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温室大棚的智能温水灌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90585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2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温室大棚的智能温水灌溉系统,所述智能温水灌溉系统设置于所述温室大棚内,温水灌溉系统包括换热装置、保温蓄水桶以及智能控制电箱等,所述换热装置上设置有水循环管道,水循环管道一端与换热装置连接,另一端与保温蓄水桶连接,在所述保温蓄水桶内设置有水温传感器,所述水温传感器与智能控制电箱连接,所述智能控制电箱还与温室大棚内的空气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保温蓄水桶内的灌溉水通过外接于保温蓄水桶的灌溉管流入温室大棚的待灌溉区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温水智能灌溉系统能够有效地提升控制灌溉水温并根据湿度条件实现自动灌溉,满足了温室大棚内农作物的适宜灌溉水温的条件,促进了农作物的生长,提高了高寒地区设施农业的生产。寒地区设施农业的生产。寒地区设施农业的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温室大棚的智能温水灌溉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温室大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温室大棚的智能温水灌溉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温室大棚是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温室大棚反季节栽培蔬菜可以促进其早熟和丰产,延长蔬菜的供应期,是扩大蔬菜生产、实现全年供应蔬菜的一种有效途径。
[0003]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严寒而漫长,受水资源短缺、地下水限采政策以及寒冷气候等因素影响,温室农作物在越冬期间由于灌溉水水温偏低,造成温室农作物产生低温应激反应,影响设施农业的正常生产。在中国的西北区域,初春的灌溉水平均温度7.5℃;在山西北部黄土高原,整个越冬期内日光温室进水口温度在5.2~8.2℃之间;而在三江平原井水灌溉水温为4~5℃,由于水温过低,不利于生产直接灌溉;较低的灌溉水温会影响作物根系对土壤水分和矿物质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利用,并影响农作物的根、茎、叶、果实等正常生长。
[0004]在实际生产中,农户经常通过在温室中修建晒水池来提高水温,但其存在占地面积大、升温速度慢、升温能力差、施工复杂以及容易导致温室高湿等缺点,不易进行大量应用。此外,还有电加热系统,虽然升温速度得到了提高,但是能耗大,应用成本高,存在安全隐患,不利于农民增收。太阳能光伏技术也逐渐应用于灌溉水升温系统中,其升温能力强,但也存在投资成本高,维运成本较高等缺点,阻碍了其推广应用。
[0005]而在高寒地区,对温室内的农作物进行灌溉时,通常是直接利用温度较低的地下水或河水进行浇水,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植物低温应激,严重影响农户正常农业生产。在实际生产中,缺少灌溉水升温装置,实际应用中的一些装置,也存在较多缺点,不利于应用推广。另外,在实际灌溉中,存在未根据植株需水情况而不合理灌溉及水资源浪费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温室大棚的智能温水灌溉系统,所述智能温水灌溉系统设置于所述温室大棚内,所述温水灌溉系统包括换热装置、保温蓄水桶以及智能控制电箱,所述换热装置上设置有水循环管道,所述水循环管道一端与所述换热装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保温蓄水桶连接,在所述保温蓄水桶内设置有水温传感器,所述水温传感器与所述智能控制电箱连接,所述智能控制电箱还与温室大棚内的空气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保温蓄水桶内的灌溉水通过外接于所述保温蓄水桶的灌溉管流入温室大棚的待灌溉区域。
[0007]进一步地,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换热水箱、风机以及换热支架,所述换热水箱位于换热装置的上部或者下部,所述风机固定连接于所述换热水箱的后侧壁面上,所述换热支架与所述换热水箱的两侧面连接,所述风机还与所述智能控制电箱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换热支架由内框体与两个支撑架组成,所述内框体的两侧分别与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支撑架包含底板、主架体和固定板,所述主架体与所述底板垂直固定
连接,所述固定板有两个,对称地设置于所述主架体两侧并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换热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换热水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温室大棚的脊高处的斜撑固定连接,所述换热支架由两个吊杆组成,所述吊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斜撑上,所述吊杆的另一端沿所述换热水箱的垂直中轴线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换热水箱的两侧面。
[0010]进一步地,所述水循环管道包括出水管与进水管,所述出水管一端与所述换热水箱的上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保温蓄水桶的上部连接,所述进水管一端与所述换热水箱的下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保温蓄水桶底部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上还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与所述智能控制电箱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所述灌溉管上还设置有增压泵、电磁阀和比例吸肥器,所述比例吸肥器上设置有吸肥管,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智能控制电箱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灌溉区域被划分为多个不同的种植分区,在每个种植分区内都均设置有区域水管和控制阀,所述区域水管通过控制阀与所述灌溉管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灌溉区域内设置有无线土壤湿度传感器。
[0015]进一步地,所述保温蓄水桶还连接有给水管,所述给水管的一端伸进所述保温蓄水桶内,并在给水管的端部设置有浮球阀,在所述给水管上还设置有过滤器和给水管阀门,所述给水管用来给所述保温蓄水桶供水,所述浮球阀位于所述保温蓄水桶内,当所述保温蓄水桶内的水位低于浮球阀时,所述浮球阀自动开启,可以为所述保温蓄水桶自动补充水,通过所述过滤器可以将水进行过滤,给水管阀门通常状况下为常开状态,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将其关闭。
[0016]进一步地,所述保温蓄水桶的外部粘贴保温材料,可以为所述保温蓄水桶内的水进行保温。
[0017]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温室大棚的智能温水灌溉系统,在换热装置及水泵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水的循环流动,实现对温室内部空气余热的快速吸收,使保温蓄水桶内水的温度上升,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控水温。利用智能控制系统进行温水灌溉,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0019]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温水灌溉系统能有效提高灌溉水温,降低植物低温胁迫,并且本专利技术的智能温水灌溉系统成本低,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时还能促进增收,装置大小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定制,可放置于塑料大棚、日光温室、连栋温室,能够减少土地占用。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用于温室大棚的智能温水灌溉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用于温室大棚的智能温水灌溉系统的一种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用于温室大棚的智能温水灌溉系统的另一种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用于温室大棚的智能温水灌溉系统的换热水箱和风机连接的后侧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用于温室大棚的智能温水灌溉系统的换热支架A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用于温室大棚的智能温水灌溉系统的换热支架A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专利技术用于温室大棚的智能温水灌溉系统的换热支架A的内框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本专利技术用于温室大棚的智能温水灌溉系统的换热支架B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9为本专利技术用于温室大棚的智能温水灌溉系统的换热支架B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9]其中,1

换热装置;11

风机;12

换热水箱;13

换热支架;2

智能控制电箱;3

保温蓄水桶;4

空气温度传感器;5

水温传感器;6

水泵;7

给水管;8

过滤器;9

给水管阀门;10

浮球阀;21

进水管;22

出水管;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温室大棚的智能温水灌溉系统,所述智能温水灌溉系统设置于所述温室大棚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水灌溉系统包括换热装置、保温蓄水桶以及智能控制电箱,所述换热装置上设置有水循环管道,所述水循环管道一端与所述换热装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保温蓄水桶连接,在所述保温蓄水桶内设置有水温传感器,所述水温传感器与所述智能控制电箱连接,所述智能控制电箱还与温室大棚内的空气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保温蓄水桶内的灌溉水通过外接于所述保温蓄水桶的灌溉管流入温室大棚的待灌溉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温室大棚的智能温水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换热水箱、风机以及换热支架,所述换热水箱位于换热装置的上部或者下部,所述风机固定连接于所述换热水箱的后侧壁面上,所述换热支架与所述换热水箱的两侧面连接,所述风机还与所述智能控制电箱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温室大棚的智能温水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支架由内框体与两个支撑架组成,所述内框体的两侧分别与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支撑架包含底板、主架体和固定板,所述主架体与所述底板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有两个,对称地设置于所述主架体两侧并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温室大棚的智能温水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换热水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温室大棚的脊高处的斜撑固定连接,所述换热支架由两个吊杆组成,所述吊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晏飞郭亮杰杨士晔陈心怡周芮敏柳盛严刘鑫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