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3378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用冷却装置,该车辆用冷却装置应用于具备设置有增压器及中冷器的内燃机的车辆。冷却装置具备构成为供向中冷器供给的冷却水循环的循环回路、构成为为了使冷却水在循环回路内循环而工作的电动式的泵、及构成为控制泵的冷却水的吐出量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构成为执行:基于要求流量和水温导出泵的控制量的控制量导出处理、和在要求流量比零大的情况下基于该控制量使泵工作的工作处理。情况下基于该控制量使泵工作的工作处理。情况下基于该控制量使泵工作的工作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冷却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具备供向中冷器供给的冷却水循环的循环回路的车辆用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日本特开2013

79614号公报所公开的冷却装置是应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装置。该混合动力车辆具备设置有增压器及中冷器的内燃机、电动发电机、及电动发电机用的变换器电路。上述的冷却装置具备构成为向中冷器及变换器电路供给冷却水并在其中供冷却水循环的循环回路、和为了使冷却水在循环回路内循环而工作的电动式的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4]在上述的冷却装置中,即使在冷却水的温度即水温比较低的情况下,也有时为了使变换器电路冷却而使泵工作。若水温低,则有时冷却水的粘度变高。若冷却水的粘度高,则有时在循环回路循环的冷却水的流量比设想少。
[0005]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06]本公开的一方案涉及的车辆用冷却装置应用于车辆,所述车辆具备内燃机,所述内燃机设置有增压器和构成为冷却由所述增压器增压后的空气的中冷器。该车辆用冷却装置具备:循环回路,所述循环回路构成为供向所述中冷器供给的冷却水循环;电动式的泵,所述泵构成为为了使所述冷却水在所述循环回路内循环而工作;及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构成为控制所述泵的所述冷却水的吐出量。所述控制装置构成为执行控制量导出处理和工作处理。所述控制量导出处理是基于所述循环回路中的所述冷却水的流量的要求值即要求流量和所述冷却水的温度即水温导出所述泵的控制量的处理。所述控制量导出处理包括:以所述要求流量越大则所述控制量越大、且在所述水温比基准水温低的情况下与该水温为所述基准水温以上的情况相比所述控制量变大的方式导出所述控制量。所述工作处理是在所述要求流量比零大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控制量使所述泵工作的处理。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示出具备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冷却装置的车辆的构成的一部分的构成图。
[0008]图2是在使泵工作时图1的车辆用冷却装置的控制装置所执行的处理例程的流程图。
[0009]图3是示出水温与图1的控制装置导出的驱动占空比的关系的一例的图。
[0010]图4是示出图1的车辆用冷却装置所具备的循环回路的变更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根据图1~图3说明车辆用冷却装置的一实施方式。
[0012]图1中,图示了具备车辆用冷却装置40的车辆的构成的一部分。以后,将车辆用冷
却装置40仅记载为“冷却装置40”。
[0013]车辆是具备内燃机10及电动发电机30作为动力源的混合动力车辆。车辆具备电动发电机30用的变换器电路31。变换器电路31在电动发电机30作为电动机发挥功能的情况下,将从车载的电池供给的直流电压变换为交流电压并向电动发电机30供给。另一方面,变换器电路31在电动发电机30作为发电机发挥功能的情况下,将电动发电机30产生的交流电压变换为直流电压并向电池供给。
[0014]<内燃机>
[0015]内燃机10具备燃烧室11、进气通路12及排气通路13。进气通路12是供向燃烧室11导入的空气流动的通路。在燃烧室11中,包含燃料和空气的混合气燃烧。通过燃烧室11中的混合气的燃烧而产生的排气向排气通路13排出。
[0016]内燃机10具备增压器15。增压器15具有设置于排气通路13的透平16和设置于进气通路12的压缩机17。在透平16中,通过在排气通路13流动的排气的流动而透平叶轮旋转。于是,在压缩机17中,压缩机叶轮与透平叶轮的旋转同步地旋转。由此,由压缩机17增压后的空气在进气通路12流动。
[0017]内燃机10具备冷却由增压器15增压后的空气的中冷器19。具体来说,在进气通路12中的、压缩机17与燃烧室11之间的部分配置有中冷器19。中冷器19是水冷式的中冷器。
[0018]<冷却装置>
[0019]冷却装置40具备供冷却水循环的循环回路41、为了使冷却水在循环回路41内循环而工作的电动式的泵42、及控制泵42的冷却水的吐出量的控制装置50。泵42将泵用马达43作为动力源而工作。控制装置50通过使泵用马达43驱动而控制泵42的冷却水的吐出量。
[0020]循环回路41构成为向中冷器19及变换器电路31的任一方都能够供给冷却水。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循环回路41构成为在从泵42吐出的冷却水在变换器电路31内流动之后在中冷器19内流动。即,在循环回路41上,变换器电路31和中冷器19直列(串联)配置。
[0021]在循环回路41流动的冷却水由车载的散热器45冷却。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通过了中冷器19及变换器电路31的冷却水,由散热器45冷却后被泵42再次吸引。
[0022]向控制装置50输入各种传感器的检测信号。作为传感器,例如,存在水温传感器61及电压传感器62。水温传感器61检测在循环回路41循环的冷却水的温度即水温TMPwt。电压传感器62检测向泵用马达43供给的电压即施加电压Vbt。
[0023]控制装置50具备CPU51和存储器52。在存储器52存储有由CPU51执行的控制程序。另外,在存储器52存储有用于确定是否选择后述的第1控制量导出处理及第2控制量导出处理中的哪个的标志FLG。而且,在存储器52存储有在第1控制量导出处理中使用的第1映射和在第2控制量导出处理中使用的第2映射。对标志FLG、第1映射及第2映射在后叙述。
[0024]<使泵工作的处理>
[0025]参照图2及图3,说明在使泵42工作时控制装置50所执行的处理例程。控制装置50按每个预定的控制循环,反复执行本处理例程。
[0026]在本处理例程中,在步骤S11中,控制装置50取得要求流量Qwp,判定要求流量Qwp是否比零大。要求流量Qwp是循环回路41中的冷却水的流量的要求值。在要求流量Qwp为零的情况下,控制装置50视为没有中冷器19及变换器电路31的冷却要求。另一方面,在要求流量Qwp比零大的情况下,控制装置50视为存在中冷器19及变换器电路31中的至少一方的冷
却要求。在要求流量Qwp为零的情况下(S11:否),控制装置50移向步骤S13的处理。
[0027]在步骤S13中,控制装置50将泵用马达43的驱动信号的占空比即驱动占空比Dmt设定为零。驱动占空比Dmt越大,则泵用马达43的转速越高,循环回路41内的冷却水的流量越多。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占空比Dmt与“泵42的控制量”对应。若将驱动占空比Dmt设定为零,则控制装置50暂且结束本处理例程。即,在驱动占空比Dmt为零的情况下,控制装置50不使泵42工作。
[0028]另一方面,在步骤S11中要求流量Qwp比零大的情况下(是),控制装置50移向步骤S15的处理。在步骤S15中,控制装置50从存储器52读出上述的标志FLG,判定是否对标志FLG设置激活(ON)。标志FLG是表示车辆是具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用冷却装置,应用于车辆,所述车辆具备内燃机,所述内燃机设置有增压器和构成为冷却由所述增压器增压后的空气的中冷器,所述车辆用冷却装置具备:循环回路,所述循环回路构成为供向所述中冷器供给的冷却水循环;电动式的泵,所述泵构成为为了使所述冷却水在所述循环回路内循环而工作;及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构成为控制所述泵的所述冷却水的吐出量,所述控制装置构成为执行控制量导出处理和工作处理,所述控制量导出处理是基于所述循环回路中的所述冷却水的流量的要求值即要求流量和所述冷却水的温度即水温导出所述泵的控制量的处理,所述控制量导出处理包括:以所述要求流量越大则所述控制量越大、且在所述水温比基准水温低的情况下与该水温为所述基准水温以上的情况相比所述控制量变大的方式,导出所述控制量,所述工作处理是在所述要求流量比零大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控制量使所述泵工作的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冷却装置,所述车辆是具备电动发电机和所述电动发电机用的变换器电路的混合动力车辆,所述循环回路构成为通过所述泵的工作而向所述中冷器及所述变换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久保雅也市川晃次吉田卓弘西垣隆弘熊谷典昭今井创一野口真裕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