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溶桩施工过程中可弯曲抓取填充物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0953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岩溶桩施工过程中可弯曲抓取填充物的装置,包括输送机构,用于将填充物运输至地面;旋转式弯曲机构,包括旋转环、弯曲环和抓斗环;弯曲环的两腰部分别与旋转环和抓斗环转动连接;旋转环转动连接在输送机构的底部;作动器机构,安装在旋转环、弯曲环和抓斗环上;用于分别驱动旋转环、弯曲环和抓斗环沿其轴线方向转动;抓取机构,安装在抓斗环上,用于抓取溶洞内的填充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较小空间内管道的旋转以及抓取机构的任意变向,实现了对抓取机构的精确控制和定位,从而实现了对溶洞内填充物的全面抓取,从而提高了施工的精度和效率,降低了施工难度和成本,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高,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岩溶桩施工过程中可弯曲抓取填充物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岩溶桩施工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岩溶桩施工过程中可弯曲抓取填充物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桩基成孔过程中常常要根据溶洞不同的填充物物质而做出相应的施工举措。当溶洞中存在需要处理的填充物时,填充物的处理过程较为复杂,如果填充物已经充满了整个溶洞,则需要进行开孔作业,向孔内投入黏土、片石、混凝土等物质,将内部填充物固定,进而提高溶洞填充物的密度。采用全回转全套管钻孔桩施工工艺,当套筒钻至溶洞底部位置时,需要采用起重机冲抓斗清除溶洞内的填充物。对于高度>8m的含填充物溶洞,在进行混凝土灌注前采用在溶洞对应位置处的钢筋笼外套钢护筒阻断孔内与溶洞的连通,以防止混凝土外溢造成断桩,避免拔除套管时溶洞内的填充物进入桩基影响桩基质量。
[0003]传统方法需要根据溶洞内填充物物质不同而做出相应的施工举措,投入物质和原有填充物混合,混合后的强度与原有填充物的强度分不开,如果原有填充物较为松散,则会导致混合后填充物的强度达不到理想程度。在全回转全套管钻孔桩施工工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溶桩施工过程中可弯曲抓取填充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机构,用于将填充物运输至地面;旋转式弯曲机构,包括旋转环(2)、弯曲环(3)和抓斗环(4);所述弯曲环(3)的两腰部分别与所述旋转环(2)和所述抓斗环(4)转动连接;所述旋转环(2)转动连接在所述输送机构的底部;作动器机构,安装在所述旋转环(2)、所述弯曲环(3)和所述抓斗环(4)上;用于分别驱动所述旋转环(2)、所述弯曲环(3)和所述抓斗环(4)沿其轴线方向转动;抓取机构,安装在所述抓斗环(4)上,用于抓取溶洞内的填充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溶桩施工过程中可弯曲抓取填充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环(2)靠近所述输送机构的一端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圈;所述弯曲环(3)靠近所述旋转环(2)的一端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圈;所述抓斗环(4)靠近所述弯曲环(3)的一端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三齿轮圈;所述作动器机构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圈、第二齿轮圈、第三齿轮圈传动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岩溶桩施工过程中可弯曲抓取填充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作动器机构包括第一作动器(6)、第二作动器(7)和第三作动器(8);所述第一作动器(6)固定安装在所述输送机构上,并且与所述第一齿轮圈啮合传动;所述第二作动器(7)固定安装在所述旋转环(2)上,并且与所述第二齿轮圈啮合传动;所述第三作动器(8)固定安装在所述弯曲环(3)上,并且与所述第三齿轮圈啮合传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岩溶桩施工过程中可弯曲抓取填充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运输环(1),所述运输环(1)的顶部与地面固定连接,底部竖直伸入钻孔;所述旋转环(2)远离所述弯曲环(3)的一端与所述运输环(1)的底部转动连接;螺旋输送机(5),所述螺旋输送机(5)安装在所述运输环(1)内,用于将填充物运输至地面;其中,所述旋转环(2)靠近所述运输环(1)的一端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所述第一齿轮圈;所述第一作动器(6)固定安装在所述运输环(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炳祥石剑添冯榕杨立宏李洋罗庆姿张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