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P胶圈注塑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2790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P胶圈注塑成型模具,其技术方案包括底板、下模块和第二液压设备,所述底板上端安装有呈对称分布的支撑板,支撑板的上端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上端嵌入安装有呈对称分布的第一液压设备,第一液压设备包括有液压杆,液压杆的末端安装有上模块,所述下模块安装在支撑板之间,下模块上设置有成型模腔,成型模腔共设有八个呈阵列分布,所述下模块内嵌入安装有电加热棒,电加热棒位于成型模腔的外侧,所述第二液压设备安装在底板的上端,第二液压设备包括有液压杆,液压杆上安装有顶升杆,顶升杆的末端处安装有顶升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PP胶圈生产效率好,且可以防止产生接痕,能够保证其质量的优点。质量的优点。质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P胶圈注塑成型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具体为一种PP胶圈注塑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成型模具又称注射模塑成型,它是一种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注塑成型方法的优点是生产速度快、效率高,操作可实现自动化,花色品种多,形状可以由简到繁,尺寸可以由大到小,而且制品尺寸精确,产品易更新换代,能成形状复杂的制件,注塑成型适用于大量生产与形状复杂产品等成型加工领域。
[0003]PP胶圈生产加工中需要使用注塑模具,目前PP胶圈注塑成型模具在使用中一次注塑成型数量少,从而影响了PP胶圈的生产效率,而且熔融塑料注入时,当先注入的熔融塑料出现成型,而后注入的熔融塑料与先注入的成型塑料熔接时,会产生一个微小的接痕,从而影响了成型后的PP胶圈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P胶圈注塑成型模具,具备PP胶圈生产效率好,且可以防止产生接痕,能够保证其质量的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所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PP胶圈注塑成型模具,包括底板、下模块和第二液压设备,所述底板的上端安装有呈对称分布的支撑板,支撑板的上端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上端嵌入安装有呈对称分布的第一液压设备,第一液压设备包括有液压杆,液压杆的末端安装有上模块,所述下模块安装在支撑板之间,下模块上设置有成型模腔,成型模腔共设有八个呈阵列分布,所述下模块内嵌入安装有电加热棒,电加热棒位于成型模腔的外侧,所述第二液压设备安装在底板的上端,第二液压设备包括有液压杆,液压杆上安装有顶升杆,顶升杆的末端处安装有顶升板,顶升板形状与成型模腔形状一致。
[0006]优选的,所述上模块内设置有注塑流道,上模块的上端设置有与注塑流道连通的注塑嘴。注塑嘴和注塑流道的设置用于注塑工作。
[0007]优选的,所述下模块内设置有冷却水腔,冷却水腔位于成型模腔下方。冷却水腔的设置用于容纳冷却水。
[0008]优选的,所述下模块的下端开设有与成型模腔连通的延伸孔,顶升杆位于延伸孔内,顶升板位于成型模腔内。延伸孔的设置可以方便顶升杆上下移动。
[0009]优选的,所述上模块的侧端安装有呈对称分布的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均与冷却水腔连通,且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均设置有阀门。通过进水管可以对冷却水腔内加入冷却水,通过出水管可以将冷却水腔内的水排出。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注塑时,通过注塑嘴对八个成型模腔内注入熔融塑料,在八个成型模腔的作用下一次可以成型八个PP胶圈,能够提高PP胶圈的生产效率,注塑过程中通过电加热棒工作可以对成型模腔内进行加热,可以防止先注入的熔融塑料成型,熔融塑料注塑完成后电加热棒停止工作,可以防止成型的PP胶圈存在接
痕,能够保证PP胶圈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仰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的附图标记及名称如下:
[0016]1、第一液压设备;2、顶板;3、上模块;4、进水管;5、底板;6、下模块;7、冷却水腔;8、电加热棒;9、顶升板;10、成型模腔;11、顶升杆;12、第二液压设备;13、出水管;14、支撑板;15、延伸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实施例一
[0019]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PP胶圈注塑成型模具,包括底板5、下模块6和第二液压设备12,所述底板5的上端安装有呈对称分布的支撑板14,支撑板14的上端安装有顶板2,所述顶板2的上端嵌入安装有呈对称分布的第一液压设备1,第一液压设备1包括有液压杆,液压杆的末端安装有上模块3,所述上模块3内设置有注塑流道,上模块3的上端设置有与注塑流道连通的注塑嘴,所述下模块6安装在支撑板14之间,下模块6上设置有成型模腔10,成型模腔10共设有八个呈阵列分布,所述下模块6内嵌入安装有电加热棒8,电加热棒8位于成型模腔10的外侧,所述下模块6内设置有冷却水腔7,冷却水腔7位于成型模腔10下方,所述上模块3的侧端安装有呈对称分布的进水管4和出水管13,进水管4和出水管13均与冷却水腔7连通,且进水管4和出水管13上均设置有阀门,本技术中的第一液压设备1和电加热棒8为公知设备,其工作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均属于常规手段或者公知常识,在此就不再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其需要或者便利进行任意的选配。
[0020]本实施例中,注塑时,通过注塑嘴对八个成型模腔10内注入熔融塑料,注塑过程中通过电加热棒8工作可以对成型模腔10内进行加热,可以防止先注入的熔融塑料成型,熔融塑料注塑完成后电加热棒8停止工作,通过进水管4可以对冷却水腔7内注入冷却水,通过冷却水可以对成型模腔10内的PP胶圈冷却成型,在八个成型模腔10的作用下一次可以成型八个PP胶圈,能够提高PP胶圈的生产效率。
[0021]实施例二
[0022]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PP胶圈注塑成型模具,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还包括:所述第二液压设备12安装在底板5的上端,第二液压设备12包括有液压杆,液压杆上安装有顶升杆11,顶升杆11的末端处安装有顶升板9,顶升板9形状
与成型模腔10形状一致,所述下模块6的下端开设有与成型模腔10连通的延伸孔15,顶升杆11位于延伸孔15内,顶升板9位于成型模腔10内,本技术中的第二液压设备12为公知设备,其工作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均属于常规手段或者公知常识,在此就不再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其需要或者便利进行任意的选配。
[0023]本实施例中,PP胶圈成型后,通过第一液压设备1工作可以使上模块3上升,从而可以进行开模,之后通过第二液压设备12工作可以使顶升杆11上升,顶升杆11上升可以带动顶升板9上升,上升的顶升板9可以将成型模腔10内的PP胶圈顶出,可以快速的取出成型的PP胶圈,之后在第二液压设备12的工作下使顶升板9回到原位。
[0024]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P胶圈注塑成型模具,包括底板(5)、下模块(6)和第二液压设备(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5)的上端安装有呈对称分布的支撑板(14),支撑板(14)的上端安装有顶板(2),所述顶板(2)的上端嵌入安装有呈对称分布的第一液压设备(1),第一液压设备(1)包括有液压杆,液压杆的末端安装有上模块(3),所述下模块(6)安装在支撑板(14)之间,下模块(6)上设置有成型模腔(10),成型模腔(10)共设有八个呈阵列分布,所述下模块(6)内嵌入安装有电加热棒(8),电加热棒(8)位于成型模腔(10)的外侧,所述第二液压设备(12)安装在底板(5)的上端,第二液压设备(12)包括有液压杆,液压杆上安装有顶升杆(11),顶升杆(11)的末端处安装有顶升板(9),顶升板(9)形状与成型模腔(10)形状一致。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心黄健明李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中达祥模具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