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中心集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3934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力输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船用中心集电器。箱体的下端设置有下接线口,箱体的两侧设置有挡板;箱体内部的下端设置有集成滑环装置,集成滑环装置包括下端盖,下端盖的上端对称设置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中间活动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活动穿插设置在集成环的中间,集成环的下端设置有集成环固定板,集成环一侧设置有加热器,加热器的上端设置有控制器;集成滑环装置的两侧设置有接线装置;集成滑环装置的上端设置有传电装置,传电装置的上端设置有转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专利主题名称,用于解决轮船上使用的中心集电器,由于潮湿盐分大环境的影响容易腐蚀生锈,导致电流传递的效率变低,无法保证中心集电器能持续工作。电器能持续工作。电器能持续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用中心集电器


[0001]本技术属于电力输送
,具体为一种船用中心集电器。

技术介绍

[0002]中心集电器是将电流从固定设备传送到转动的器件中的装置,就是一个固定轴上的旋转部件以传送电力,大电流通过铜刷传送到导电环上。产品主要用于相对部件作圆周运动时的动力传输和信号传导。
[0003]现有技术中,轮船上使用的中心集电器,由于潮湿盐分大的环境影响容易腐蚀生锈,导致电流传递的效率变低,无法保证中心集电器能持续工作,而且需要工人。因此,需要一种船用中心集电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用中心集电器,用于解决轮船上使用的中心集电器,由于潮湿盐分大环境的影响容易腐蚀生锈,导致电流传递的效率变低,无法保证中心集电器能持续工作,而且需要工人每天对中心集电器进行维修看护,使用成本高。因此,需要一种船用中心集电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船用中心集电器,包括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下端设置有下接线口,箱体的两侧设置有挡板;箱体内部的下端设置有集成滑环装置,集成滑环装置包括下端盖,下端盖的上端对称设置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中间活动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活动穿插设置在集成环的中间,集成环的下端设置有集成环固定板,集成环一侧设置有加热器,加热器的上端设置有控制器;集成滑环装置的两侧设置有接线装置;集成滑环装置的上端设置有传电装置,传电装置的上端设置有转动装置。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集成滑环装置能根据中心集电器外径的大小和长度,考虑加热除湿,还能起到监视、控制、保护等功能,使设备在运动过程中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保证中心集电器持续工作。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转动装置包括接线箱壳体,接线箱壳体的上端设置有开口;接线箱壳体的内部螺栓固定有接线端子固定绝缘板,接线端子固定绝缘板上活动穿插设置有压线鼻子;接线箱壳体的一端设置有行程限位开关;接线箱壳体的下端设置有穿线孔。
[0009]上述改进的技术效果为:转动装置时外部设备安装在上方,带着中心集电器转动,可以有效防止电缆缠绕现象,防止出现意外事故。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接线装置包括接线端子杆,接线端子杆的下端螺栓固定在箱体底部;接线端子杆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接线端子。
[0011]上述改进的技术效果为:接线装置实现多种电流电线的集成连接,能够满足不同的电线连接。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传电装置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一侧的上端螺栓固定有固定铜带,固定铜带的一端设置有多个碳刷,碳刷的一端与铜环接触;固定板另一侧的上端设置有固定铜排,固定铜排上设置有第二接线端子;固定铜排和固定铜带的上端设置有上端盖,上端盖设置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中间与转动装置活动连接。
[0013]上述改进的技术效果为:传电装置实现将电流传递到旋转设备,防止电线缠绕导致电流传递出现问题。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碳刷和铜环形成相互平行的工作层,不同工作层通过绝缘子连接。
[0015]上述改进的技术效果为:绝缘子实现不同工作层之间的绝缘保护,防止工作层之间产生击穿电流,导致传电装置破坏。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控制器设置有两个,分别为半导体加热器和小型自动恒温控制器。
[0017]上述改进的技术效果为:控制器还能起到监视、控制、保护等功能,使设备在运动过程中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保证中心集电器持续工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9]图2为图1中B视角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1中C

C处的剖视示意图。
[0021]图4为图1中的俯视示意图。
[0022]图5为图2中D视角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图1中A

A处的剖视示意图。
[0024]图7为图2中E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5]图8为图3中F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6]图中:1、固定装置;101、箱体;102、挡板;103、下接线口;2、转动装置;201、接线箱壳体;202、行程限位开关;203、接线端子固定绝缘板;204、压线鼻子;205、穿线孔;3、集成滑环装置;301、下端盖;302、第一轴承;303、集成环固定板;304、集成环;305、转动轴;306、控制器;307、加热器;4、接线装置;401、接线端子杆;402、第一接线端子;5、传电装置;501、固定板;502、固定铜带;503、碳刷;504、铜环;505、绝缘子;506、固定铜排;507、第二接线端子;508、上端盖;509、第二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0028]实施例一:
[0029]如图1

图8所示,固定装置1包括箱体101,箱体101的下端设置有下接线口103,箱体101的两侧设置有挡板102;箱体101内部的下端设置有集成滑环装置3,集成滑环装置3包括下端盖301,下端盖301的上端对称设置有第一轴承302,第一轴承302的中间活动设置有
转动轴305,转动轴305活动穿插设置在集成环304的中间,集成环304的下端设置有集成环固定板303,集成环304一侧设置有加热器307,加热器307的上端设置有控制器306;集成滑环装置3的两侧设置有接线装置4;集成滑环装置3的上端设置有传电装置5,传电装置5的上端设置有转动装置2;转动装置2包括接线箱壳体201,接线箱壳体201的上端设置有开口;接线箱壳体201的内部螺栓固定有接线端子固定绝缘板203,接线端子固定绝缘板203上活动穿插设置有压线鼻子204;接线箱壳体201的一端设置有行程限位开关202;接线箱壳体201的下端设置有穿线孔205;接线装置4包括接线端子杆401,接线端子杆401的下端螺栓固定在箱体101底部;接线端子杆40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接线端子402;控制器306设置有两个,分别为半导体加热器和小型自动恒温控制器。
[0030]使用时,箱体101的两侧设置有观察开口,开口通过挡板102覆盖,挡板102上有三口密封条,材质为丁腈橡胶,挡板102为亚克力玻璃板,下接线口103处设置有金属葛兰,加热器307为用于消除潮气,第一接线端子402上连接的电线分为控制线和动力线,电线有5A、30A、60A,箱体101的底部有用于变压的隔离变压器,380V变为220V,第一轴承302为深沟球轴承;具体使用时,电线从箱体101下端的下接线口103进入与接线端子杆401上的第一接线端子402连接,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用中心集电器,包括固定装置(1),其特征在于,固定装置(1)包括箱体(101),箱体(101)的下端设置有下接线口(103),箱体(101)的两侧设置有挡板(102);箱体(101)内部的下端设置有集成滑环装置(3),集成滑环装置(3)包括下端盖(301),下端盖(301)的上端对称设置有第一轴承(302),第一轴承(302)的中间活动设置有转动轴(305),转动轴(305)活动穿插设置在集成环(304)的中间,集成环(304)的下端设置有集成环固定板(303),集成环(304)一侧设置有加热器(307),加热器(307)的上端设置有控制器(306);集成滑环装置(3)的两侧设置有接线装置(4);集成滑环装置(3)的上端设置有传电装置(5),传电装置(5)的上端设置有转动装置(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中心集电器,其特征在于,转动装置(2)包括接线箱壳体(201),接线箱壳体(201)的上端设置有开口;接线箱壳体(201)的内部螺栓固定有接线端子固定绝缘板(203),接线端子固定绝缘板(203)上活动穿插设置有压线鼻子(204);接线箱壳体(201)的一端设置有行程限位开关(202);接线箱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尉崔力
申请(专利权)人:岳阳凯立信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