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对流转子油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26114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向对流转子油道结构。所述双向对流转子油道结构包括转轴、平衡板、转子和轴承;所述平衡板分为左侧平衡板和右侧平衡板,所述左侧平衡板和右侧平衡板分别位于转子的两侧;所述轴承分为前轴承和后轴承,所述前轴承和后轴承分别设置在所述转轴的两端;所述转轴为空心轴,所述转轴上开设有集油槽,所述转子上开设有转子油道,所述转子油道与所述集油槽连通;所述转轴上开设有轴承油道。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双向对流转子油道结构具有可以对转子进行双向对流冷却,提高了冷却效率,冷却效果好,同时,可以对轴承的两侧进行同步冷却,保证了轴承的使用寿命的优点。证了轴承的使用寿命的优点。证了轴承的使用寿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对流转子油道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冷
,尤其涉及一种双向对流转子油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市场对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性能需求不断提高,对电驱动系统要求的体积和功率密度也越来越高,也就是需要动力系统结构能够尽量的紧凑且轻巧,所以市场目前均在主推电机+减速器+控制器三个单元集成的“三合一”产品结构。而传统的水冷方案,无法直接冷却热源,存在热阻。所以从电机绕组到水冷机壳,存在温度梯度。绕组无法直接冷却,导致温度堆积,形成局部热点。
[0003]专利文件,公开号(CN112421833B)一种油冷转子结构,包括转轴、第一转子压板、第二转子压板、转子铁芯、前轴承、后轴承;转轴内部有盲孔,盲孔前端开有第一导油槽,连通盲孔内部与轴承挡;转子铁芯上设有去重孔;第一转子压板内设有聚油槽,开有通油孔,通油孔的开孔位置覆盖到去重孔位置;第二转子压板的内侧开有向外圆周边缘发散的第二导油槽;冷却油液从电驱动的后端盖进入转轴内部,形成第一分油道和第二分油道;冷却油液受到离心力由聚油槽和通油孔进入去重孔,从第二导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对流转子油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平衡板、转子和轴承;所述平衡板分为左侧平衡板和右侧平衡板,所述左侧平衡板和右侧平衡板分别位于转子的两侧;所述轴承分为前轴承和后轴承,所述前轴承和后轴承分别设置在所述转轴的两端;所述转轴为空心轴,所述转轴上开设有集油槽,所述转子上开设有转子油道,所述转子油道与所述集油槽连通;所述转轴上开设有轴承油道,所述轴承油道与所述集油槽连通,所述轴承油道与所述轴承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对流转子油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油道分别为油道一、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仁宏胡春红崔嵘熊小秀张威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商贸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