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隐藏式外把手和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3211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隐藏式外把手和具有其的车辆,车辆隐藏式外把手包括:把手本体;面盖,面盖包括盖本体和侧板,盖本体设于把手本体的外表面上,侧板的一端与盖本体的外周连接,侧板包覆把手本体的至少部分外周壁,侧板的远离盖本体的一端延伸至把手本体的远离盖本体的一端,把手本体和侧板之间形成的缝隙沿侧板的延伸方向延伸。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辆隐藏式外把手,通过设有侧板包覆把手本体的至少部分外周壁,使把手本体与侧板之间形成的缝隙沿侧板的延伸方向延伸,可以避免缝隙处出现割手的情况影响手感,使缝隙的延伸方向与洗车时的水流方向垂直,有效防止水流进入把手本体与面盖的缝隙内,避免安装在把手本体内的蓝牙模块功能失效。牙模块功能失效。牙模块功能失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隐藏式外把手和具有其的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隐藏式外把手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车辆的普及,消费者对车辆的美观及风阻等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隐藏式外把手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多为平推式隐藏外把手,把手面盖与把手本体使用分离形式,本体与面盖的分缝线可视,使得注塑件本体黑色裸露,影响美观,且把手面盖与本体分缝线位置易出现配合不良,进而容易出现割手导致手感不良,以及进水导致门把手内蓝牙模块功能失效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车辆隐藏式外把手,所述车辆隐藏式外把手可以避免缝隙处出现割手的情况影响手感,防止水流进入把手本体与面盖的缝隙内。
[0004]本技术还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辆隐藏式外把手。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隐藏式外把手包括:把手本体;面盖,所述面盖包括盖本体和侧板,所述盖本体设于所述把手本体的外表面上,所述侧板的一端与所述盖本体的外周连接,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隐藏式外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本体;面盖,所述面盖包括盖本体和侧板,所述盖本体设于所述把手本体的外表面上,所述侧板的一端与所述盖本体的外周连接,所述侧板包覆所述把手本体的至少部分外周壁,所述侧板的远离所述盖本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把手本体的远离所述盖本体的一端,所述把手本体和所述侧板之间形成的缝隙沿所述侧板的延伸方向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隐藏式外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盖与所述把手本体卡接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隐藏式外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本体上设有第一卡接结构,所述侧板的内表面设有第二卡接结构,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和所述第二卡接结构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隐藏式外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盖与所述把手本体被构造成在装配时将面盖朝向所述把手本体的方向移动后将所述面盖沿所述把手本体的长度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和所述第二卡接结构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隐藏式外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包括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二卡接结构包括第一止抵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沿所述把手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限位部沿所述把手本体和所述盖本体的排布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限位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把手本体和所述盖本体的排布方向上,所述第一止抵结构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朝向所述第二限位部的一侧,且在所述把手本体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一止抵结构位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朝向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隐藏式外把手,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长明谢婷婷刘立群张宗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