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日用陶瓷产品的自动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1115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工日用陶瓷产品的自动化设备,该自动化设备通过输浆泵将浆料经输浆管注入至成型模的内模上,使浆料从内模的边缘向下流至成型模的成型腔内,相较于普通倒料的方式而言,可实现精准倒料,避免浆料倒出至外模外,从而避免浪费。当成型腔内的浆料固化后,驱动缸带动输浆管相对机竖直向上移动,使第三管道带动成型模的内模相对成型模的外模向上移出,同时在限位件向上移动至限位槽的底部接触限位销时,可将限位销向上托起,以带动底模相对所述外模竖直向上移动,以将成型后的陶瓷产品向上托起,方便陶瓷产品脱模以及取出。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自动注浆和自动脱模,十分方便,有利于提高陶瓷产品的生产效率。产效率。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工日用陶瓷产品的自动化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陶瓷加工
,特别是指一种加工日用陶瓷产品的自动化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日用陶瓷一般是指饮食用陶瓷,也就是盘、碗、杯、碟等陶瓷制品。此类产品的生产大多是通过模具制作形成。例如201821978222.0 所公开的一种日用陶瓷加工用滚压机使用时需要将物料(即浆料)倒入左石膏铝模板和右石膏铝模板内部,但是由于滚压头以推至左石膏铝模板和右石膏铝模板之间,因此实际上物料是需要从左石膏铝模板、右石膏铝模板和滚压头之间的间隙倒入,且该间隙实际上相当于是日用陶瓷产品成型后的和厚度,此厚度较薄,一般在3~5mm,可见要在3~5mm的间隙内精准地倒入物料而不使物料洒漏是无法完成的,容易导致物料从左石膏铝模板和右石膏铝模板外漏出,因此容易导致物料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加工日用陶瓷产品的自动化设备。
[0004]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加工日用陶瓷产品的自动化设备,其中,该自动化设备包括有:
[0006]机座,所述机座上的平面设置让位孔,机座上在所述让位孔的一侧固定支撑架;
[0007]成型模,所述成型模包括内模、外模和底模,所述外模固定至所述机座并对应在所述让位孔,所述底模覆盖所述外模的底面,所述内模设置在所述外模内之后,所述内模、所述外模和所述底模之间的空隙形成用于成型陶瓷产品的成型腔;
[0008]输浆泵,所述输浆泵用于输出浆料,并且输浆泵固定至所述机座内;
[0009]输浆管,所述输浆管包括第二管道和分别固定第二管道两端的第一管道和三管道,所第三管道穿过所述支撑架的一端后固定至所述内模,所述第一管道穿过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后连接至所述输浆泵的输出端,使所述输浆泵通过所述输浆管将浆料输送至所述内模上,并渗漏至所述成型腔;
[0010]驱动缸,所述驱动缸带动所述输浆管相对所述机座竖直上下的移动,并且带动所述内模和所述底模相对所述外模竖直上下的移动。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内模上端的边缘设置凸起的挡料环,所述挡料环设置贯穿的第一渗料孔,所述第三管道连接至所述内模一端的环面设置第二渗料孔,所述输浆泵输送的浆料从所述第二渗料孔输出至所述挡料环内,再将所述第一渗料孔向下流入所述成型腔内。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管道在所述机座内的一端还固定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远离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设置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为竖向的条形孔,所述底模的底部固定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侧面固定限位销,所述限位销穿入所述限位孔。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模底面敞口处的内壁设置一圈限位台阶,所述底模适配嵌在该限位台阶内;所述传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件,所述限位销固定至所述连接件的一端,所述连接件上还固定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拉伸的弹性作用力将所述底模向下拉至嵌在所述限位台阶上。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缸具有伸缩移动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和所述第一管道固定连接,使所述驱动缸带动所述输浆管相对所述机座竖直上下的移动。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机座上在所述让位孔外环形的分布若干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螺旋连接固定螺栓,所述外模的侧面环形的分布若干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贯穿的连接孔,各所述连接座和各所述连接部一一对应,且各所述固定螺栓分别穿过各所述连接孔后顶紧在所述外模的侧面。
[0016]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通过输浆将浆料经输浆管注入至内模上,使浆料从内模的边缘向下流至成型腔内,使浆料在成型腔内固化而形成陶瓷产品,由此可见,相较于普通倒料的方式而言,可实现自动化的精准倒料,十分方便,有利于提高陶瓷产品的生产效率,并且可避免浆料倒出至外模外,从而避免浪费。
[0017]另外,当成型腔内的浆料固化后,驱动缸带动输浆管相对机座竖直向上移动,使第三管道带动内模相对外向上移出外模内,同时在限位件向上移动至限位槽的底部接触限位销时,可将限位销向上托起,以带动底模相对所述外模竖直向上移动,以将成型后的陶瓷产品向上托起,方便陶瓷产品脱模。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在内模移动至外模之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的状态中,限位件、传动杆和底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1 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成型模中,内模移动至外模之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在内模移出外模之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图5的状态中,限位件、传动杆和底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图5 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成型模中,内模移出外模之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7]以下,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8]此外,本申请中,“上”“下”等方位术语是相对于附图中的部件示意置放的方位来定义的,应当理解到,这些方向性术语是相对的概念,它们用于相对于的描述和澄清,其可
以根据附图中部件所放置的方位的变化而相应地发生变化。
[0029]本技术所揭示的是一种加工日用陶瓷产品的自动化设备,如附图1和2所示,该自动化设备包括机座1、成型模2、输浆泵4、输浆管3和驱动缸5。其中,机座1上的平面设置让位孔101,成型模2对应设置在让位孔101上,机座1上在让位孔101的一侧固定支撑架11,输浆管3连接在支撑架11,输浆泵4和驱动缸5均设置在机座1内,且输浆泵4用于输出浆料。
[0030]如附图4所示,成型模2包括内模22、外模21和底模23,其中,底模23覆盖外模21的底面,当内模22设置在外模21内之后,内模22、外模21和底模23之间的空隙形成用于成型陶瓷产品的成型腔201。
[0031]外模21固定至所述机座1并对应在所述让位孔101,其固定方式为如附图4和8所示,机座1上在让位孔101外环形的分布若干连接座61,连接座61固定在机座1上,并且连接座61螺旋连接固定螺栓62;外模21的侧面环形的分布若干连接部211,连接部211设置贯穿的连接孔(附图未标识);固定外模21时,将外模21放置在让位孔101上,再将各连接座61和各连接部211一一对应,且各固定螺栓62分别穿过各连接孔后顶紧在外模21的侧面,以此通过各固定螺栓62在外模21的外环面将其顶紧,即可使外模21固定,之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工日用陶瓷产品的自动化设备,其中,该自动化设备包括有:机座,所述机座上的平面设置让位孔,机座上在所述让位孔的一侧固定支撑架;成型模,所述成型模包括内模、外模和底模,所述外模固定至所述机座并对应在所述让位孔,所述底模覆盖所述外模的底面,所述内模设置在所述外模内之后,所述内模、所述外模和所述底模之间的空隙形成用于成型陶瓷产品的成型腔;输浆泵,所述输浆泵用于输出浆料,并且输浆泵固定至所述机座内;输浆管,所述输浆管包括第二管道和分别固定第二管道两端的第一管道和三管道,所第三管道穿过所述支撑架的一端后固定至所述内模,所述第一管道穿过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后连接至所述输浆泵的输出端,使所述输浆泵通过所述输浆管将浆料输送至所述内模上,并渗漏至所述成型腔;驱动缸,所述驱动缸带动所述输浆管相对所述机座竖直上下的移动,并且带动所述内模和所述底模相对所述外模竖直上下的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日用陶瓷产品的自动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上端的边缘设置凸起的挡料环,所述挡料环设置贯穿的第一渗料孔,所述第三管道连接至所述内模一端的环面设置第二渗料孔,所述输浆泵输送的浆料从所述第二渗料孔输出至所述挡料环内,再从所述第一渗料孔向下流入所述成型腔内。3.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昆冠林昆佳林昆贤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德化县福德丰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