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电磁兼容功能的光伏逆变器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1067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电磁兼容功能的光伏逆变器壳体,包括箱体和上盖,所述箱体具有开放的上敞口端,所述上盖固定连接于所述箱体上以将所述上敞口端封闭,所述光伏逆变器壳体还包括多个能够导电且弹性变形的弹片,每个所述弹片包括卡勾部、抵接部及位于所述卡勾部和所述抵接部之间的弯折部,所述箱体和所述上盖装配后,所述卡勾部卡在所述箱体上并和所述箱体接触导通,所述抵接部和所述上盖的内表面抵紧接触并相互导通,所述弯折部具有复位以使所述抵接部抵压所述上盖的趋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光伏逆变器壳体在实现电磁兼容功能的同时,弹片不易脱落。弹片不易脱落。弹片不易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电磁兼容功能的光伏逆变器壳体


[0001]本技术属于光伏逆变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电磁兼容功能的光伏逆变器壳体。

技术介绍

[0002]光伏逆变器可以将光伏太阳能板产生的直流电或蓄电池组内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将光伏太阳能板的电量储存在蓄电池里,为负载供电,在户用储能系统中尤为常见。面对越来越复杂恶劣的电磁环境和户用储能的环保标准,光伏逆变器本身的电磁兼容性设计便显得愈发重要。电磁屏蔽结构设计相较于接地、搭接等方式,在电磁能量泄露和防止电磁能量干扰上的表现更加优秀。电磁屏蔽结构设计的原理是利用屏蔽体对电磁能量的发射、吸收和引导作用将屏蔽区域与其他区域分开。因此,切断电磁波的传播途径是电磁屏蔽设计的关键所在。
[0003]屏蔽壳体的形状对屏蔽效能的高低有明显影响,理论上全封闭的金属盒可以有最好的电场屏蔽效果,而实际使用的屏蔽体不可避免的存在各种接缝、孔洞等,这些便成了电磁能量泄露的主要途径。现有的光伏逆变器上盖与箱体之间在螺丝锁付后仍存在较长的缝隙,这种缝隙导致的电磁能量泄露极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已有设计在箱体和箱盖之间设置导电部件,箱体和箱盖相互固定之后,导电部件被压缩产生的压力作用在箱体和箱盖以保证电磁屏蔽效果,解决电磁不兼容的问题,但是所设置的导电部件存在易脱落,与箱体以及箱盖的连接不够稳固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的具有电磁兼容功能的光伏逆变器壳体。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具有电磁兼容功能的光伏逆变器壳体,包括箱体和上盖,所述箱体具有开放的上敞口端,所述上盖固定连接于所述箱体上以将所述上敞口端封闭,所述光伏逆变器壳体还包括多个能够导电且弹性变形的弹片,每个所述弹片包括卡勾部、抵接部及位于所述卡勾部和所述抵接部之间的弯折部,所述箱体和所述上盖装配后,所述卡勾部卡在所述箱体上并和所述箱体接触导通,所述抵接部和所述上盖的内表面抵紧接触并相互导通,所述弯折部具有复位以使所述抵接部抵压所述上盖的趋势。
[0007]优选地,所述箱体具有向上延伸的翻边,所述卡勾部形成有卡槽,所述箱体和所述上盖装配后所述翻边卡入所述卡槽内。
[0008]更优选地,所述卡槽具有面向下方的槽口,所述卡槽的下部的宽度小于所述卡槽的上部的宽度且小于所述翻边的壁厚,所述卡槽的上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翻边的壁厚。
[0009]优选地,所述弹片还具有自所述卡槽的所述槽口倾斜延伸的外扩导向部,以引导所述翻边进入所述卡槽内。
[0010]更优选地,所述弹片还具有自所述卡槽的槽壁倾斜延伸至所述卡槽内的倾斜卡紧部,所述翻边上设有限位槽,所述箱体和所述上盖装配后所述倾斜卡紧部插入所述限位槽内。
[0011]优选地,所述倾斜卡紧部和所述卡勾部一体成形,所述倾斜卡紧部自所述卡勾部中切割后向所述卡槽内弯折,所述卡勾部上形成有切割槽,所述倾斜卡紧部的一个侧边和所述切割槽的一个侧边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箱体和所述上盖装配前,所述抵接部具有10至30度的仰角;所述箱体和所述上盖装配后,所述抵接部水平设置。
[0013]更优选地,所述抵接部位于所述卡勾部的上方,所述弯折部倾斜延伸;所述弹片由所述抵接部、所述弯折部、一转角部及所述卡勾部及一外扩导向部依次相接构成,所述弹片由一金属薄板弯折及裁切形成。
[0014]优选地,所述箱体具有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及第四侧边,所述光伏逆变器壳体还包括竖向设置于所述箱体内并邻近所述第一侧边的钣金结构件,所述钣金结构件的上端部高于所述箱体的顶端,所述第二侧边、所述第三侧边及所述第四侧边上分别设置有一或多个所述弹片,所述箱体和所述上盖装配后,所述钣金结构件的上端部和所述上盖的内表面接触导通;所述箱体和所述上盖装配前,各所述弹片的所述抵接部高于所述钣金结构件。
[0015]优选地,所述箱体上设有对所述弹片进行定位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向下凹陷。
[0016]本技术采用以上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7]本技术的具有电磁兼容功能的光伏逆变器壳体,箱体和上盖装配后,抵接部水平设置并与上盖的内表面紧密接触,且弹片的卡勾部卡在箱体上,位于抵接部和卡勾部之间的弯折部因受到挤压发生弹性变形,弹片的安装较为牢固且不易松脱,充分保证了弹片、箱体和上盖之间紧密的金属间接触,弹片、箱体以及上盖之间相互导通,有效地避免了上盖和箱体在螺丝锁付后因存在较长缝隙而导致的电磁能量泄露,实现电磁兼容功能。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光伏逆变器壳体的一结构图,其中上盖未示出;
[0020]图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光伏逆变器壳体的另一结构图,其中上盖未示出;
[0021]图3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上盖的结构图;
[0022]图4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弹片的立体图;
[0023]图5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箱体和上盖装配后的局部示意图。
[0024]其中,
[0025]1、箱体;11、上敞口端;12、翻边;121、限位槽;13、第一侧边;14、第二侧边;15、第三侧边;16、第四侧边;17、钣金结构件;18、定位槽;2、上盖;3、弹片;311、卡槽;312、切割槽;32、抵接部;33、弯折部;34、外扩导向部;35、倾斜卡紧部;36、转角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互相结合。
[0027]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有电磁兼容功能的光伏逆变器壳体,包括箱体1、上盖2、多个能够导电且弹性变形的弹片3以及钣金结构件17,其中,钣金结构件17位于箱体1内右侧。
[0028]进一步地,箱体1具有开放的上敞口端11和向上延伸的翻边12,上盖2固定连接于箱体1的上方以将上敞口端11封闭。
[0029]参照图4所示,弹片3由一金属薄板弯折及裁切形成,具体地,弹片3的材料为牌号X10CrNi18

8、1Cr17Ni7或SUS301的不锈钢,或其他性能相近的弹性不锈钢。每个弹片3包括依次相接的抵接部32、弯折部33、转角部36、卡勾部及外扩导向部34。抵接部32位于卡勾部的上方,弯折部33倾斜延伸。
[0030]更进一步地,结合图4和图5所示,卡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电磁兼容功能的光伏逆变器壳体,包括箱体和上盖,所述箱体具有开放的上敞口端,所述上盖固定连接于所述箱体上以将所述上敞口端封闭,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逆变器壳体还包括多个能够导电且弹性变形的弹片,每个所述弹片包括卡勾部、抵接部及位于所述卡勾部和所述抵接部之间的弯折部,所述箱体和所述上盖装配后,所述卡勾部卡在所述箱体上并和所述箱体接触导通,所述抵接部和所述上盖的内表面抵紧接触并相互导通,所述弯折部具有复位以使所述抵接部抵压所述上盖的趋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逆变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具有向上延伸的翻边,所述卡勾部形成有卡槽,所述箱体和所述上盖装配后所述翻边卡入所述卡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逆变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具有面向下方的槽口,所述卡槽的下部的宽度小于所述卡槽的上部的宽度且小于所述翻边的壁厚,所述卡槽的上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翻边的壁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逆变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还具有自所述卡槽的所述槽口倾斜延伸的外扩导向部,以引导所述翻边进入所述卡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逆变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还具有自所述卡槽的槽壁倾斜延伸至所述卡槽内的倾斜卡紧部,所述翻边上设有限位槽,所述箱体和所述上盖装配后所述倾斜卡紧部插入所述限位槽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天雄吉飞洲宋云辉卢盈吴生闻
申请(专利权)人:爱士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