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象限分析的10kV及以下配网项目投资后评审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91813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象限分析的10kV及以下配网项目投资后评审评价方法。构建经济效益、运行效能两个维度共15项指标组成的后评审指标体系,通过数字化手段获取相关信息系统数据,区分正向指标、逆向指标并进行指标评分,运用考虑增量的m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象限分析的10kV及以下配网项目投资后评审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10kV及以下配网项目投资后评审评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象限分析的10kV及以下配网项目投资后评审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国家电网高度重视配电网的发展,加大配电网建设改造力度,大力推进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重点对山区县配电网网架薄弱、农村低电压等问题开展了专项规划建设工作。配网投资资金巨大,进行配网项目投资后评审是落实投资规范性、提升投资效率的重要环节。目前的项目投资后评审主要针对于220

35kV电网的单个项目,对于10kV及以下配电网项目投资后评审缺乏有效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象限分析的10kV及以下配网项目投资后评审评价方法,首先构建经济效益、运行效能两个维度共15项指标组成的后评审指标体系,通过数字化手段获取相关信息系统数据,区分正向指标、逆向指标进行指标评分,运用考虑增量的min

max法对所有15项指标进行综合评分,通过指标归一化,解决不同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象限分析的10kV及以下配网项目投资后评审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经济效益、运行效能两个维度共15项指标组成的后评审指标体系,通过数字化手段获取相关信息系统数据,区分正向指标、逆向指标并进行指标评分,运用考虑增量的min

max法对15项指标进行综合评分,通过指标归一化,解决不同指标在数值单位、方向和离散度上存在的差异,运用CRITIC权重法对评分进行客观赋权,并结合Delphi法进行修正,最后根据经济效益、运行效能综合得分情况,将各城市配网投资后评审结果分布于基于四象限图的配电网投资评价策略矩阵中,形成预警和改进建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象限分析的10kV及以下配网项目投资后评审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评审指标体系包括经济效益评估指标和运行效能评估指标;其中,(1)经济效益评估指标分别为:配网单位资产售电量、配网单位投资新增电量、配网资产收益率、配网工程造价水平、配网单位资产运行维护费比率、投资偏差率;(2)运行效能评估指标分别为:低电压台区比例、台区综合线损率、10kV线路N

1通过率、10kV线路百公里故障率、10kV配变负载率、10kV线路负载率、供电可靠率、用户报修率、频繁停电台区比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象限分析的10kV及以下配网项目投资后评审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分正向指标、逆向指标并进行指标评分,运用考虑增量的min

max法对15项指标进行综合评分的具体方式如下:1)区分正向指标、逆向指标:正向指标分别为:配网单位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尔晗卢章芳林荣聪倪识远杨屹洲肖吉良吴桂联李衍川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综合服务中心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