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混合装置及废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8519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3 2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体混合装置及废气处理装置,该气体混合装置包括:壳体,具有供气体流通的空腔,以及与所述空腔连通的进口端和出口端;至少一个第一反射板,第一反射板设置于壳体的内壁,且第一反射板与气体流通的第一方向形成第一夹角,以使得从进口端进入的至少两种气体在沿气体流通的第一方向流通时至少部分地被第一反射板扰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气体在空腔内流动的过程中,不断撞击到第一反射板,又向相反的方向折返,不断增加气体在空腔内的扰动,使得混合气体能够在路径短、空间小的气体混合装置内混合均匀。在废气处理时,避免局部产生穿透现象,提高了废气处理的效果。提高了废气处理的效果。提高了废气处理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体混合装置及废气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工业废气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气体混合装置及废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Organic,Compounds,简称VOCs),是形成PM2.5等二次污染物的重要前体物,会引发灰霾、光化学烟雾等大气环境问题。VOCs主要来源于煤化工、石油化工、涂料制造等工业制造。所以VOCs的治理,一直是全世界积极推进的重要工作之一。根据VOCs来源不同,除部分成分比较单一的废气具有回收利用价值外,大多数废气中的VOCs成分较为复杂,回收的成本远高于利用价值,一般都是采用分解的方法使废气中的VOCs成分无害化。常见的复杂成分的VOCs气体混合装置主要为RTO/RCO焚烧炉法,生物法,活性炭吸附法等,此外,VOCs气体混合装置还包括UV光解、低温等离子等类似废气处理技术。
[0003]气体均匀混合是废气处理的关键步骤之一,但,现有的气体混合装置,尤其是路径短、空间小的气体混合装置,还存在混合不均匀的缺陷。在废气处理时,由于气体混合不均匀,会造成局部产生穿透现象,降低了废气处理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体混合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气体混合装置所存在的混合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气体混合装置,包括:
[0006]壳体,具有供气体流通的空腔,以及与所述空腔连通的进口端和出口端;
[0007]至少一个第一反射板,所述第一反射板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且所述第一反射板与气体流通的第一方向形成第一夹角,以使得从所述进口端进入的至少两种气体在沿气体流通的第一方向流通时至少部分地被所述第一反射板扰动。
[0008]优选地,第一反射板至少有两个,且多个所述第一反射板交替设置在所述壳体相对的两侧,且多个所述第一反射板在气体流通的第一方向的垂直面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0009]优选地,第一夹角为锐角。
[0010]优选地,该气体混合装置还包括:
[0011]至少一个第二反射板,设置于所述进口端的内壁,且所述第二反射板与所述气体流通的第二方向形成第二夹角,以使得从所述进口端进入的至少两种气体在沿气体流通的第二方向流通时至少部门地被所述第二反射板扰动。
[0012]优选地,第二反射板至少有两个,且多个所述第二反射板交替设置在所述进口端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二反射板在气体流通的第二方向的垂直面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0013]优选地,第二夹角为锐角。
[0014]优选地,该气体混合装置还包括:
[0015]第一喷射组件,气体喷射的方向与气体流通的第一方向一致。
[0016]优选地,该气体混合装置还包括:
[0017]第二喷射组件,气体喷射的方向与气体流通的第二方向相对。
[0018]优选地,第一喷射组件包括:连接至所述壳体的第一导气管,以及连接至所述第一导气管的若干第一喷嘴;
[0019]所述第二喷射组件包括:连接至所述壳体的第二导气管,以及连接至所述第二导气管的若干第二喷嘴。
[0020]基于相同的专利技术思想,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包括上述气体混合装置。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气体混合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0022]本技术通过设置壳体,具有供气体流通的空腔,以及与空腔连通的进口端和出口端;至少一个第一反射板,第一反射板设置于壳体的内壁,且第一反射板与气体流通的第一方向形成第一夹角,以使得从进口端进入的至少两种气体在沿气体流通的第一方向流通时至少部分地被第一反射板扰动。由此,本技术提供的气体混合装置,由于设置在壳体内的第一反射板与气体流通的第一方向具有第一夹角,因此能够使得气体在空腔内流动的过程中,不断撞击到第一反射板,使得气体向相反的方向折返,从而增加气体在空腔内的扰动,使得混合气体能够在路径短、空间小的气体混合装置内混合均匀,为提高废气处理的效果奠定坚实基础。
[0023]本技术提供的废气处理装置与本技术提供的气体混合装置属于同一技术构思,因此,本技术提供的废气处理装置至少具有本技术提供的气体混合装置的所有优点,在此不再赘述。进一步地,由于本技术提供的废气处理装置包括气体混合装置,能够使得气体混合的更加均匀,因此,在废气处理时,本技术提供的废气处理装置能够避免局部产生穿透现象,提高废气处理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气体混合装置的剖视图;
[0025]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
[0027]10

气体混合装置;20

第一部分气流;
[0028]30

第二部分气流;40

第三部分气流;
[0029]100

壳体;110

出口端;
[0030]130

第一混合区;140

第二混合区;
[0031]120

进口端;200

第一反射板;
[0032]210

第一投影区;220

第二投影区;
[0033]230

第一重叠区;300

第二反射板;
[0034]310

第三投影区;320

第四投影区;
[0035]330

第二重叠区;400

第二喷射组件;
[0036]500

第一喷射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提出的气体混合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
[0038]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的实施例中,术语“气体流通的第一方向”为图1中箭头c所指的方向;“气体流通的第一方向的垂直面”为与图1中箭头c所指方向垂直的平面;“气体流通的第二方向”为图1中箭头a所指的方向;“气体流通的第二方向的垂直面”为与图1中箭头a所指方向垂直的平面。
[0039]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揭示了一种气体混合装置10,该气体混合装置10包括:壳体100,具有供气体流通的空腔(图中未标示),以及与空腔连通的进口端120和出口端110;至少一个第一反射板200,第一反射板200设置于壳体100的内壁,且第一反射板200与气体流通的第一方向形成第一夹角α,以使得从进口端120进入的至少两种气体在沿气体流通的第一方向流通时至少部分地被第一反射板200扰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具有供气体流通的空腔,以及与所述空腔连通的进口端和出口端;至少一个第一反射板,所述第一反射板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且所述第一反射板与气体流通的第一方向形成第一夹角,以使得从所述进口端进入的至少两种气体在沿气体流通的第一方向流通时至少部分地被所述第一反射板扰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板至少有两个,且多个所述第一反射板交替设置在所述壳体相对的两侧,且多个所述第一反射板在气体流通的第一方向的垂直面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为锐角。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体混合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反射板,设置于所述进口端的内壁,且所述第二反射板与所述气体流通的第二方向形成第二夹角,以使得从所述进口端进入的至少两种气体在沿气体流通的第二方向流通时至少部门地被所述第二反射板扰动。5.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骥丁宇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沃德鑫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