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雷数据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90852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雷数据监测系统,所述防雷数据监测系统包括智能防雷箱、通信模块、数据处理中心、监控平台和客户端,所述智能防雷箱包括功能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智能防雷箱通过通信模块与数据处理中心进行数据通信,所述数据处理中心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发送给监控平台和客户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升了被保护装备的安全系数,采用直击雷防护、感应雷防护、屏蔽、等电位联结、防雷接地的防雷保护措施,使得监测更全面、准确率更高;通信模块包括但不限于RJ45、WIFI网络和GPRS网络,根据不同类型传感器组成遥感物理传感器,可对防雷环境不同区域数据实现检测、采集,并通过串口通信网络实现数据远程传输。网络实现数据远程传输。网络实现数据远程传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雷数据监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防雷监测
,具体是指一种防雷数据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雷电的危害分为两类:一是雷直接击在建筑物上发生热效应作用和电动力作用;二是雷电的二次作用,即雷电流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雷电的具体危害表现如下:雷电流高压效应会产生高达数万伏甚至数十万伏的冲击电压,如此巨大的电压瞬间冲击电气设备,足以击穿绝缘使设备发生短路,导致燃烧、爆炸等直接灾害;雷电流高热效应会放出几十至上千安的强大电流,并产生大量热能,在雷击点的热量会很高,可导致金属熔化,引发火灾和爆炸;雷电流机械效应主要表现为被雷击物体发生爆炸、扭曲、崩溃、撕裂等现象导致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雷电流静电感应可使被击物导体感生出与雷电性质相反的大量电荷,当雷电消失来不及流散时,即会产生很高电压发生放电现象从而导致火灾;雷电流电磁感应会在雷击点周围产生强大的交变电磁场,其感生出的电流可引起变电器局部过热而导致火;雷电波的侵入和防雷装置上的高电压对建筑物的反击作用也会引起配电装置或电气线路断路而燃烧导致火灾。
[0003]现有用于防雷监测的系统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监测不全面、准确率低、数据传输速率低。
[0004]所以,一种防雷数据监测系统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监测不全面、准确率低、数据传输速率低。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雷数据监测系统,所述防雷数据监测系统包括智能防雷箱、通信模块、数据处理中心、监控平台和客户端,所述智能防雷箱包括功能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智能防雷箱通过通信模块与数据处理中心进行数据通信,所述数据处理中心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发送给监控平台和客户端;
[0007]所述功能模块包括环境数据采集单元、雷电数据采集单元、远程数据通信单元、直击雷防护、SPD故障采集单元和报警单元;
[0008]所述显示模块包括电压电流显示、SPD劣化状态显示、SPD劣化程度显示、雷击次数显示和前端保护装置指示。
[0009]进一步的,所述通信模块包括但不限于RJ45、WIFI网络和GPRS网络。
[0010]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处理中心包括数据接收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
[0011]所述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智能防雷箱发送的数据,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接收到的数据,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处理相关的数据,并将处理后的数据一路通过通信模块回传给智能防雷箱,另一路发送至监控平台,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好的数据均存储于数据存储模块。
[0012]进一步的,所述客户端包括移动终端和PC终端。
[0013]进一步的,所述监控平台采用EDP数据接入协议,通过该协议,智能防雷箱将业务数据上报至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处理中心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上传至监控平台,监控平台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对智能防雷箱下发控制命令。
[0014]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采用智能防雷箱、通信模块、数据处理中心、监控平台和客户端的配合,实现了对雷电的实时监控,提升了被保护装备的安全系数,采用直击雷防护、感应雷防护、屏蔽、等电位联结、防雷接地的防雷保护措施,使得监测更全面、准确率更高;通信模块包括但不限于RJ45、WIFI网络和GPRS网络,根据不同类型传感器组成遥感物理传感器,可对防雷环境不同区域数据实现检测、采集,并通过串口通信网络实现数据远程传输,使得数据传输速率得到大幅度提高;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值得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防雷数据监测系统的系统框架图。
[0016]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防雷数据监测系统中数据处理中心的框架图。
[0017]如图所示:1、智能防雷箱,2、通信模块,3、数据处理中心,4、监控平台,5、客户端,6、功能模块,7、显示模块,8、环境数据采集单元,9、雷电数据采集单元,10、远程数据通信单元,11、直击雷防护,12、SPD故障采集单元,13、报警单元,14、电压电流显示,15、SPD劣化状态显示,16、SPD劣化程度显示,17、雷击次数显示,18、前端保护装置指示,19、数据接收模块,20、数据分析模块,21、数据处理模块,22、数据存储模块,23、移动终端,24、PC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一种防雷数据监测系统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9]结合附图1

2,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0020]一种防雷数据监测系统,所述防雷数据监测系统包括智能防雷箱1、通信模块2、数据处理中心3、监控平台4和客户端5,所述智能防雷箱1包括功能模块6和显示模块7;所述智能防雷箱1通过通信模块2与数据处理中心3进行数据通信,所述数据处理中心3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发送给监控平台4和客户端5;
[0021]所述功能模块6包括环境数据采集单元8、雷电数据采集单元9、远程数据通信单元10、直击雷防护11、SPD故障采集单元12和报警单元13;
[0022]所述显示模块7包括电压电流显示14、SPD劣化状态显示15、SPD劣化程度显示16、雷击次数显示17和前端保护装置指示18。
[0023]所述通信模块2包括但不限于RJ45、WIFI网络和GPRS网络。
[0024]所述数据处理中心3包括数据接收模块19、数据分析模块20、数据处理模块21和数据存储模块22;
[0025]所述数据接收模块19用于接收智能防雷箱1发送的数据,数据分析模块20用于分析接收到的数据,数据处理模块21用于处理相关的数据,并将处理后的数据一路通过通信模块2回传给智能防雷箱1,另一路发送至监控平台4,数据处理模块21处理好的数据均存储于数据存储模块22。
[0026]所述客户端5包括移动终端23和PC终端24。
[0027]所述监控平台4采用EDP数据接入协议,通过该协议,智能防雷箱1将业务数据上报至数据处理中心3,数据处理中心3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上传至监控平台4,监控平台4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对智能防雷箱1下发控制命令。
[0028]本专利技术一种防雷数据监测系统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首先通过智能防雷箱中功能模块中的环境数据采集单元8、雷电数据采集单元9、远程数据通信单元10、直击雷防护11、SPD故障采集单元12和报警单元13采集相关的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通信模块发送至数据处理中心;
[0029]通过数据接收模块19接收智能防雷箱1发送的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模块20分析接收到的数据,通过数据处理模块21处理相关的数据,并将处理后的数据一路通过通信模块2回传给智能防雷箱1,另一路发送至监控平台4,数据处理模块21处理好的数据均存储于数据存储模块;
[0030]回传后的数据通过显示模块进行显示,监控平台4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对智能防雷箱1下发控制命令。
[0031]本专利技术采用智能防雷箱1、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雷数据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雷数据监测系统包括智能防雷箱(1)、通信模块(2)、数据处理中心(3)、监控平台(4)和客户端(5),所述智能防雷箱(1)包括功能模块(6)和显示模块(7);所述智能防雷箱(1)通过通信模块(2)与数据处理中心(3)进行数据通信,所述数据处理中心(3)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发送给监控平台(4)和客户端(5);所述功能模块(6)包括环境数据采集单元(8)、雷电数据采集单元(9)、远程数据通信单元(10)、直击雷防护(11)、SPD故障采集单元(12)和报警单元(13);所述显示模块(7)包括电压电流显示(14)、SPD劣化状态显示(15)、SPD劣化程度显示(16)、雷击次数显示(17)和前端保护装置指示(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雷数据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2)包括但不限于RJ45、WIFI网络和GPRS网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雷数据监测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武吴可可郑新建杨阳黄湘伟李志运刘彪庄严窦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乾源风电科技有限公司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清洁能源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