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制板材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92425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竹制板材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竹片处理;S2浸泡:将竹片采用温度为12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制板材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竹制模板生产
,特别是一种竹制板材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板材在生活和工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特别是现在对家居和装饰环境上的应用尤为突出,现有的板材有实木板、颗粒板等,均是通过胶粘热压而成,各有优缺点,同时也有采用竹制板材作为装饰材料,竹制板材是一种环保材料,但是现有的竹制板材采用胶粘压制而成,结构强度不够,使用过程中容易吸水开裂,在南方用于家居装饰墙板其表面设置疏水层,回南天又容易出现水珠,影响居住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在强度高和耐久性能好,能避免表面凝聚水珠的竹制板材制作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竹制板材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竹片处理:将毛竹制成竹片,并去除竹片上的竹青、竹黄和毛刺;S2浸泡:将竹片采用温度为125

135℃的硅酸钠水溶液浸泡24

72h;S3固化:将浸泡后的竹片沥干水份,并通过功率为500

2000W微波处理加热2

10min固化;S4热压成型:将固化后的竹片堆叠整齐,采用主压11

15Mpa,侧压7

8Mpa,控制温度110

160℃进行热压保持190

300s,胶粘热压完成后降温至常温形成竹板坯体;S5干燥:采用功率为300

800W微波对冷却后的竹板坯体进行干燥,干燥温度控制在45

75℃;S6切割成型:将干燥后的竹板切割成所需的尺寸,并对其表面进行打磨抛光即可。
[0005]本方案的优点在于,将竹片通过硅酸钠浸泡,使硅酸钠充分渗入到竹片的竹纤维中,经过微波加热固化,使得硅酸钠与竹片纤维结构融为一体,竹片致密度更高,填补了竹片内部结构的孔隙,使竹材的结构更加坚固和耐久,此外,硅酸钠还能够使得竹材具有防火性能;利用微波技术对竹材进行加工,可以使得竹材的结构更加均匀和致密,强度更高,同时还能提高其防水性能和防腐性能;另外,通过热压,利用高温和高压将竹片加工成板材,进一步使板材的结构更加紧密,强度更高,同时也可以提高其抗水性能,不易吸水开裂,热压技术可以在竹制板材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疏水层,能够有效防止吸水和出现水珠;竹材中的一些成分会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使得竹材的结构更加均匀,强度更高,解决了竹板开了的问题。
[0006]进一步,所述主压采用三阶段增压,第一阶段用0.1 Mpa/s的增压速度增压至5Mpa,并持压20

30s;第二阶段采用0.05Mpa/s的增压速度增压至8Mpa,并持压30

50s;第三阶段采用0.1Mpa/s的增压速度增压至10

12Mpa,并持压200

240s。
[0007]优选地,第一阶段用0.1 Mpa/s的增压速度增压至5Mpa,并持压25s;第二阶段采用
0.05Mpa/s的增压速度增压至8Mpa,并持压45s;第三阶段采用0.1Mpa/s的增压速度增压至11Mpa,并持压220s。采用第一阶段增压,能够将竹片内部为完全固化多余的硅酸钠以及水份进行挤压排出,并能使竹片吸收的硅酸钠保留在竹片内,并填充整个竹片的孔隙,使竹材的结构更加均匀和致密,然后采用第二阶段对竹片施压,通过胶粘使竹片开始紧密粘合,并且竹片外表面经过固化不受第一阶段增压排出的硅酸钠溶液和水份的影响,胶粘牢固,第三阶段,用于竹片粘接定位,避免热压后的竹板出现回弹影响竹板的结构。
[0008]进一步,所述硅酸钠水溶液的浓度为2

10mol/L。优选地,硅酸钠水溶液的浓度为3

7mol/L;更优地,硅酸钠水溶液的浓度为3/4/5mol/L,便于保证竹片能够足够的吸附硅酸钠水溶液,同时避免水溶液的粘度过大影响竹片的对硅酸钠的吸收,还能提高竹片内有机物质的释放,避免存留在竹片中影响其使用寿命。
[0009]进一步,在步骤S5中,干燥时间为24

48h。优选地,干燥时间为36

45h;更优地,干燥时间为40/42/43h;便于保证干燥的效果和竹板的质量。
[0010]进一步,在步骤S4中通过风冷进行降温,便于保证竹板的质量,避免冷却速度过快而出现变形。
[0011]进一步,所述竹片的厚度为0.2

0.7cm,能缩短浸泡的时间,缩短竹片对硅酸钠的吸收时间,提高竹片内部有机物的浸出速率,进一步,所述竹板的厚度为1.5

4cm,保证竹板的结构强度。
[0012]进一步,在步骤S3中,固化温度为150

198℃,提高固化的效果,保证竹片表面的硅酸钠和竹片内部分的硅酸钠能够固化。
[0013]进一步,所述打磨抛光后在竹板的上下表面胶粘饰面板,采用5

10Mpa,控制温度90

98℃进行热压保持180

280s。饰面板具有疏水、防火、耐火的功能,进一步的提升竹板的防水、耐久性;优选地,采用6/7Mpa,控制温度94/95℃进行热压保持200/260s,便于包装饰面板与竹板的粘合,避免出现缝隙,进一步的降低竹板开裂。
[0014]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特点:采用竹片浸泡硅酸钠,然后通过微波固化、热压、微波干燥的处理工艺,使得竹板的内部结构得到强化,被硅酸钠填充并固化使竹板的结构更加均匀和致密高,从而使竹板的结构强度得到提高和耐久性能好,硅酸钠固化后能避免表面凝聚水珠,并在竹板的表面设置饰面板,进一步的提高了竹板的防水、耐久性,降低了竹板的开裂。
[0015]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详细结构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0016]图1

为本专利技术的竹板加工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实施例一如附图所示:一种竹制板材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竹片处理:将毛竹制成竹片,并去除竹片上的竹青、竹黄和毛刺;S2浸泡:将竹片采用温度为125

135℃的硅酸钠水溶液浸泡24

72h;竹片的厚度为0.2

0.7cm,能缩短浸泡的时间,缩短竹片对硅酸钠的吸收时间,提高竹片内部有机物的浸
出速率,竹板的厚度为1.5

4cm,保证竹板的结构强度;硅酸钠水溶液的浓度为2

10mol/L。优选地,硅酸钠水溶液的浓度为3

7mol/L;更优地,硅酸钠水溶液的浓度为3/4/5mol/L,便于保证竹片能够足够的吸附硅酸钠水溶液,同时避免水溶液的粘度过大影响竹片的对硅酸钠的吸收,还能提高竹片内有机物质的释放,避免存留在竹片中影响其使用寿命。
[0018]S3固化: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制板材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竹片处理:将毛竹制成竹片,并去除竹片上的竹青、竹黄和毛刺;S2浸泡:将竹片采用温度为125

135℃的硅酸钠水溶液浸泡24

72h;S3固化:将浸泡后的竹片沥干水份,并通过功率为500

2000W微波处理加热2

10min固化;S4热压成型:将固化后的竹片堆叠整齐,采用主压11

15Mpa,侧压7

8Mpa,控制温度110

160℃进行热压保持190

300s,胶粘热压完成后降温至常温形成竹板坯体;S5干燥:采用功率为300

800W微波对冷却后的竹板坯体进行干燥,干燥温度控制在45

75℃;S6切割成型:将干燥后的竹板切割成所需的尺寸,并对其表面进行打磨抛光即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制板材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压采用三阶段增压,第一阶段用0.1 Mpa/s的增压速度增压至5Mpa,并持压20

30s;第二阶段采用0.05Mpa/s的增压速度增压至8Mpa,并持压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祖起唐明宇李新功李贤军郝晓峰肖飞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阳明竹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