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渔用益生菌发酵中药及其制备与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2965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渔用益生菌发酵中药及其制备与应用。一种渔用益生菌发酵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渔用益生菌发酵中药制剂中的中药成分为金银花、蒲公英和甘草;所述益生菌发酵中药制剂中的益生菌为贫瘠水芽孢杆菌(Bacillus inaquosorum)菌株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和根茎。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常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0013]进一步地,所述渔用益生菌发酵中药制剂中还可含有发酵辅料,所述发酵辅料中含有玉米粉、麸皮和豆粕。
[0014]进一步地,所述渔用益生菌发酵中药制剂可通过将所述益生菌接种到中药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后得到;所述中药发酵培养基中含有所述中药成分和所述发酵辅料。
[0015]在所述中药发酵培养基中,作为所述中药成分的金银花、蒲公英和甘草的重量配比可为4:2:1。
[0016]在所述中药发酵培养基中,作为所述发酵辅料的玉米粉、麸皮和豆粕的重量配比可为10:4:1;
[0017]在所述中药发酵培养基中,所述中药成分与所述发酵辅料的重量配比可为3:7。
[0018]其中,将所述益生菌接种到所述中药发酵培养基可为:先将所述贫瘠水芽孢杆菌(Bacillus inaquosorum)菌株L

14和所述特基拉芽孢杆菌(Bacillus tequilensis)菌株6

9混合接种到所述中药发酵培养基,经培养后再接入所述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菌株RY2。
[0019]进一步地,被接入所述中药发酵培养基中的所述贫瘠水芽孢杆菌(Bacillus inaquosorum)菌株L

14、所述特基拉芽孢杆菌(Bacillus tequilensis)菌株6

9和所述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菌株RY2的活菌数配比为1:1:2。
[0020]更进一步地,每克所述中药发酵培养基中接入的所述贫瘠水芽孢杆菌(Bacillus inaquosorum)菌种L

14、所述特基拉芽孢杆菌(Bacillus tequilensis)菌种6

9和所述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菌种RY2的菌量依次为5
×
106cfu、5
×
106cfu和1
×
107cfu。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渔用益生菌发酵中药制剂可按照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
[0022](A1)将金银花、蒲公英和甘草干燥(如60℃烘干)粉碎后,按照4:2:1的重量比混合,得到混合中药粉。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药材粉碎后后还包括过40目筛的步骤。
[0024](A2)将(A1)中的所述混合中药粉与发酵辅料按照3:7的重量比混合,得到中药发酵培养基;所述发酵辅料由玉米粉、麸皮和豆粕按照10:4: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0025]该步骤中,将中药发酵培养基中各组分按配比加入三角瓶中,121℃灭菌30min,以有效杀灭中药发酵培养基中的有害菌,再冷却至32℃。
[0026](A3)将浓度均为108cfu/mL的所述贫瘠水芽孢杆菌(Bacillus inaquosorum)菌株L

14的发酵培养液(一级种子液)和所述特基拉芽孢杆菌(Bacillus tequilensis)菌株6

9的发酵培养液(一级种子液)按照体积比为1:1的比例混合,得到芽孢杆菌混合菌液(二级种子)。
[0027](A4)将(A3)的所述芽孢杆菌混合菌液按总菌量为1
×
107cfu/g(每g指的是每克所述中药发酵培养基)的添加量添加至(A2)的所述中药发酵培养基,调整含水量至50%(重量百分含量),32℃静置发酵3

5天(如5天),得到芽孢杆菌中药发酵培养物;然后按照菌量为1
×
107cfu/g(每g指的是每克所述中药发酵培养基)的添加量向所述芽孢杆菌中药发酵培养
物中加入浓度为108cfu/mL的所述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菌株RY2的发酵培养液(一级种子液),搅拌均匀后32℃静置吸附2天后风干,得到所述渔用益生菌发酵中药制剂。
[0028]在步骤(A3)和(A4)中,各菌株的一级种子液是通过将相应菌株接种到相应培养基中,进行单菌种菌株富集培养至108cfu/mL获得的。
[0029]三菌种培养基如下:
[0030]贫瘠水芽孢杆菌(Bacillus inaquosorum)菌株L

14、特基拉芽孢杆菌(Bacillus tequilensis)菌株6

9及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菌株RY2,接种至发酵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基配方如下:葡萄糖10g/L、蛋白胨10g/L、酵母膏5g/L、KH2PO
4 2g/L、MgSO
4 2g/L、NaCl 0.5g/L,121℃、15min高压灭菌。接种量按照体积比1:100接种,37℃培养18

24h,得到菌浓度为108cfu/mL的一级种子液。
[0031]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一种制备渔用益生菌发酵中药制剂的方法。
[0032]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制备渔用益生菌发酵中药制剂的方法,可包括前文所述的步骤(A1)至步骤(A4)。
[0033]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含有前文第一方面中所述渔用益生菌发酵中药制剂的鱼类饲料。
[0034]进一步地,所述渔用益生菌发酵中药制剂的鱼类饲料为向鱼类饲料中添加总重量1%的所述渔用益生菌发酵中药制剂后所得。
[0035]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如下任一产品或应用:
[0036](B1)用于制备渔用益生菌发酵中药制剂的成套产品,包括:金银花、蒲公英、甘草、玉米粉、麸皮、豆粕、前文第一方面中所述的贫瘠水芽孢杆菌(Bacillus inaquosorum)菌株L

14、前文第一方面中所述的特基拉芽孢杆菌(Bacillus tequilensis)菌种株6

9和前文第一方面中所述的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菌株RY2;
[0037](B2)用于制备渔用益生菌发酵中药制剂的成套产品,包括:前文第一方面中所述的中药发酵培养基、前文第一方面中所述的贫瘠水芽孢杆菌(Bacillus inaquosorum)菌株L

14、前文第一方面中所述的特基拉芽孢杆菌(Bacillus tequilensis)菌株6

9和前文第一方面中所述的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菌株RY2;
[0038](B3)前文第一方面中所述渔用益生菌发酵中药制剂或前文第三方面所述的鱼类饲料或(B1)或(B2)中所述的成套产品在制备用于预防鱼类细菌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渔用益生菌发酵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渔用益生菌发酵中药制剂中的中药成分为金银花、蒲公英和甘草;所述益生菌发酵中药制剂中的益生菌为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菌株RY2、特基拉芽孢杆菌(Bacillus tequilensis)菌株6

9和贫瘠水芽孢杆菌(Bacillus inaquosorum)菌株L

14;所述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菌株RY2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农业微生物中心的编号为ACCC 62687;所述特基拉芽孢杆菌(Bacillus tequilensis)菌株6

9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农业微生物中心的编号为ACCC 62688;所述贫瘠水芽孢杆菌(Bacillus inaquosorum)菌株L

14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农业微生物中心的编号为ACCC 6268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渔用益生菌发酵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渔用益生菌发酵中药制剂中还含有发酵辅料,所述发酵辅料中含有玉米粉、麸皮和豆粕。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渔用益生菌发酵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渔用益生菌发酵中药制剂是通过将所述益生菌接种到中药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后得到的;所述中药发酵培养基中含有所述中药成分和所述发酵辅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渔用益生菌发酵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药发酵培养基中,作为所述中药成分的金银花、蒲公英和甘草的重量配比为4:2:1;和/或在所述中药发酵培养基中,作为所述发酵辅料的玉米粉、麸皮和豆粕的重量配比为10:4:1;和/或在所述中药发酵培养基中,所述中药成分与所述发酵辅料的重量配比为3:7;和/或将所述益生菌接种到所述中药发酵培养基为:先将所述贫瘠水芽孢杆菌(Bacillus inaquosorum)菌株L

14和所述特基拉芽孢杆菌(Bacillus tequilensis)菌株6

9混合接种到所述中药发酵培养基,经培养后再接入所述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菌株RY2;进一步地,被接入所述中药发酵培养基中的所述贫瘠水芽孢杆菌(Bacillus inaquosorum)菌株L

14、所述特基拉芽孢杆菌(Bacillus tequilensis)菌株6

9和所述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菌株RY2的活菌数配比为1:1:2。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所述的渔用益生菌发酵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渔用益生菌发酵中药制剂按照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A1)将金银花、蒲公英和甘草干燥粉碎后,按照4:2:1的重量比混合,得到混合中药粉;(A2)将(A1)中的所述混合中药粉与发酵辅料按照3:7的重量比混合,得到中药发酵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金刚韩春杨马锐徐慧周子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