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林抗倒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1926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竹林抗倒支架,具体涉及支护支架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主支腿,所述主支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主连接杆,所述主支腿的外表面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辅支腿,所述辅支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辅连接杆和主连接杆,所述主连接杆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U型杆,所述U型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滑动板,通过推动辅支腿使滑动板在辅连接杆的内壁滑动可以调整主支腿与辅支腿之间的距离,推动U型杆可以使U型杆通过滑槽在主连接杆的内壁滑动调整固定板的位置便于对粗细不同的竹子进行固定。子进行固定。子进行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林抗倒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支护支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竹林抗倒支架。

技术介绍

[0002]竹子是一种非常坚韧的植物,可以用来种在庭院中当作装饰植物,也可以用来制作乐器、工艺品等,在竹子的生长过程中可能会由于风吹的影响导致长向偏移,因此需要使用抗倒支架将竹子进行支撑防止竹子倾倒。
[0003]专利技术人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传统的竹林抗倒支架是使用几根竹竿和木棍用铁丝连接架在竹子的外表面对竹子进行支撑,此类方式制成的支架容易散架且支撑结构不稳定无法对很高的竹子进行支撑。
[0004]为了解决传统的竹林抗倒支架是使用几根竹竿和木棍用铁丝连接架在竹子的外表面对竹子进行支撑,此类方式制成的支架容易散架且支撑结构不稳定无法对很高的竹子进行支撑的问题,现有技术是采用金属架将竹子围住并使用固定板将竹子进行固定支撑,但是金属架上的固定板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无法很好地对不同粗细大小的竹子进行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为解决金属架将竹子围住并使用固定板将竹子进行固定支撑,但是金属架上的固定板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无法很好地对不同粗细大小的竹子进行固定的问题所提出一种竹林抗倒支架。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竹林抗倒支架,包括主支腿,所述主支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主连接杆,所述主支腿的外表面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辅支腿,所述辅支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辅连接杆和主连接杆,所述主连接杆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U型杆,所述U型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
[0007]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推动辅支腿使滑动板在辅连接杆的内壁滑动可以调整主支腿与辅支腿之间的距离,推动U型杆可以使U型杆通过滑槽在主连接杆的内壁滑动调整固定板的位置便于对粗细不同的竹子进行固定。
[0008]优选的,所述辅连接杆的外表面开设有矩形槽,所述滑动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环。
[0009]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滑动板在辅连接杆的内壁滑动时第一螺纹杆会在矩形槽的内壁滑动避免对滑动板的移动造成影响,转动螺纹环可以使螺纹环在第一螺纹杆的外表面移动压紧在辅连接杆的外表面将滑动板的位置固定。
[0010]优选的,所述主连接杆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表面与U型杆的内壁螺纹连接。
[0011]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转动第二螺纹杆可以使U型块在第二螺纹杆的外表面移动调整固定板的位置并固定。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圆柱块,所述圆柱块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凸块。
[0013]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转动圆柱块可以更方便地控制第二螺纹杆转动,通过凸块使得转动圆柱块时不易手滑。
[0014]优选的,所述主支腿和辅支腿的外表面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在主支腿和辅支腿的内壁滑动,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矩形杆。
[0015]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推动支撑杆可以使支撑杆在主支腿和辅支腿的内壁滑动改变支撑杆与主支腿、支撑杆与辅支腿整体的长度调整固定板的高度位置对竹子的不同高度位置进行固定。
[0016]优选的,所述主支腿和辅支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矩形板,所述矩形板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三螺纹杆,所述第三螺纹杆的外表面与矩形杆的内壁螺纹连接。
[0017]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转动第三螺纹杆可以使矩形杆在第三螺纹杆的外表面移动控制支撑杆在主支腿和辅支腿的内壁滑动并固定高度位置。
[0018]优选的,所述第三螺纹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为L形杆。
[0019]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推动L形推杆可以更方便地控制第三螺纹杆转动。
[0020]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1]通过推动辅支腿使滑动板在辅连接杆的内壁滑动可以调整主支腿与辅支腿之间的距离,推动U型杆可以使U型杆通过滑槽在主连接杆的内壁滑动调整固定板的位置便于对粗细不同的竹子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主支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主连接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固定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技术支撑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1、主支腿;2、调节装置;3、升降装置;4、主连接杆;5、辅连接杆;6、固定板;7、辅支腿;21、滑动板;22、第一螺纹杆;23、螺纹环;24、U型杆;25、第二螺纹杆;26、圆柱块;27、凸块;28、滑槽;29、矩形槽;31、支撑杆;32、矩形杆;33、矩形板;34、第三螺纹杆;35、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竹林抗倒支架,包括主支腿1,主支腿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主连接杆4,主支腿1的外表面设置有调节装置2,调节装置2包括滑动板21,滑动板2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辅支腿7,辅支腿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辅连接杆5和主连接杆4,主连接杆4的内部开设有滑槽28,滑槽28的内壁滑动连接有U型杆24,U型杆2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通过推动辅支腿7使滑动板21在辅连接杆5的内壁滑动可以调整主支腿1与辅支腿7之间的距离,推动U型杆24可以使U型杆24通过滑槽28在主连接杆4的内壁滑动调整固定板6的位置便于对粗细不同的竹子进行固定。
[0029]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方案中:辅连接杆5的外表面开设有矩形槽29,滑
动板2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22,第一螺纹杆22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环23,滑动板21在辅连接杆5的内壁滑动时第一螺纹杆22会在矩形槽29的内壁滑动避免对滑动板21的移动造成影响,转动螺纹环23可以使螺纹环23在第一螺纹杆22的外表面移动压紧在辅连接杆5的外表面将滑动板21的位置固定。
[0030]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方案中:主连接杆4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25,第二螺纹杆25的外表面与U型杆24的内壁螺纹连接,转动第二螺纹杆25可以使U型块在第二螺纹杆25的外表面移动调整固定板6的位置并固定,第二螺纹杆2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圆柱块26,圆柱块26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凸块27,转动圆柱块26可以更方便地控制第二螺纹杆25转动,通过凸块27使得转动圆柱块26时不易手滑。
[0031]参照图1、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方案中:主支腿1和辅支腿7的外表面设置有升降装置3,升降装置3包括支撑杆31,支撑杆31在主支腿1和辅支腿7的内壁滑动,支撑杆3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矩形杆32,推动支撑杆31可以使支撑杆31在主支腿1和辅支腿7的内壁滑动改变支撑杆31与主支腿1、支撑杆31与辅支腿7整体的长度调整固定板6的高度位置对竹子的不同高度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林抗倒支架,包括主支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腿(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主连接杆(4),所述主支腿(1)的外表面设置有调节装置(2),所述调节装置(2)包括滑动板(21),所述滑动板(2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辅支腿(7),所述辅支腿(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辅连接杆(5)和主连接杆(4),所述主连接杆(4)的内部开设有滑槽(28),所述滑槽(28)的内壁滑动连接有U型杆(24),所述U型杆(2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林抗倒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连接杆(5)的外表面开设有矩形槽(29),所述滑动板(2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22),所述第一螺纹杆(22)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环(2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林抗倒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接杆(4)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25),所述第二螺纹杆(25)的外表面与U型杆(24)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嘉绮王昱博牟文正曹广包那拉禹青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