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结构优化的换热器及其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90455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22
本申请揭示了一种安装结构优化的换热器及其安装方法,固定杆包括基础杆以及多个顺序连接的子固定杆,基础杆以及多个子固定杆外径逐级减小,多个折流板分别对应固定杆上的子固定杆设置,且各个折流板上的第二固定孔的内径分别与与之对应的子固定杆的外径一致。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安装结构优化的换热器及其安装方法,基础杆以及多个子固定杆外径逐级减小的特性、折流板分别对应固定杆上的子固定杆设置和折流板上的第二固定孔的内径分别与与之对应的子固定杆的外径一致的三个设置的结合,实现固定杆逐个将折流板推送的动作,将多个折流板顺序叠合于第一固定管板的内侧面而形成对位体,验证第一固定管板上的第一安装孔与折流板上的第三安装孔是否对准。第三安装孔是否对准。第三安装孔是否对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装结构优化的换热器及其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装结构优化的换热器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管壳式换热器是管壳式换热器主要有壳体、管束、管板和封头等部分组成,壳体多呈圆形,内部装有平行管束或者螺旋管,管束两端固定于管板上。在管壳换热器内进行换热的两种流体,一种在管内流动,其行程称为管程;一种在管外流动,其行程称为壳程。管束的壁面即为传热面。为了壳体内的流体进行长时间的热量交换,适配管束均会设置有多个折流板,折流板上需要设置有对应管束的孔组。折流板的设置方式只有固定于换热管组或者固定于换热器的其他构件(壳体或者固定管板)上两种。
[0003]折流板预先固定于换热管组工艺复杂同时,两者形成的整体结构难以转移的同时发生结构异常形变的可能性增加;折流板若预先固定于换热器的其他构件上,然后将换热管顺序穿过多个折流板,那么将换热管穿过折流板的过程较为困难,且以上困难在折流板数量较多的情况下愈加明显。特别是将折流板都安装好后,在穿入换热管的过程中,发现多个折流板并未完全对齐时,纠正愈加困难。那么换热管与折流板上固定孔的间隙配合尺寸需要设置得较大,影响折流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安装结构优化的换热器及其安装方法,旨在解决折流板预先固定于换热器的其他构件上,那么将换热管穿过折流板的过程较为困难;特别是将折流板都安装好后,穿入换热管的过程中,发现多个折流板并未完全对齐时,纠正愈加困难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安装结构优化的换热器,包括:
[0006]呈筒柱状的壳体,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管板和第二固定管板;
[0007]管箱,设置于所述壳体长度方向的一端,将所述第一固定管板封闭;
[0008]浮头盖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将所述第二固定管板封闭;
[0009]多个换热管,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管板与所述第二固定管板之间且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导通到所述管箱和所述浮头盖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固定管板和所述第二固定管板分别设置有对应所述换热管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
[0010]多个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包括基础杆以及多个顺序连接的子固定杆,所述基础杆以及多个所述子固定杆外径逐级减小进而形成有多个台阶结构,所述基础杆可拆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管板;
[0011]多个折流板,在所述壳体上间隔设置,所述折流板呈圆形且在面上分割为实体部以及镂空的窗部,所述实体部上设置有对应多个所述固定杆的多个第二固定孔,所述实体部上对应所述换热管设置有第三安装孔,其中,多个所述折流板分别对应所述固定杆上的
多个所述子固定杆设置,且各个所述折流板上的所述第二固定孔的内径分别与与之对应的所述子固定杆的外径一致。
[0012]进一步地,所述子固定杆上对应所述台阶结构有可拆地设置有弹性卡接结构,其中,所述弹性卡接结构与所述台阶结构之间距离为所述折流板的厚度尺寸,其中,所述弹性卡接结构的形变方向为所述子固定杆的径向。
[0013]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管板和所述第二固定管板之间。
[0014]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壁上设置有对应所述折流板的抵靠环,所述抵靠环在所述壳体长度方向的位置设定对应所述子固定杆设置,多个所述抵靠环的内径在所述壳体长度方向上逐级减小;多个所述折流板的外径在所述壳体长度方向上逐级减小,且所述折流板的外径小于其对应的所述抵靠环的内径。
[0015]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结构优化的换热器还包括与所述抵靠环成对设置的第一垫圈,所述第一垫圈沿着所述壳体的内壁周设,其中,第一垫圈金属弹簧垫圈或者高分子垫圈,所述第一垫圈连接于所述抵靠环或所述折流板。
[0016]进一步地,还包括多个第二垫圈,所述第二垫圈对应所述台阶结构设置。
[0017]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管的外径尺寸为所述第二固定孔的内径尺寸的1.05至1.10倍。
[0018]进一步地,所述折流板的外周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为间隙配合。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安装方法,应用于上述的安装结构优化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0020]S1、将多个折流板顺序叠合于第一固定管板的内侧面而形成对位体;
[0021]S2、将对位体连接于壳体长度方向的一端;
[0022]S3、将所有固定杆以及至少部分的换热管穿入对位体;
[0023]S4、将第二固定管板安装于壳体长度方向的一端;
[0024]S5、将所有的换热管完成安装;
[0025]S6、将管箱与浮头盖组件安装于壳体长度方向的两端并将第一固定管板与第二固定管板封闭;
[0026]进一步地,将S2的步骤与S3的步骤之间包括:
[0027]将第二固定管板连接于壳体长度方向的一端,其中,第二固定管板与第一固定管板在壳体长度方向的距离为1米至3米。
[002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安装结构优化的换热器及其安装方法,基础杆以及多个所述子固定杆外径逐级减小的特性、折流板分别对应固定杆上的子固定杆设置和折流板上的第二固定孔的内径分别与与之对应的所述子固定杆的外径一致的三个设置的结合,可以实现固定杆逐个将折流板推送的动作。将多个折流板顺序叠合于第一固定管板的内侧面而形成对位体,在此过程中可以验证第一固定管板上的第一安装孔与折流板上的第三安装孔是否对准,并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也可以验证第一固定管板上的第一固定孔和折流板上的第二固定孔是否对准。而在完成换热管、固定杆与折流板安装的过程中,只需要推动固定杆和换热管即可,无需其他的对位过程。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安装结构优化的换热器示意图;
[0030]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安装结构优化的换热器中折流板与第一固定管板叠合的示意图;
[0031]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安装结构优化的换热器中折流板的示意图;
[0032]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安装结构优化的换热器中折流板与第一固定管板叠合的示意图(横断面);
[0033]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
[0034]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安装结构优化的换热器的安装过程示意;
[0035]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安装结构优化的换热器的固定杆示意图;
[0036]图8是图7的局部放大;
[0037]图9是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安装结构优化的换热器的固定挡圈示意图;
[0038]图10是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安装结构优化的换热器的折流板安装到位示意图(剖去局部);
[0039]图11是本专利技术第二个实施例安装结构优化的换热器的折流板安装到位示意图(剖去局部)。
[0040]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41]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装结构优化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筒柱状的壳体(100),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管板(200)和第二固定管板(300);管箱(400),设置于所述壳体(100)长度方向的一端,将所述第一固定管板(200)封闭;浮头盖组件(500),设置于所述壳体(100)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将所述第二固定管板(300)封闭;多个换热管(600),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管板(200)与所述第二固定管板(300)之间且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导通到所述管箱(400)和所述浮头盖组件(500),其中,所述第一固定管板(200)和所述第二固定管板(300)分别设置有对应所述换热管(600)的第一安装孔(220)和第二安装孔(310);多个固定杆(700),所述固定杆(700)包括基础杆(710)以及多个顺序连接的子固定杆(720),所述基础杆(710)以及多个所述子固定杆(720)外径逐级减小进而形成有多个台阶结构(730),所述基础杆(710)可拆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管板(200);多个折流板(800),在所述壳体(100)上间隔设置,所述折流板(800)呈圆形且在面上分割为实体部(810)以及镂空的窗部(820),所述实体部(810)上设置有对应多个所述固定杆(700)的多个第二固定孔(811),所述实体部(810)上对应所述换热管(600)设置有第三安装孔(812),其中,多个所述折流板(800)分别对应所述固定杆(700)上的多个所述子固定杆(720)设置,且各个所述折流板(800)上的所述第二固定孔(811)的内径分别与与之对应的所述子固定杆(720)的外径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优化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固定杆(720)上对应所述台阶结构(730)有可拆地设置有弹性卡接结构,其中,所述弹性卡接结构与所述台阶结构(730)之间距离为所述折流板(800)的厚度尺寸,其中,所述弹性卡接结构的形变方向为所述子固定杆(720)的径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优化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700)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管板(200)和所述第二固定管板(300)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优化的换热器,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文良任冬冬周晚星黄尔祥谢文华金争韩森坤徐炜栋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双良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