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尘卫衣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1044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尘卫衣面料,所述无尘卫衣面料由若干最小花型循环组成,所述最小花型循环包括9个横路,第1、4、7横路穿底纱,第2、5、8横路穿面纱,第3、6、9横路穿中间纱,所述底纱为纤维素纤维纱线,所述纤维素纤维纱线是通过气压流旋转聚束的方式把纤维素纤维像蚕束状形态成纱结合,然后再加捻合成股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纤维素纤维纱线通过气压流旋转聚束的方式把纤维素纤维像蚕束状形态成纱结合,然后再加捻合成股线,再做成卫衣底纱,能够解决卫衣掉纤维和抗起毛球的效果,且因为是纤维素纤维,即便是秋冬季节穿起来也不会起静电从而达到舒适的感觉。从而达到舒适的感觉。从而达到舒适的感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尘卫衣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
,具体涉及一种无尘卫衣面料。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进步,服装面料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新型的服装面料应运而生;与此同时,人们审美观价值观也在不断改变,对面料要求更加舒适,美观引人注目。而卫衣因其厚身有型保型性好,穿戴舒适等特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喜欢与认可,但普通卫衣仍不能满足消费者对其外观、舒适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尘卫衣面料,整齐度高,能够增强面料稳定性,观赏性强。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无尘卫衣面料,所述无尘卫衣面料由若干最小花型循环组成,所述最小花型循环包括9个横路,第1、4、7横路穿底纱,第2、5、8横路穿面纱,第3、6、9横路穿中间纱,每个横路包括3个编织位,所述底纱为纤维素纤维纱线,所述纤维素纤维纱线是通过气压流旋转聚束的方式把纤维素纤维像蚕束状形态成纱结合,然后再加捻合成股线。
[0006]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横路包括3个编织位。
[0007]进一步的,所述最小花型循环的第2、5、8横路的编织位均为成圈单元。
[0008]进一步的,所述最小花型循环的第3、6、9横路的编织位均为成圈单元。
[0009]进一步的,所述最小花型循环的第1横路的第一编织位为集圈单元,其他编织位为不编织单元;所述最小花型循环的第4横路的第二编织位为集圈单元,其他编织位为不编织单元;所述最小花型循环的第7横路的第一编织位为集圈单元,其他编织位为不编织单元。
[0010]进一步的,所述面纱为100%纯棉纱线,所述中间纱为聚酯纤维或100%纯棉纱线。
[0011]通过9个横路组成的最小花型循环编织组成的卫衣面料,能够增强面料稳定性,使得纹路特别整齐、服帖,观赏性高。
[0012]本技术一种无尘卫衣面料,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通过9个横路组成的最小花型循环编织组成的卫衣面料,能够增强面料稳定性,使得面料纹路特别整齐、服帖,观赏性高。本技术中的纤维素纤维纱线通过气压流旋转聚束的方式把纤维素纤维像蚕束状形态成纱结合,然后再加捻合成股线,再做成卫衣底纱,能够解决卫衣掉纤维和抗起毛球的效果,且因为是纤维素纤维,即便是秋冬季节穿起来也不会起静电从而达到舒适的感觉。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无尘卫衣面料的编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产品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6]如图1所示,一种无尘卫衣面料,所述无尘卫衣面料由若干最小花型循环组成,所述最小花型循环包括9个横路,第1、4、7横路穿底纱,第2、5、8横路穿面纱,第3、6、9横路穿中间纱,每个横路包括3个编织位。所述底纱为纤维素纤维纱线,所述纤维素纤维纱线是通过气压流旋转聚束的方式把纤维素纤维像蚕束状形态成纱结合,然后再加捻合成股线。所述面纱为100%纯棉纱线,所述中间纱为聚酯纤维或100%纯棉纱线。
[0017]其中,所述最小花型循环的第2、5、8横路的编织位均为成圈单元。
[0018]其中,所述最小花型循环的第3、6、9横路的编织位均为成圈单元。
[0019]其中,所述最小花型循环的第1横路的第一编织位为集圈单元,其他编织位为不编织单元;所述最小花型循环的第4横路的第二编织位为集圈单元,其他编织位为不编织单元;所述最小花型循环的第7横路的第一编织位为集圈单元,其他编织位为不编织单元。
[0020]本技术的三角编织表如下表1所示:
[0021]表1
[0022]A∩∧∧

∧∧

∧∧B

∧∧∩∧∧

∧∧C

∧∧

∧∧∩∧∧针路123456789
[0023]其中,“∧”、“∩”、
“‑”
分别为成圈单元、集圈单元、不编织单元。以ABC为一个循环。利用该编织方法得到的面料厚实、紧密和挺括,穿着暖和舒适,不掉毛。
[0024]对本实施例的面料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如下表2所示:
[0025]表2
[0026]测试项目测试结果毛球测试/级4柔软度67.15弹性回复(经向)81.36弹性回复(纬向)82.21洗水色牢度/级5顶破强力psi370N
[0027]测试标准以及方法如下:
[0028]毛球测试:GB/T4802.1

2008,圆轨迹法,起球次数为600次,压力为780CN;
[0029]柔软度:通过phabrometer 3智能风格仪评估织物的柔软度、刚韧度,和光滑度。在相对湿度65%、温度21℃的条件下,将织物调湿4个小时,随即取5块织物,施加重力4磅进行测量;
[0030]弹性回复:按照FZ/T70006—2004《针织物拉伸弹性回复率试验方法》中“定力伸长率的测定”规定,随机取直、横向各3块试样,且试样的有效尺寸为100mm
×
50mm,定力为40N,恒定速度为100mm/min,回程速度为50mm/min,预加张力为1N,定长控制时间为2h,伸长循环4次;
[0031]洗水色牢度:GB/T 3921

2008,标准要求为色变3

4;
[0032]顶破强力:GB/T 19976

2005,钢球直径为38mm。
[0033]由表2可知,本技术的面料具有良好的胀破性能、抗起球性能、柔软度、拉伸性能和色牢度。
[0034]上述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显而易见的替换形式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尘卫衣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尘卫衣面料由若干最小花型循环组成,所述最小花型循环包括9个横路,第1、4、7横路穿底纱,第2、5、8横路穿面纱,第3、6、9横路穿中间纱,所述底纱为纤维素纤维纱线,所述纤维素纤维纱线是通过气压流旋转聚束的方式把纤维素纤维像蚕束状形态成纱结合,然后再加捻合成股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尘卫衣面料,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横路包括3个编织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尘卫衣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小花型循环的第2、5、8横路的编织位均为成圈单元。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兆伦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嘉美纶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