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源网荷储一体化新能源汇集站的稳定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92428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源网荷储一体化新能源汇集站的稳定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新能源执行站稳定控制装置保留原采集站内集电线路的功能;步骤2、在风电场新能源执行站端加装新能源调节控制设备,用于对含光伏、负荷、储能的可调量的综合采集与控制;步骤3、通过增加的新能源调控设备,实现多类型新能源的柔性调控;在不改变稳定控制已有框架的基础上,增加新能源调控设备,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协调控制,同时满足电网稳定控制的需求。同时满足电网稳定控制的需求。同时满足电网稳定控制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源网荷储一体化新能源汇集站的稳定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源网荷储一体化新能源汇集站的稳定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加强储能规模化布局应用体系建设,积极推动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构建模式,灵活发展用户侧新型储能,提升用户供电可靠性及用能质量;加强源网荷储协调调度,探索源网荷储安全共治机制,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随着储能设备在新能源场站占比的日益提升,新能源集电线不再纯粹是上网的新能源发电量,也有可能是储能、光伏、风电的复合体;另一方面,随着储能设备在新能源场站的大量投入,带地区负荷供电的可靠性已大为增加,大量低压用户负荷可能由新能源发电直接供电,传统电网稳定控制中直接切相对高电压等级的集电线路的方法已经不适用,可能导致储能设备不能充分发挥其本身效应,也可能导致部分负荷失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源网荷储一体化新能源汇集站的稳定控制方法,在不改变稳定控制已有框架的基础上,增加快速调节功能控制单元,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协调控制,同时满足电网稳定控制的需求。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源网荷储一体化新能源汇集站的稳定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6]步骤1、新能源执行站稳定控制装置保留原采集站内集电线路的功能;
[0007]步骤2、在风电场新能源执行站端加装新能源调节控制设备,用于对含光伏、负荷、储能的可调量的综合采集与控制;
[0008]步骤3、通过增加的新能源调控设备,实现多类型新能源的柔性调控。
[0009]所述集电线路的功能包括:
[0010]可切量:可直接切除的集电线路,包括不含负荷直供、储能的风电上网集电线路,调节性能不好或者不支持功率快速调节的光伏并网线路,新能源场站的稳定控制装置将容量汇总后记为Pkq;
[0011]可调量:支持功率快速调节、可替代直接切除的容量总调节替代量记为Pkt,Pkt由新能源调控设备计算并发送至新能源执行站稳控装置;含直供负荷的集电线允许参与第二类可调量的统计,但不允许直接被切除;
[0012]不可控量:含直供负荷的且不具备快速调节能力的集电线路,设置为不可控容量。
[0013]在风电场新能源执行站端加装新能源调节控制设备,用于对含光伏、负荷、储能的可调量的综合采集与控制包括:
[0014]站内光伏发电从当前功率快速调节到10%额定功率的可调量统计,记为Pkt_pv;
[0015]设站内含储能单元的集电线1~n,每个储能单元运行功率为Pst_n,可快速充电能
力为Pst_max,则选择的可调量为Pkt_st0_n;为了确保直供负荷和储能单元共线的间隔在调节后不能导致集电线下网方向过载,设直供负荷为Pfh_n,集电线过载能力极限为Pt_n,因此站内储能单元的可调量约束为Pkt_st;
[0016][0017]站内的可调量总统计为:Pkt=Pkt_pv+Pkt_st。
[0018]通过增加新能源调控设备,实现多类型新能源的柔性调控方法包括:新能源调控设备上送总调节替代量Pkt到新能源执行站装置,新能源执行站装置与可切量汇总后上送新能源控制子站装置;其中可调量作为一个总量上送,可切量将可切集电线的容量分为分批上送。
[0019]通过增加新能源调控设备,实现多类型新能源的柔性调控方法包括:新能源控制子站统计各个新能源执行站装置的可调可切量,首先在各站的可调量进行分配,不足部分考虑在各个新能源场站按照轮次轮切,保证每个场站切新能源的公平与有效性。
[0020]通过增加新能源调控设备,实现多类型新能源的柔性调控方法包括:新能源执行站稳控装置接收到控制子站发送的命令后,可调量转发至新能源调控设备执行,切集电线轮次命令在新能源执行站就地执行。
[0021]通过增加新能源调控设备,实现多类型新能源的柔性调控方法包括:新能源调控设备收到调控命令后,优先利用储能的快速调节能力,再考虑光伏的快调能力,直至满足控制量大于上级站发送的调节命令。
[0022]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
[0023]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源网荷储一体化的新能源汇集站的稳定控制方法,在不改变稳定控制已有框架的基础上,增加新能源调控设备,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协调控制,同时满足电网稳定控制的需求。
[0024]本专利技术针对源网荷储一体化汇集站的稳定控制,在确保实现电网稳定控制的功能外,还具备:
[0025](1)保障了新能源发电的最优化控制,减小发电设备被动停机带来的损失;
[0026](2)充分利用站内储能单元和光伏发电的快速调节能力,避免调节单元被误切除或发挥不了应有的功效。
[0027](3)保障了汇集站直供负荷的供电可靠性,减小负荷损失;提升了储能设备的有效利用率;
[0028](4)在保留系统原有功能的基础上通过最小化改造,减少了系统升级成本,提升了稳定控制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方法流程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控制子站的切新能源分配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传统新能源场站稳定控制的系统结构为:上级稳控系统与新能源控制子站连接;
新能源控制子站与新能源执行站连接。
[0032]基本功能包括:安装在汇集站的新能源控制子站接收上级稳控系统的控制命令后,按照各新能源执行站的优先级或分配权重分配切机容量,各新能源执行站收到命令后直接切除指定的集电线路。
[003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源网荷储一体化新能源汇集站的稳定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
[0034]1、新能源执行站稳定控制装置保留原采集站内所有集电线路的功能,并将其分为三类:
[0035](1)可切量:可直接切除的集电线路,如不含负荷直供、储能的风电上网集电线路,调节性能不好或者不支持功率快速调节的光伏并网线路等,新能源场站的稳定控制装置将其容量汇总后记为Pkq;
[0036](2)可调量:支持功率快速调节、可替代直接切除的容量总调节替代量记为Pkt,Pkt由新能源调控设备计算并发送至新能源执行站稳控装置;含直供负荷的集电线允许参与第二类可调量的统计,但不允许直接被切除。
[0037](3)不可控量:含直供负荷的且不具备快速调节能力的集电线路,设置为不可控容量。
[0038]2、在风电场新能源执行站端加装新能源调节控制设备,主要用于对含光伏、负荷、储能的可调量的综合采集与控制。主要包括:
[0039](1)站内光伏发电从当前功率快速调节到10%额定功率的可调量统计,记为Pkt_pv;
[0040](2)设站内含储能单元的集电线1~n,每个储能单元运行功率为Pst_n,可快速充电能力为Pst_max,则可选择的可调量为Pkt_st0_n;为了确保直供负荷和储能单元共线的间隔在调节后不能导致集电线下网方向过载,设直供负荷为Pfh_n,集电线过载能力极限为P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源网荷储一体化新能源汇集站的稳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新能源执行站稳定控制装置保留原采集站内集电线路的功能;步骤2、在风电场新能源执行站端加装新能源调节控制设备,用于对含光伏、负荷、储能的可调量的综合采集与控制;步骤3、通过增加的新能源调控设备,实现多类型新能源的柔性调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源网荷储一体化新能源汇集站的稳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电线路的功能包括:可切量:可直接切除的集电线路,包括不含负荷直供、储能的风电上网集电线路,调节性能不好或者不支持功率快速调节的光伏并网线路,新能源场站的稳定控制装置将容量汇总后记为Pkq;可调量:支持功率快速调节、可替代直接切除的容量总调节替代量记为Pkt,Pkt由新能源调控设备计算并发送至新能源执行站稳控装置;含直供负荷的集电线允许参与第二类可调量的统计,但不允许直接被切除;不可控量:含直供负荷的且不具备快速调节能力的集电线路,设置为不可控容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源网荷储一体化新能源汇集站的稳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风电场新能源执行站端加装新能源调节控制设备,用于对含光伏、负荷、储能的可调量的综合采集与控制包括:站内光伏发电从当前功率快速调节到10%额定功率的可调量统计,记为Pkt_pv;设站内含储能单元的集电线1~n,每个储能单元运行功率为Pst_n,可快速充电能力为Pst_max,则选择的可调量为Pkt_st0_n;为了确保直供负荷和储能单元共线的间隔在调节后不能导致集电线下网方向过载,设直供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覃峰安甦刘明顺贺先强苏华英王寅王国松朱灵子蒲清昕陈锐吴应双曹杰张丹范翔张青青焦进陈俊全陈胜姚刚代江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