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输送泵管楼层洞口预留和固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91557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输送泵管楼层洞口预留和固定系统,包括预留装置和限位缓冲装置;所述预留装置包括锥形体、预留筋、边框和连接销;限位缓冲装置包括限位框、箍片、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弹簧;限位框的内侧固定有倾斜的固定板,固定板上间隔固定有第一连接板,箍片外侧固定有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适配嵌套,并通过销轴连接,在内侧的连接板上设置有比销轴大的调节孔;弹簧布置在固定板与箍片之间;限位框的两侧向外延伸有限位片,其中一个限位片顶靠在预留洞口的一侧,另一限位片通过楔块紧固在预留洞口的另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整体与洞口的接触点位少,且接触点位均具有一定的抵抗消能结构,减少了管道振动对楼板的影响。振动对楼板的影响。振动对楼板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输送泵管楼层洞口预留和固定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输送泵管楼层洞口预留和固定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结构工程施工中砼输送泵立管在穿过楼层时,立管通常为立式摆放,会产生较强的震动,影响混凝土的输送效率,目前混凝土输送泵的楼层洞口预留及固定有诸多不宜。洞口预留多采用预留底筋切断或者不预留钢筋后期封堵时植筋等形式,这种做法不满足洞口加强及钢筋连接要求,存在质量隐患。
[0003]楼层固定大多采用方木塞堵浪费大量的材料,塞堵完成后泵管震动通过方木传递至固定的楼板,从而引起未达零期的楼板受到振动荷载,不利于结构安全。同时因施工期间混凝土遗撒等现象,导致塞堵方木被混凝土裹挟导致后期拆除需要大量的人工剔凿;在现有技术中如专利号为2022221071897的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砼输送泵立管穿楼层固定结构,预留洞口为方形,预留洞口中两边对称设置有斜坡面,预留洞口构成上宽下窄的漏斗状结构,还包括钢结构洞口固定楔子,预留洞口内砼输送泵立管两侧安装有钢结构洞口固定楔子,钢结构洞口固定楔子包括与斜坡面契合的契合斜坡面,钢结构洞口固定楔子靠近砼输送泵立管一侧对应开有圆弧口;这种结构采用固定楔子来填充预留洞口与管道之间的间隙,输送泵立管在振动时会将震动力传导给楼层,容易对楼层造成损伤,基于此,研究一种混凝土输送泵管楼层洞口预留和固定系统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输送泵管楼层洞口预留和固定系统,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混凝土输送泵管楼层固定偏差大、预留洞口不规范、泵管振动荷载容易对楼层造成损伤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输送泵管楼层洞口预留和固定系统,包括预留装置和限位缓冲装置;所述预留装置包括锥形体、预留筋、边框和连接销;所述预留筋的内端预留在楼板内,其中部区域折弯并沿预留洞口向外延伸,所述边框以预留筋为支撑结构,并倒扣在洞口外,在边框的内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片,所述锥形体的外周设置有第二连接片,锥形体套装在边框内,且第一连接片与第二连接片适配对接,所述连接销将第一连接片与第二连接片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限位缓冲装置包括限位框、箍片、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弹簧;所述限位框的内侧固定有倾斜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间隔固定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箍片呈与管道适配的弧形结构,其外侧固定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适配嵌套,并通过贯穿在销轴连接,在内侧的连接板上设置有比销轴大的调节孔;所述弹簧布置在固定板与箍片之间,并为箍片提供向内的推力;所述限位框的两侧向外延伸有限位片,其中一个限位片顶靠在预留洞口的一侧,另一限位片通过楔块紧固在预留洞口的另一侧。
[0006]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孔为扩大的圆孔或者为沿箍片径向延伸的扁孔结构。
[0007]进一步的,所述楔块包括顶座和楔子,所述顶座顶靠在限位框的侧面,所述顶座的上部设置有顶槽,楔子套装在顶槽内,并能沿顶槽推进,其上部顶靠在限位片的底部。
[0008]进一步的,所述楔子与顶槽之间的接触面上设置有单向的防退齿。
[0009]进一步的,箍片为四分之一圆弧片结构,其内侧槽体内设置有弹性片。
[0010]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框的外侧设置有防护框,所述防护框包括固定片、中防护片和侧防护片,所述固定片固定在限位框上,中防护片铰接在固定片上,中防护片之间通过侧防护片铰接连接,中防护片和侧防护片的内端交汇并形成管道夹持区。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均为封闭的框体结构,两连接框为适配套装结构。
[0012]进一步的,所述箍片设置有四个,两个箍片一组,所述限位框设置有两个,每个限位框上对称布置有两个固定板。
[0013]进一步的,作为一组的两个箍片之间通过弹性件连接在一起。
[0014]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框包括槽钢和角钢,所述槽钢的两个翼板形成所述限位片,所述角钢固定在槽钢的腹板上,并作为固定板的安装基础。
[0015]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用于对洞口进行预留的预留装置和当预留装置拆除后对管道进行缓冲限位的限位缓冲装置,其中预留装置通过预留钢筋作为限位基础,在边框的外侧预留有与预留筋适配的预留钢筋槽,两者适配限位确保边框处于稳固状态,同时利用实体的锥形体加固后,使整体结构稳定,为洞口预留提供组装式的结构,并在拆除后能够再次使用。
[0016]本专利技术中限位缓冲装置利用箍片对管道进行卡箍,该卡箍为分体式的卡箍方式,其能够接收管道的冲击荷载,卡箍受力后通过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的限位传导,首先克服弹簧的弹力,并迫使两连接片发生位移,并压缩弹簧,通过销轴将作用力传递给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与限位框和固定板为一体结构,并由该一体结构接收荷载,在结构上,限位框与预留洞口之间存在空隙,其连接通过限位框的限位片和楔块连接,与洞口的接触点位少,且接触点位均具有一定的抵抗消能结构,减少了管道振动对楼板的影响。
[0017]本专利技术通过洞口预留装置与限位缓冲装置的配套使用,解决了混凝土输送泵管楼层固定偏差大、预留洞口不规范、泵管振动荷载等问题的同时,对文明施工、材料节约、质量保证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洞口预留装置能够使洞口定位精准,预留钢筋槽能够使预留钢筋整齐统一符合要求,且洞口预留方正、美观;通过限位缓冲装置自身的位移限制和伸缩功能,在箍片卡紧泵管后,泵管产生的震动荷载经过压缩弹簧的压缩、拉伸使荷载能量削减,从而规避传统方木塞堵产生导致的楼板震动裂缝等影响结构安全的现象,固定装置防护板能够有效拦截遗撒混凝土对其他楼层的污染,同时造型大方、美观,符合文明施工要求。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预留和固定装置的组合使用状态图;图2为预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洞口预留装置剖面图;图4为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防护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1

1向剖面图;图7为图5中2

2向剖面图;图8为图6中3

3向剖面图;图9为图6中4

4向剖面图图10为图6中5

5向剖面图;图11为限位缓冲装置伸缩缓冲状态图;图12为限位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1的俯视图;图14为图11的正视图。
[0019]附图标记:1为管道,2为楼板,3为预留筋,4为边框,5为锥形体,6为预留洞口,7为连接销,8为预留钢筋槽,9为限位框,10为第一连接板,11为箍片,12为第二连接板,13为楔块,14为销轴,15为弹簧,16为防护板,161为固定片,162为中防护板,163为侧防护板,17为固定板,18为调节孔,19为连接螺栓,20为角钢,21为顶座,22为顶槽,23为楔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混凝土输送泵管楼层洞口预留和固定系统,属于建筑工程主体施工领域,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输送泵管楼层洞口预留和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预留装置和限位缓冲装置;所述预留装置包括锥形体、预留筋、边框和连接销;所述预留筋的内端预留在楼板内,其中部区域折弯并沿预留洞口向外延伸,所述边框以预留筋为支撑结构,并倒扣在洞口外,在边框的内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片,所述锥形体的外周设置有第二连接片,锥形体套装在边框内,且第一连接片与第二连接片适配对接,所述连接销将第一连接片与第二连接片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限位缓冲装置包括限位框、箍片、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弹簧;所述限位框的内侧固定有倾斜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间隔固定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箍片呈与管道适配的弧形结构,其外侧固定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适配嵌套,并通过贯穿在销轴连接,在内侧的连接板上设置有比销轴大的调节孔;所述弹簧布置在固定板与箍片之间,并为箍片提供向内的推力;所述限位框的两侧向外延伸有限位片,其中一个限位片顶靠在预留洞口的一侧,另一限位片通过楔块紧固在预留洞口的另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输送泵管楼层洞口预留和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孔为扩大的圆孔或者为沿箍片径向延伸的扁孔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输送泵管楼层洞口预留和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块包括顶座和楔子,所述顶座顶靠在限位框的侧面,所述顶座的上部设置有顶槽,楔子套装在顶槽内,并能沿顶槽推进,其上部顶靠在限位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良王孟李辉陈坤鹏张立伟龚抗潘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七局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