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致动器驱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93281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致动器驱动方法。电磁致动器包括定子和可动体。定子包括具有磁极的铁心和缠绕在至少一个磁极上的线圈。所述可动体包括永磁体,并且所述可动体被支撑以使所述可动体进行往复运动,该往复运动的方向垂直于永磁体与磁极相对的方向。在向线圈施加交流电压后,所述可动体往复运动。用于驱动电磁致动器的电磁致动器驱动方法包括:对所述交流电压进行反馈控制,其中在控制周期的第一个半周期期间将所述交流电压施加给所述线圈,并且将在所述控制周期的第二个半周期期间在所述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用作控制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驱动振动型电磁致动器的方法,优选地,该致动 器可应用于电动剃须刀并被设计成用于使可动体作往复运动。
技术介绍
在本领域中,公知的用于振动型电磁致动器的驱动电路是驱动谐振系 统的驱动电路,其中该谐振系统能够利用弹性体的弹性和具有质量的可动 体的惯性来对能量进行转换或保存。该振动型电磁致动器包括具有线圈的 定子、具有永磁体的可动体、以及通过弹簧往复支撑可动体的框架部分, 其中该定子固定在所述框架部分上。该振动型电磁致动器的驱动电路通过 对向线圈施加交流电压的施加时间进行无传感器反馈控制来使可动体往复 运动。此时,将用于指示可动体的运动方向发生反向时的位置的信号(下文 中称为"相位参考信号"),即用于指示在线圈中激励的感应电动势电压(electromotive voltage)接近于零的时刻的信号、以及用于指示可动体的速度 的信号(下文中称为"速度信号"),即从检测到相位参考信号起过去特定时 间后获得的感应电动势电压用作控制信号(参见,例如日本专利特许公开 No.7-265560和7-313749)。为了减少部件的数量和缩减安装传感器所需的成本,传统的驱动电路 执行无传感器反馈控制,在这种无传感器反馈控制中,将感应电动势电压 用作多个控制信号中的一个。但是,在线圈中剩余励磁电流或环流期间, 不可能精确检测感应电动势电压。因此,需要设置非励磁时间段,在所述 非励磁时间段内,检测感应电动势电压。通过预测相位参考信号出现的时 刻并且然后在不影响相位参考信号的情况下在预测的时刻结束励磁,来设 置所述非励磁时间段。当在该非励磁时间段期间检测速度信号时,需要充 分放大的电压和CPU的足够高的处理速度,以便在从检测到相位参考信号 起过去指定时间后检测感应电动势电压的微小变化。这使得以成本高效的方式构造驱动电路变得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该电磁致动器驱 动方法使得以成本高效的方式构造驱动电路变得可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 一种用于驱动电磁致动器的电磁致动 器驱动方法,其中所述电磁致动器包括定子和可动体,所述定子包括具有 多个磁极的铁心和缠绕在至少一个磁极上的线圈,所述可动体包括永磁体, 所述永磁体被布置成通过磁隙与磁极的尖端面相对,所述可动体被支撑以 使所述可动体进行往复运动,该往复运动的方向垂直于所述永磁体与所述 磁极相对的方向,在向所述线圈施加交流电压后,所述可动体进行往复运 动,该方法包括对所述交流电压进行反馈控制,其中在控制周期的第一个半周期期间 将所述交流电压施加给所述线圈,并且将在所述控制周期的第二个半周期 期间在所述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用作控制信号。对于本专利技术的,仅在所述控制周期的所述第一个 半周期中激励所述线圈。由于该特征,可以减少为线圈施加交流电压的逆 变器电路的组成部件数,这样可以以成本高效的方式构造逆变器电路。对 于本专利技术的,可以不受时间、电压精度、电流精度等 的限制来检测控制信号。这样可以减少传感器部件的数量。另外,可以减 少引至诸如中央处理单元等控制电路的配线的数量,这样可以以成本高效 的方式构造控制电路。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能够提供低廉 的驱动电路。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的下列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特征将变得 显而易见,在附图中图1A和图1B的正视图示出了由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方法驱动的 电磁致动器;图2的方框图示出了图1所示的电磁致动器的驱动电路的结构;5图3的电路图示出了图2所示的驱动电路的检测单元的内部结构; 图4的电路图示出了图2所示的驱动电路的逆变器电路的结构;图5A、图5B和图5C的电路图用于介绍图4所示的逆变器电路的操作; 图6的时序图用于介绍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以及图7的时序图用于介绍图6中举例说明的的修改具体实施例方式下文,将参照构成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附图,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 的。 如图1A和图1B所示,由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方法驱动的电磁致 动器包括作为其主要组成部件的定子1和可动体2。定子1包括具有三个磁 极3a、 3b和3c的E型铁心4以及缠绕在磁极3b上的线圈5。将可动体2 布置成与磁极3a、 3b和3c的自由端面相对,并且在它们之间具有磁隙。可 动体2包括永磁体7和用作后轭的导磁体(magnetic flux permeation body) 8。该可动体2可沿着磁极3a、 3b和3c往复运动,并且被支撑以通过弹簧 6a和6b返回至运动范围的中心位置。永磁体7具有在左右方向(即,往复运动方向)上布置的不同磁极。 永磁体7的磁极中心之间的距离被设定为基本等于磁极3a和3b的中心之 间的距离以及等于磁极3b和3c的中心之间的距离。永磁体7的宽度Wl 小于在左端和右端布置的磁极3a和3c的最大宽度W2。可动体2的行程ST 和宽度Wl之和等于或小于最大宽度W2(W2^W1+ST)。参照图2,电磁致动器的驱动电路包括用于检测相位参考信号和速度信 号的检测单元11、以及基于检测单元11检测的相位参考信号和速度信号而 控制逆变器电路12的中央处理单元(CPU)13,由此对施加给线圈5的交流 电压的施加时间进行控制,其中所述相位参考信号用于指示可动体2的运 动方向被反向的位置,所述速度信号用于指示可动体2的速度。如图3所示,检测单元11包括具有运算放大器OP1的放大器AMP以 及具有运算放大器OP2和晶体管电路Tr的比较器COMP。放大器AMP以 由电阻器Rl的电阻限定的放大比例来对线圈5两端间的电压(输入端子IN1 和IN2之间的电压)进行放大,然后向运算放大器OP2和输出端子OUT1输 出放大的信号,用作速度信号。比较器COMP检测相位参考信号,然后向 输出端子OUT2输出该相位参考信号。作为替换,CPU13可以利用AD端 口或内置比较器来比较运算放大器OPl的反相输入和输出,从而检测相位 参考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省略比较器COMP。如图4所示,逆变器电路12包括电源V、上方的晶体管电路Trl、下 方的晶体管电路Tr2以及二极管Dl。在如图5A所示的上下方的晶体管电 路Trl和Tr2都处于导通状态的情况下,逆变器电路12将交流电压施加给 线圈5。如果上方的晶体管电路Trl在图5A所示的状态下被关断,那么由 于图5B中示出的续流效应,电流在线圈5中循环。然后,如果下方的晶体 管电路Tr2在图5B所示的状态下被关断,则如图5C所示建立非励磁状态。 利用这种方式,逆变器电路12通过对上下方的晶体管电路Trl和Tr2的导 通时间、关断时间和导通/关断操作的组合进行控制,来控制施加给线圈5 的交流电压。与传统的使用四个晶体管电路的逆变器电路(全桥电路)相比, 利用这种结构可以减少晶体管电路的数量。这样可以减少引至相应的驱动 器和CPU13的配线的数量。 在磁极3a、 3b和3c具有如图1A所示的极性时,如果将具有矩形波形 的交流电压施加给如上构造的电磁致动器的线圈5,那么利用磁极3a和3b 与永磁体7之间的磁通的磁力而在可动体2中产生驱动力。这样,可动体2 运动到图1A的左侧。相反,在磁极3a、 3b和3c被励磁为具有图1B所示 的极性期间,利用磁极3b和3c与永磁体7之间的磁通的磁力而在可动体2 中产生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提供了一种用于驱动电磁致动器的电磁致动器驱动方法,所述电磁致动器包括定子和可动体,所述定子包括具有多个磁极的铁心和缠绕在至少一个所述磁极上的线圈,所述可动体包括永磁体,所述永磁体被布置成通过磁隙与所述磁极的尖端面相对,所述可动体被支撑以使所述可动体进行往复运动,该往复运动的方向垂直于所述永磁体与所述磁极相对的方向,在向所述线圈施加交流电压后,所述可动体进行往复运动,所述方法包括: 对所述交流电压进行反馈控制,其中在控制周期的第一个半周期期间将所述交流电压施加给所述线圈, 并且将在所述控制周期的第二个半周期期间在所述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用作控制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泉智博伊吹康夫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