有的顶篷却没有设置便于操作的收纳装置,使得在不需要纱帐时,散开的纱帐无法收纳或收纳繁杂,有可能绊住儿童或家长,造成家长操作的不便和儿童使用的不安全。另有一些儿童载具,尽管在顶篷上设置了收纳空间,但是需要使用者进行复杂的推动、折叠、收起等操作,且最终收纳完成后收纳空间及其中的纱帐非常明显,破坏了儿童载具外观的设计美感。
[0004]为此,需要一种顶篷装置,其能够快速、简单地收纳纱帐或其他类似的遮盖物;收纳后的纱帐或其他类似的遮盖物能够隐藏起来,使得儿童载具的遮盖物即使在收纳状态下也能够维持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公开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篷装置,其能够快速、简单地收纳纱帐或其他类似的遮盖物,从而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之一。
[0006]本公开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篷装置,其能够隐藏收纳后的纱帐或其他类似的遮盖物,美观大方,从而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之一。
[0007]为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顶篷装置,包括:一第一遮挡部;容纳部,位于所述第一遮挡部的表面上,且形成具有开口的口袋状;以及第二遮挡部,连接到所述第一遮挡部,且能收容于所述容纳部中。
[0008]优选地,所述容纳部的开口处包括封闭件,该封闭件用于封闭所述容纳部的开口,所述第二遮挡部连接到所述容纳部的开口内侧。
[0009]优选地,所述封闭件为拉链、粘合带或钮扣连接结构。
[0010]优选地,所述第二遮挡部包括第一固定件,该第一固定件能够将所述第二遮挡部固定至所述顶篷装置的外部应用件。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件为弹性带,所述弹性带能套设在所述外部应用件上。
[0012]优选地,所述第二遮挡部包括第二固定件,用以将所述第二遮挡部固定至所述顶篷装置的侧部。
[0013]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件为粘合带或钮扣连接结构的一部分,能够与位于所述顶篷装置的两侧部分处的相应部分配合并固定。
[0014]优选地,所述顶篷装置还包括第三遮挡部和第四遮挡部,所述第一遮挡部连接在所述第三遮挡部和所述第四遮挡部之间。
[0015]优选地,所述顶篷装置还包括收合件,所述收合件包括第一收合件和第二收合件,所述第一收合件位于所述第三遮挡部与所述第一遮挡部之间的交界线上,所述第二收合件位于所述第四遮挡部与所述第一遮挡部之间的交界线上,所述第一收合件和所述第二收合件能够互相配合以收折并对外隐藏所述第一遮挡部。
[0016]优选地,所述收合件为拉链、粘合带或钮扣连接结构。
[0017]优选地,所述第三遮挡部包括第一遮挡部本体和连接部,所述第一遮挡部本体与所述第一遮挡部连接,所述连接部用于将所述第一遮挡部本体的远离所述第一遮挡部的一侧固定至所述顶篷装置的外部应用件。
[0018]优选地,所述第四遮挡部包括第二遮挡部本体和边沿部,所述第二遮挡部本体与所述第一遮挡部连接,所述边沿部设置在所述第二遮挡部本体的远离所述第一遮挡部的一侧。
[0019]优选地,所述第三遮挡部、所述第四遮挡部和所述第一遮挡部的中央部分为遮阳布和/或遮雨布,所述第三遮挡部、所述第四遮挡部和所述第一遮挡部的两侧部分为网纱。
[0020]优选地,所述第二遮挡部为纱帐。
[0021]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儿童载具,包括:如上所述的顶篷装置;以及外部应用件。其中,所述顶篷装置连接到所述外部应用件上。
[0022]优选地,所述儿童载具为儿童床、儿童车或婴儿篮。
[0023]本公开的顶篷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顶篷装置能够快速、容易地收纳纱帐或其他类似的遮盖物,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够隐藏收纳后的纱帐或其他类似的遮盖物,使得顶篷装置的外观线条流畅简洁,美观大方。
附图说明
[0024]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各种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例性图示,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
[0025]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顶篷装置及其所安装的车架的立体图,其中该顶篷装置的第四遮挡部处于散开(即展开)状态。
[0026]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顶篷装置及其所安装的车架的立体图,其中该顶篷装置的第三遮挡部正在收折。
[0027]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顶篷装置及其所安装的车架的立体图,其中该顶篷装置处于第一使用状态。
[0028]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顶篷装置及其所安装的车架的立体图,其中该顶篷装置处于第二使用状态。
[0029]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顶篷装置及其所安装的车架的立体图,其中该顶篷装置处于第三使用状态。
[0030]【附图标记列表】
[0031]1ꢀꢀꢀꢀꢀꢀ
顶篷装置
[0032]11
ꢀꢀꢀꢀꢀ
第一遮挡部
[0033]111
ꢀꢀꢀꢀ
第一遮挡部本体
[0034]115
ꢀꢀꢀꢀ
连接部
[0035]12
ꢀꢀꢀꢀꢀ
第二遮挡部
[0036]121
ꢀꢀꢀꢀ
第二遮挡部本体
[0037]125
ꢀꢀꢀꢀ
边沿部
[0038]127
ꢀꢀꢀꢀ
固定构件
[0039]13
ꢀꢀꢀꢀꢀ
第三遮挡部
[0040]14
ꢀꢀꢀꢀꢀ
收合件
[0041]145
ꢀꢀꢀꢀ
第一收合件
[0042]147
ꢀꢀꢀꢀ
第二收合件
[0043]18
ꢀꢀꢀꢀꢀ
容纳部
[0044]181
ꢀꢀꢀꢀ
封闭件
[0045]19
ꢀꢀꢀꢀꢀ
第四遮挡部
[0046]191
ꢀꢀꢀꢀ
第一固定件
[0047]193
ꢀꢀꢀꢀ
第二固定件
[0048]2ꢀꢀꢀꢀꢀꢀ
车架
[0049]21
ꢀꢀꢀꢀꢀ
脚踏杆
[0050]22
ꢀꢀꢀꢀꢀ
靠背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51]在下文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顶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遮挡部;容纳部,位于所述遮挡部的表面上,且形成具有开口的口袋状;以及另一遮挡部,连接到所述遮挡部,且能收容于所述容纳部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的开口处包括封闭件,该封闭件用于封闭所述容纳部的开口,所述另一遮挡部连接到所述容纳部的开口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件为拉链、粘合带或钮扣连接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

3中任一项所述的顶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遮挡部包括第一固定件,该第一固定件能够将所述另一遮挡部固定至所述顶篷装置的外部应用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为弹性带,所述弹性带能套设在所述外部应用件上。6.根据权利要求2

5中任一项所述的顶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遮挡部包括第二固定件,用以将所述另一遮挡部固定至所述顶篷装置的侧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顶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件为粘合带或钮扣连接结构的一部分,与位于所述顶篷装置的两侧部分处的相应部分配合并固定。8.根据权利要求1

7中任一项所述的顶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篷装置还包括第一遮挡部和第二遮挡部,所述遮挡部连接在所述第一遮挡部和所述第二遮挡部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顶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篷装置还包括收合件,所述收合件包括第一收合件和第二收合件,所述第一收合件位于所述第二遮挡部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珍妮
申请(专利权)人:明门中国幼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