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试验材料恒温恒湿调节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2684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试验材料恒温恒湿调节箱,包括箱体、控制板、循环系统,第一加热系统、制冷系统、湿度系统、水箱、恒温箱;在箱体的一侧设置恒温箱腔体,恒温箱腔体内设置温度和湿度传感器并电连接至控制板,在箱体的另一侧设置控制板和循环系统,控制板电连接至循环系统;循环系统包括第一加热系统、制冷系统、湿度系统、水箱、进风泵、出风泵;在恒温箱的顶部设置进风口并通过管道连接至循环系统,管道上设置进风泵;本装置通过隔系统的统一协调成为一个循环系统,并通过超声波加湿器加湿,能够更好的控制恒温箱内的温湿度而且还能保持在进行加湿的时候温度变化跳动不大,也能实现温度调整时湿度的变化跳动不大。度调整时湿度的变化跳动不大。度调整时湿度的变化跳动不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试验材料恒温恒湿调节箱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设备
,特别是一种试验材料恒温恒湿调节箱。

技术介绍

[0002]恒温恒湿试验调节箱适应于光纤、LCD、晶体、PCB、电子、电器、食品、车辆、金属、化学、建材等行业。恒温恒湿试验箱主要是试验各种材料耐热、耐寒、耐干、耐湿性能及品管工程的可靠性测试等。可程式恒温恒湿试验箱是根据试验材料的不同,需要同时施加温度、湿度改变的恒温恒湿试验箱。在现有技术中,已经有很多成熟的一体式的恒温恒湿调节箱,如授权公告后为:CN 208082489 U,申请名称为:恒温恒湿箱的加湿装置和恒温恒湿箱,其公开了水箱,所述水箱内部中空形成可装水的容纳空间,水箱的箱壁开设有通连容纳空间的 进气口和出气口,出气口通过第一气管与恒温恒湿箱的箱体的内部空间通连; 风机,所述风机的进风口通过第二气管与所述箱体的内部空间通连,风机的出风口通 过第三气管与进气口通连; 超声波雾化器,所述超声波雾化器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工作时可对容纳空间内的水 进行雾化;以及 继电器,所述继电器通过导线将所述风机与超声波雾化器和恒温恒湿箱的控制系统电 连接,控制系统根据箱体所需的湿度以及内置于箱体的湿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湿度数据,通 过继电器控制超声波雾化器和风机工作与否。该装置采用超声波雾化器来替代加热雾化来作为湿度调控的添加设备,该装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湿度的调节,但是,由于雾化并并非加热雾化,而且是通过抽取箱体内的热气来作为输送混合气体重新进入箱体内。在该设备中,还存在以下的缺陷:抽取箱体内的热气对水雾进行加热必然会造成箱体内温度波动,如果是长久且大量的加湿必然造成箱体内的温度下降,如此就会影响恒温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试验材料恒温恒湿调节箱。
[0004]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试验材料恒温恒湿调节箱,包括箱体、控制板、循环系统,第一加热系统、制冷系统、湿度系统、水箱、恒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设置为一个方形箱体,在箱体的一侧设置恒温箱腔体,恒温箱腔体内设置温度和湿度传感器并电连接至控制板,控制板上设置有控制器;在箱体的另一侧设置控制板和循环系统,控制板电连接至循环系统;循环系统包括第一加热系统、制冷系统、湿度系统、水箱、进风泵、出风泵;第一加热系统设置为风加热系统并通过管道连接至进风泵和出风泵;制冷系统设置为风制冷系统并通过管道连接至进风泵和出风泵;湿度系统设置为除湿系统和加湿系统,两个系统独立设置,加湿系统设置为超声波加湿器,在超声波加湿器的出雾端通过管道连接至第一加热系统,所述除湿系统设置为干燥器除湿系统并通过管道连接至第一加热系统;在恒温箱的顶部设置进风口并通过管道连接至循环系统,管道上设置进风泵,恒温箱的中下部设置出风口并连接至循环系统,管道上设置出风泵。
[0005]作为优选的,所述超声波加湿器设置在水箱内。
[0006]作为优选的,在恒温箱内的底部设置第二加热系统。
[0007]作为优选的,在水箱的出雾端设置送汽泵,送汽泵通过管道连接至第一加热系统。
[0008]作为优选的,在制冷系统的设备表面设置有热交换系统,送汽泵上设置支路管路连接至制冷系统内的热交换系统,然后在连接至 第一加热系统。
[0009]作为优选的,在恒温箱的一侧设置泄气管,泄气管上设置有电磁阀并电连接至控制板。
[0010]作为优选的,在各连接管道的两端设置有电磁阀并电连接至控制板。
[0011]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装置通过隔系统的统一协调成为一个循环系统,并通过超声波加湿器加湿,能够更好的控制恒温箱内的温湿度而且还能保持在进行加湿的时候温度变化跳动不大,也能实现温度调整时湿度的变化跳动不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抽取箱体内的热气对水雾进行加热必然会造成箱体内温度波动,如果是长久且大量的加湿必然造成箱体内的温度下降,如此就会影响恒温系统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2]图1 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 为本技术的结构风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箱体(1)、控制板(2)、第一加热系统(3)、制冷系统(4)、湿度系统(5)、水箱(6)、恒温箱(7)、第二加热系统(8)、进风泵(9)、出风泵(10)、送汽泵(11)、泄气管(12)、除湿系统(51)、加湿系统(52)。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16]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18]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
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1]如图所示的一种试验材料恒温恒湿调节箱,包括箱体1、控制板2、循环系统,第一加热系统3、制冷系统4、湿度系统5、水箱6、恒温箱。在本装置中,所述箱体1设置为一个方形箱体,将所有的系统部件全部设置在箱体内形成一个整体。具体的,在箱体1的一侧设置恒温箱7腔体,该腔体就是实验样品的放置箱体,恒温箱7腔体内设置温度和湿度传感器并电连接至控制板2,控制板2上设置有控制器,如此就能实时检查恒温箱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试验材料恒温恒湿调节箱,包括箱体(1)、控制板(2)、循环系统,第一加热系统(3)、制冷系统(4)、湿度系统(5)、水箱(6)、恒温箱(7);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设置为一个方形箱体,在箱体(1)的一侧设置恒温箱(7)腔体,恒温箱(7)腔体内设置温度和湿度传感器并电连接至控制板(2),控制板(2)上设置有控制器;在箱体(1)的另一侧设置控制板(2)和循环系统,控制板(2)电连接至循环系统;循环系统包括第一加热系统(3)、制冷系统(4)、湿度系统(5)、水箱(6)、进风泵(9)、出风泵(10);第一加热系统(3)设置为风加热系统并通过管道连接至进风泵(9)和出风泵(10);制冷系统(4)设置为风制冷系统并通过管道连接至进风泵(9)和出风泵(10);湿度系统(5)设置为除湿系统(51)和加湿系统(52),两个系统独立设置,加湿系统(52)设置为超声波加湿器,在超声波加湿器的出雾端通过管道连接至第一加热系统(3),所述除湿系统(51)设置为干燥器除湿系统并通过管道连接至第一加热系统(3);在恒温箱(7)的顶部设置进风口并通过管道连接至循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普世利李春辉陶家富刘坤马玉华余昆勇李沁李丹张剑字柔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路信建筑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