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除沫装置及废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3249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体除沫装置及废气处理装置,该气体除沫装置包括:壳体;第一除沫组件;第二除沫组件,沿气体流通的第一方向设置于壳体的空腔内;第二除沫组件包括:前板,设置有多个作为气体入口的前板孔;后板,设置有多个作为气体出口的后板孔;其中,前板和后板形成与前板孔和后板孔连通的多个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气体中夹带的液沫首先撞击到第一反射板上,大部分的液沫会被拦截下来。气体继续向上流动,不断撞击到前板和后板,气体中剩余的液沫再次被拦截下来。气体经过第二除沫组件再次进行除沫,能够将气体中夹带的液沫彻底去除,避免液沫对后续废气处理或者设备带来不良作用。良作用。良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体除沫装置及废气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工业废气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气体除沫装置及废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Organic,Compounds,简称VOCs),是形成PM2.5等二次污染物的重要前体物,会引发灰霾、光化学烟雾等大气环境问题。VOCs主要来源于煤化工、石油化工、涂料制造等工业制造。所以VOCs的治理,一直是全世界积极推进的重要工作之一。根据VOCs来源不同,除部分成分比较单一的废气具有回收利用价值外,大多数废气中的VOCs成分较为复杂,回收的成本远高于利用价值,一般都是采用分解的方法使废气中的VOCs成分无害化。常见的复杂成分的VOCs气体除沫装置主要为RTO/RCO焚烧炉法,生物法,活性炭吸附法等,此外,VOCs气体除沫装置还包括UV光解、低温等离子等类似废气处理技术。
[0003]在处理废气中的VOCs时,需要将气体中夹带的液沫去除,以免气体夹带的液沫造成后续工段中催化剂的中毒或者设备损坏等不良的作用。现有的除沫装置仅仅通过高压静电除沫系统或丝网除沫器等进行除沫,这种单一的除沫装置,存在除沫不彻底的缺陷,对后续废气处理或者设备带来不良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体除沫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气体除沫装置除沫不彻底,对后续废气处理或者设备带来不良作用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气体除沫装置,包括:
[0006]壳体,具有供气体流通的空腔,以及与所述空腔连通的进口端、第一出口端和第二出口端;
[0007]第一除沫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反射板,所述第一反射板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且所述第一反射板与气体流通的第一方向形成第一夹角;
[0008]第二除沫组件,沿气体流通的第一方向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空腔内;
[0009]所述第二除沫组件包括:
[0010]前板,设置有多个作为气体入口的前板孔;
[0011]后板,设置有多个作为气体出口的后板孔;
[0012]其中,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形成与所述前板孔和后板孔连通的多个通道,所述通道用于供气体流通。
[0013]优选地,第一反射板至少有两个,且多个所述第一反射板交替设置在所述壳体相对的两侧,且多个所述第一反射板在气体流通的第一方向的垂直面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0014]优选地,第一夹角为锐角。
[0015]优选地,该气体除沫装置还包括高压静电除沫系统,沿气体流通的第一方向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空腔内。
[0016]优选地,沿气体流通的第一方向依次设置有所述第一除沫组件、所述第二除沫组件和所述高压静电除沫系统。
[0017]优选地,该气体除沫装置还包括:
[0018]第三过滤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反射板,设置于所述进口端的内壁,且所述第二反射板与所述气体流通的第二方向形成第二夹角。
[0019]优选地,第二反射板至少有两个,且多个所述第二反射板交替设置在所述进口端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二反射板在气体流通的第二方向的垂直面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0020]优选地,第二夹角为锐角。
[0021]优选地,前板包括若干个前板单元;所述前板单元为V字型的板状结构,且所述前板单元的开口与所述第一方向一致;
[0022]所述后板包括若干个后板单元,且所述后板单元为V字型的板状结构,且所述后板单元的开口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
[0023]所述前板单元构成的V字型的板状结构的两侧端部与所述后板单元构成的V字型的板状结构的两侧端部连接并形成通道。
[0024]基于相同的专利技术思想,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包括上述气体除沫装置。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气体除沫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0026]本技术通过设置壳体,具有供气体流通的空腔,以及与所述空腔连通的进口端、第一出口端和第二出口端;第一除沫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反射板,第一反射板设置于壳体的内壁,且第一反射板与气体流通的第一方向形成第一夹角;第二除沫组件,沿气体流通的第一方向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空腔内;所述第二除沫组件包括:前板,设置有多个作为气体入口的前板孔;后板,设置有多个作为气体出口的后板孔;其中,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形成与所述前板孔和后板孔连通的多个通道,所述通道用于供气体流通。由此,本技术提供的气体除沫装置,气体通过风机由进口端输入至空腔内,在自身惯性的作用下,气体中夹带的液沫首先撞击到第一反射板上,大部分的液沫会被拦截下来。气体继续向上流动,夹带有液沫的气体从前板孔进入到通道内部,气体有一个加速再减速的过程,因此,气体中的液沫在自身惯性的作用下,不断撞击到前板和后板,气体中剩余的液沫再次被拦截下来,而气体从后板孔逃逸。气体经过第二除沫组件再次进行除沫,能够将气体中夹带的液沫彻底去除,避免液沫对后续废气处理或者设备带来不良作用。
[0027]本技术提供的废气处理装置与本技术提供的气体除沫装置属于同一技术构思,因此,本技术提供的废气处理装置至少具有本技术提供的气体除沫装置的所有优点,在此不再赘述。进一步地,由于本技术提供的废气处理装置包括气体除沫装置,能够将气体中夹带的液沫去除,因此,在废气处理时,能够避免液沫造成催化剂中毒或者对设备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气体除沫装置的剖视图;
[0029]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0]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第二除沫组件的俯视图;
[0031]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第二除沫组件的主视剖视图;
[0032]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前板和前板孔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6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后板和后板孔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中,
[0035]10

气体除沫装置;100

壳体;
[0036]110

第一出口端;120

进口端;
[0037]130

第二出口端;200

第一反射板;
[0038]210

第一投影区;220

第二投影区;
[0039]230

第一重叠区;300

第二反射板;
[0040]310

第三投影区;320

第四投影区;
[0041]330

第二重叠区;400

第二除沫组件;
[0042]410

框体;420

主体;
[0043]421

后板;422

通道;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除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具有供气体流通的空腔,以及与所述空腔连通的进口端、第一出口端和第二出口端;第一除沫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反射板,所述第一反射板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且所述第一反射板与气体流通的第一方向形成第一夹角;第二除沫组件,沿气体流通的第一方向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空腔内;所述第二除沫组件包括:前板,设置有多个作为气体入口的前板孔;后板,设置有多个作为气体出口的后板孔;其中,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形成与所述前板孔和后板孔连通的多个通道,所述通道用于供气体流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除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板至少有两个,且多个所述第一反射板交替设置在所述壳体相对的两侧,且多个所述第一反射板在气体流通的第一方向的垂直面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除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为锐角。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除沫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体除沫装置还包括高压静电除沫系统,沿气体流通的第一方向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空腔内。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体除沫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气体流通的第一方向依次设置有所述第一除沫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骥丁宇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沃德鑫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