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负荷测试方法、装置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0422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认知负荷测试方法、装置及车辆,该认知负荷测试方法通过预先设置多个测试任务,包括驾驶主任务、驾驶次任务和探测反应任务,获取分别执行驾驶主任务的第一任务指标和执行探测反应任务的第二任务指标,在执行驾驶主任务的同时执行驾驶次任务,获取执行驾驶次任务的第三任务指标,将第一任务指标、第二任务指标和第三任务指标输入至预设评估模型,确定驾驶员认知负荷的第一测试阈值。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设置多个驾驶测试任务,执行测试任务得到各个测试任务的任务指标,利用预设评估模型对车载显示屏带给驾驶员的认知负荷程度进行科学且量化的评估,实现准确、细致的认知负荷测试。知负荷测试。知负荷测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认知负荷测试方法、装置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驾驶
,具体涉及一种认知负荷测试方法、装置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车联网技术的发展,人车交互智能化、车辆行驶自动化成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和创新的核心要素,越来越多的智能网联的产品,如车载导航、AR_HUD、多模态交互设计等被应用到汽车中,成为影响用户智能网联服务体验的重要因素,智能网联产品为驾驶人及乘员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驾驶体验,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潜在安全风险
[0003]现有主要体现在根据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的客观指标,计算驾驶员能承担的最大认知负荷水平,然而,这种依据驾驶过程中的采集驾驶员状态信息确定的认知负荷水平受干扰因素较多,无法提供客观、准确的评估,即无法准确评估驾驶员在普通驾驶道路情景中对交互界面的认知负荷,在各类良莠不齐的车载设备及其交互界面增加驾驶员认知负荷时,对这些设备带给驾驶员的认知负荷进行准确检测与量化就越来越体现出了必要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认知负荷测试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受干扰因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认知负荷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预先设置多个测试任务,其中,多个所述测试任务包括驾驶主任务、驾驶次任务和探测反应任务;获取分别执行所述驾驶主任务的第一任务指标和执行所述探测反应任务的第二任务指标;在执行所述驾驶主任务的同时执行所述驾驶次任务,获取执行所述驾驶次任务的第三任务指标;将所述第一任务指标、所述第二任务指标和所述第三任务指标输入至预设评估模型,确定驾驶员认知负荷的第一测试阈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分别执行所述驾驶主任务的第一任务指标和执行所述探测反应任务的第二任务指标,包括:执行在驾驶模拟器上预先设置的驾驶主任务;获取执行所述驾驶主任务的第一任务指标,其中,所述第一任务指标包括驾驶员的驾驶参数;当检测到所述驾驶员到达预设路段时,基于预设距离间隔执行所述探测反应任务;获取执行所述探测反应任务的第二任务指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执行所述驾驶主任务的同时执行所述驾驶次任务,获取执行所述驾驶次任务的第三任务指标,包括:在执行所述驾驶主任务的同时,按照第一预设时间间隔执行所述驾驶次任务;获取执行所述驾驶次任务的第三任务指标,其中,所述驾驶次任务是根据车载中控屏上的界面信息预先确定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执行所述驾驶主任务同时执行所述驾驶次任务,获取执行所述驾驶次任务的第三任务指标,包括:提示驾驶员开始进行测试;按照第一预设时间间隔执行所述驾驶次任务;在所述车载中控屏上显示测试画面,获取执行所述驾驶次任务的第三任务指标,其中,所述第三任务指标包括反应时长、点击测试画面的坐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执行所述驾驶主任务同时执行所述驾驶次任务,获取执行所述驾驶次任务的第三任务指标之后,还包括:采集所述驾驶员执行多个所述测试任务的实时状态数据;将所述实时状态数据和所述第一任务指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芝孜贺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