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好氧型除臭菌株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3876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好氧型除臭菌株及其应用。该菌株命名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K2E,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26415。该菌株在好氧条件下,对包括VFAs和铵在内的所有臭气物质均有明显降解趋势,可在好氧条件下,针对污水用于原位或异位的臭气处理;当污水中存在高浓度抑制因子时仍能除臭,对污水水质波动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属于快速生长菌种,容易扩大培养,方便与现有除臭工艺结合,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前景。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好氧型除臭菌株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环保水处理除臭
,涉及一种好氧型除臭菌株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现在对污水处理阶段的异味要求越来约严格,多地根据自身经济发展情况,提出了远高于国标的异味排放标准。各种污水处理系统产生的臭气,是城市异味的主要来源之一,污水处理厂时常因此被投诉。
[0003]针对该情况,污水处理厂的一项重要投资是臭气处理系统。目前国内外主流应用的除臭技术有生物除臭法、化学洗涤除臭法、物理吸附法、化学吸附反应法、高能离子除臭法等。生物除臭法效果稳定、处理量大、运维成本低,所以在国内外最广泛应用的除臭技术为生物除臭法。
[0004]生物法处理臭气的研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利用多种微生物反应将臭气物质进行反应,利用微生物将臭气物质氧化还原,分解为CO2、H2O和其他小分子无臭、无害物质。目前已有多种细菌证明可用于除臭,如脱氮硫杆菌(Thiobacillus denitrificans)、氧化硫硫杆菌(Thiobacillus thiooxidans)等,均可氧化单质硫或还原态的硫化物来获得自身细胞生长和代谢所需要的能量,同时以铵为氮源,从而完成氧化还原反应,减少臭气的产生。
[0005]但常规自然生长的微生物处理效果,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现阶段越来越高的臭气相关排放标准要求。部分情况下,废水中含有过高浓度的含硫、含氨的有机物,以及一些过高浓度的无机物,会抑制原有微生物种群的除臭反应,导致除臭效果的降低。
[0006]迫切需要寻求新的菌种,以满足现阶段污水处理对臭气排放的要求,并且在污水中存在高浓度抑制因子(亚硝酸盐和/或硫化物)时仍能除臭。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好氧型除臭菌株及其应用。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好氧型除臭菌株,该菌株命名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K2E,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 26415。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2023年1月6日。
[0009]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好氧型除臭菌株K2E,属于芽孢杆菌(Bacillus sp.)的一种。在基因序列结构对比中,发现与现有已知的微生物均有极大差异。
[0010]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好氧型除臭菌株K2E,属于快速生长菌种,在培养基中,在适宜条件下,24h内细胞密度(OD600)可高达0.4。
[0011]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上述好氧型除臭菌株除臭的应用。
[0012]进一步地,所述除臭为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原位或异位臭气处理。
[0013]进一步地,所述除臭在好氧条件下进行。优选地,所述好氧条件是指污水中的溶解
氧为1.0~1.5ppm。
[0014]进一步地,当污水中存在高浓度抑制因子时仍能除臭,所述高浓度抑制因子是指:亚硝酸盐最高达到15mmol/L和/或硫化物最高达到1.5mmoL/L。
[0015]进一步地,先将菌种定向培养,然后将菌种放入污水中除臭;定向培养的过程为:在培养容器中配制盐溶液:NaCl 0.8

1.2g/L,MgCl
2 0.4

0.6g/L,KH2PO40.15

0.25g/L,KCl 0.2

0.4g/L,CaCl20.01

0.02g/L;配制完成后,向培养容器中接种菌种,随后添加铵盐20

40mmol/L,硝酸盐20

40mmol/L,硫化盐0.15

0.25 mmol/L,丁酸盐1

3mmol/L,丙酸盐1.5

2.5mmol/L;将培养容器密闭,维持培养溶液中溶解氧为0.2~0.5ppm,震荡培养容器,培养时间为12

36h。
[0016]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除臭菌株K2E,在好氧条件下具有良好的除臭效果;当污水中存在高浓度抑制因子时仍能除臭,对污水水质波动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属于快速生长菌种,容易扩大培养,方便与现有除臭工艺结合,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K2E菌株的系统发育树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K2E菌株在好氧条件下的降解特性。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K2E菌株在缺氧条件下的降解特性。
[0020]图4是实施例3中臭气综合去除率对比图。
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0022]仪器、材料准备:锥形瓶、所需的各种盐、去离子水、K2E菌株、分光光度计。
[0023]在锥形瓶中配制盐溶液:NaCl 1.0g/L,MgCl20.5g/L,KH2PO40.2g/L,KCl 0.3g/L,CaCl20.015g/L。配制完成后,向锥形瓶中接种K2E菌种,随后添加铵盐 30mmol/L、硝酸盐 30mmol/L、硫化盐0.2mmol/L、丁酸盐 2mmol/L、丙酸盐 2mmol/L。
[0024]随后密封锥形瓶后,开启震荡,锥形瓶中溶解氧维持在较低水平(0.2~0.5ppm)。
[0025]K2E菌种生长迅速,在24h后检测其透光率,经检测,其OD值高达0.4,表明K2E菌种在该培养基下能够快速生长。
[0026]对上述K2E菌种的16S rDNA 基因序列进行测序,测得其16S rDNA归属于芽孢杆菌属,K2E的系统发育进化树见图1。
实施例2
[0027]选择乳酸、甲酸、乙酸、丙酸、丁酸、铵、硝酸盐、挥发性脂肪酸(VFAs)等多种物质按
一定浓度配制,模拟代谢底物,测试除臭菌株K2E对代谢底物的降解特性。
[0028]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好氧型除臭菌株K2E,可利用污水或臭气中的还原态硫和铵,在好氧条件下(溶解氧为1.0~1.5ppm),以分子态的氧为最终电子受体,对臭气物质提前处理或分解,从而实现臭气物质去除,降低臭气对外逸散量,体现出良好的除臭效果。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好氧型除臭菌株K2E除臭过程中,包括VFAs和铵在内的所有臭气物质均有明显降解趋势,降解特性图如图2所示。总氮的下降表明铵存在降解过程,不是简单的吸收过程;总有机碳的降低表明挥发性脂肪酸最终是以气体(如CO2)形式被降解。
[0029]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好氧型除臭菌株K2E,在缺氧条件下(溶解氧小于1ppm),降解特性图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K2E菌株在缺氧条件下,臭气降解能力下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好氧型除臭菌株,其特征在于,该菌株命名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K2E,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 264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株除臭的应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为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原位或异位臭气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在好氧条件下进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条件是指污水中的溶解氧为1.0~1.5ppm。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当污水中存在高浓度抑制因子时仍能除臭,所述高浓度抑制因子是指:亚硝酸盐最高达到15mmol/L和/或硫化物最高达到1.5mmoL/L。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先将菌种定向培养,然后将菌种放入污水中除臭;定向培养的过程为:在培养容器中配置盐溶液:NaCl 0.8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聿超仝志刚胡伟愿王艺晓王争元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佰润泽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