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预处理方法和速溶冷泡茶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94076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茶叶深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预处理方法和速溶冷泡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多次复水冷冻增加茶叶间隙有利于冷水的快速渗透。采用变温压差膨化干燥的方式脱水茶叶中的水分,由于操作采用低温技术和闪蒸技术等工艺,有效减少了茶叶有效成分物质的流失,保持了茶叶的丰富营养;冷冻膨胀技术、变温压差膨化处理茶叶,不进行热熔处理,在其过程中,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茶叶原有的风味,纯净天然,属于绿色食品;冷冻膨胀技术和变温压差技术的结合针对茶叶来说保证了茶叶充分的蓬松,大量微孔的存在保证的茶叶成分的溶出,结构优良;采用本技术将茶叶水分通过工艺干燥至5%以下,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延长了茶叶片的保质期。保质期。保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预处理方法和速溶冷泡茶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茶叶深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茶叶预处理方法和速溶冷泡茶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3]国内茶叶提取技术多采用热熔提取方式,风味流失较大,对茶叶深加工产品品质影响较大。目前茶叶生产提取技术相对落后,民间使用茶叶一般采用热泡技术饮用茶叶,茶叶有效成分提取也常用热水提取和有机溶剂提取,热水提取茶叶相关香气成分损失较多并且经过传统炒制的茶叶提取速度较慢。有机溶剂提取造成有机溶剂的残留不利于食品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茶叶预处理方法和速溶冷泡茶的制备方法,通过复水冷冻和膨化、真空干燥处理后茶叶本身具备冷溶等特点,增加了茶叶产品应用范围,提高了茶叶品质和价格。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茶叶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成品干茶叶,按照一定比例与水混合,4℃条件下均湿12h后,置于

18℃条件下冷冻24h,再取出,于4℃条件下解冻并进行所述均湿,反复进行冷冻、解冻和均湿。
[0006]优选的是,所述茶叶的种类包括普洱茶。
[0007]优选的是,所述成品干茶叶与水的比例是30%。
[0008]优选的是,所述反复的次数为2~4次。
[0009]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速溶冷泡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上述预处理方法得到的茶叶进行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处理,得所述速溶冷泡茶。
[0010]优选的是,经所述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处理后,所述茶叶的含水率为20%~40%,膨化温度为105℃~115℃。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最后一个目的是提供利用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速溶冷泡茶。
[0012]优选的是,还包括包装。
[0013]本专利技术所称冷冻膨胀技术是通过多次冷冻处理通过水的冷冻膨胀增加物料空隙的技术。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又称气流膨化干燥、爆炸膨化干燥、压差膨化干燥等。变温是指物料膨化温度和真空干燥温度不同,在干燥过程中温度不断变化;压差是指物料在膨化瞬间经历了一个由高压到低压的过程;膨化是利用相变和气体的热压效应原理使被加工物料内部的水分瞬间升温汽化、减压膨胀,并依靠气体的膨胀力,带动组织中高分子物质的结构变性,从而形成具有网状结构特征、定型的多孔状物质的过程;干燥是膨化的物料在真空(膨化)状态下去除水分的过程。
[0014]本专利技术通过多次复水冷冻增加茶叶间隙有利于冷水的快速渗透。采用变温压差膨化干燥的方式脱水茶叶中的水分,由于操作采用低温技术和闪蒸技术等工艺,有效减少了
茶叶有效成分物质的流失,保持了茶叶的丰富营养;冷冻膨胀技术、变温压差膨化处理茶叶,不进行热熔处理,在其过程中,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茶叶原有的风味,纯净天然,属于绿色食品;冷冻膨胀技术和变温压差技术的结合针对茶叶来说保证了茶叶充分的蓬松,大量微孔的存在保证的茶叶成分的溶出,结构优良;采用本技术将茶叶水分通过工艺干燥至5%以下,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延长了茶叶片的保质期。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速溶茶制备工艺中的含水率的单因素实验结果;
[0016]图2为速溶茶制备工艺中的冷冻处理次数的单因素实验结果;
[0017]图3为速溶茶制备工艺中的膨化温度的单因素实验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1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茶叶有效成分的测定均参考GB方法进行:
[0020]参照GB/T8304

2002茶水分测定。按6.4.1第一法——103℃恒重法(仲裁法)执行,计算结果以质量分数表示,按式(1)计算
[0021][0022]式中:M1——试样和烘皿烘前的质量,g;
[0023]M2——试样和烘皿烘后的质量,g;
[0024]M0——试样的质量,g
[0025]水浸出物测定方法
[0026]参照GB/T8305

2002茶水浸出物测定
[26]。计算结果以干态质量分数表示,按式(2)计算
[0027][0028]式中:M0——试样质量,g;
[0029]m1——干燥后茶渣质量,g;
[0030]m——试样干物质质量分数,%。
[0031]咖啡碱的测定方法
[0032]参照GB/T8312

2002茶咖啡碱测定。按第二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执行。计算结果以干态质量分数表示,按式(3)计算
[0033][0034]式中:C2——根据试样测得的吸光度(A),从咖啡碱标准曲线上查得的咖啡碱相应含量,mg/ml;
[0035]L3——试液总量,ml;
[0036]M2——试样用量,g;
[0037]m2——试样干物质含量,%。
[0038]茶多酚的测定方法
[0039]参照GB/T8313

2002茶茶多酚测定
[28]。计算结果以干态质量分数表示,按式(4)计算
[0040][0041]式中:L1——试液的总量,mL;
[0042]L2——测定时的用液量,mL;
[0043]M0——式样的质量,g;
[0044]m——试样干物质含量,%;
[0045]A——试样的吸光度;
[0046]1.957——用10mm比色杯,当吸光度等于1.50时,每毫升茶汤中含茶多酚相当于1.957mg。
[0047]实施例1
[0048]茶原料选择

复水

均湿

冷冻

均湿

膨化

真空干燥

冷却

包装

成品
[0049]准确称量一定重量的成品普洱干茶样,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定量30%水分,4℃条件下均湿12h后,置于

18℃条件下冷冻24h,再取出,于4℃条件下解冻并均湿,这样反复冷冻解冻均湿几次,然后将均湿好的茶叶放于物料膨化罐的钢丝托盘上,均匀摆放,将放好物料的钢丝托盘放入膨化罐中,密封;打开蒸汽发生器电源,开启工作按钮,蒸汽发生器工作后开始加热,产生的蒸汽会沿着管道通向膨化罐,从而使膨化罐内的温度慢慢上升至膨化工艺所要求的温度;与此同时,按照操作规程依次打开水循环真空泵和罗茨真空泵,使其对真空罐进行抽真空,等到真空罐内真空度达到0.098MPa~0.1MPa时;开启膨化阀门,膨化阀门打开后,膨化罐和真空罐瞬间连通,产生的瞬间压差使原料膨胀,而物料由于高温和瞬间压差产生的水分也被带走;再关闭蒸汽加热电磁阀,然后迅速向冷却管路中通入冷却水,将物料罐中温度快速降至工艺要求的抽空温度;再打开蒸汽加热电磁阀进行抽真空干燥一定时间结束后;关闭加热系统,此时抽真空系统(水循环泵和罗茨泵)也可关闭,通入冷却水,待膨化罐温度降至25℃~30℃;关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成品干茶叶,按照一定比例与水混合,4℃条件下均湿12h后,置于

18℃条件下冷冻24h,再取出,于4℃条件下解冻并进行所述均湿,反复进行冷冻、解冻和均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叶的种类包括普洱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干茶叶与水的比例是3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国庆晁文陆勇陈越华张文叶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轻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