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增强剥离强度的复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9983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增强剥离强度的复合机,包括复合机本体、进料辊和送料辊,所述进料辊远离送料辊的一侧设有电晕处理装置,所述电晕处理装置包括支撑壳体,所述支撑壳体两侧底部向外延伸形成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端部铰接有与支撑壳体匹配的支撑盖体,两根支撑梁之间安装有进料导辊,所述支撑壳体外顶部安装有出料导辊,所述支撑壳体内设有电晕发生器,两个电晕发生器之间的中部设有过渡辊,所述过渡辊采用夹层结构,所述支撑盖体内安装有与电晕发生器配合的电晕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提高薄膜复合后的剥离强度,且通过在电晕过程中对薄膜和电晕空间进行降温,减小了电晕过程的温度波动,提高了电晕处理效果。提高了电晕处理效果。提高了电晕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增强剥离强度的复合机


[0001]本技术属于薄膜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能增强剥离强度的复合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薄膜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薄膜进行复合处理,目前复合机所生产复合的薄膜,其剥离强度不高,在后续印刷生产过程中,容易造成薄膜剥离、分离,严重影响了生产的效率及产品的质量。针对这种情况,很多厂家在生产复合前,都会对薄膜表面进行一次电晕处理,从而利用高频率高电压在被处理的薄膜表面电晕放电,而产生低温等离子体,使薄膜表面产生游离基反应而使聚合物发生交联,最终使薄膜表面变得粗糙,有效提高复合后薄膜的剥离强度。但是,经一次电晕处理的薄膜其在复合后仍不能满足本厂所需的剥离强度,且在持续电晕处理过程中,电晕辊的温度会持续升高,容易使薄膜产生粘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增强剥离强度的复合机,它能够有效提高电晕处理的效果,使得复合后薄膜的剥离强度得到提高。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增强剥离强度的复合机,包括复合机本体,所述复合机本体一侧安装有进料辊和送料辊,所述进料辊远离送料辊的一侧设有电晕处理装置,所述电晕处理装置包括支撑壳体,所述支撑壳体两侧底部向外延伸形成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端部铰接有与支撑壳体匹配的支撑盖体,两根支撑梁之间安装有进料导辊,所述支撑壳体外顶部安装有出料导辊,所述支撑壳体内竖直分布有两个沿支撑壳体长度方向设置的电晕发生器,两个电晕发生器之间的中部设有过渡辊,所述过渡辊采用夹层结构,过渡辊两端采用空心轴与支撑壳体内壁连接,其中一根空心轴内设有进水管,另一根空心轴内设有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分别通过机械密封与过渡辊两端中心连通,所述支撑盖体内安装有与电晕发生器配合的电晕辊,当支撑盖体与支撑壳体合拢时,电晕辊与电晕发生器相互对应。
[0005]作为优选,所述支撑盖体内与两根电晕辊对应处分别安装有条形的冷却风口,冷却风口外接有风机。
[0006]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壳体内两侧对称安装有气缸,气缸的活动端与支撑盖体内壁铰接。
[000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08](1)设置两个电晕发生器,能对单面薄膜进行双道电晕处理,使薄膜表面被电晕放电击打的面积更大,极大的增强了薄膜复合后的剥离强度;
[0009](2)将电晕辊和电晕发生器放置在支撑壳体和支撑盖体内,有效降低了电晕工作对操作人员的损害,提高了工作的安全性;
[0010](3)过渡辊为夹层结构,并通过机械密封、进水管和出水管实现过渡辊夹层的介质
循环,采用冷却介质或常温水,能有效对一次电晕处理后的薄膜进行降温,避免了薄膜温度过高造成的粘辊现象;
[0011](4)设置的冷却风口,能通过风机供给流动气流,从而通过流动气流带走电晕辊表面的部分温度,实现对电晕辊降温的目的。
[0012]本技术通过对传统复合机进行加装电晕装置,能有效提高薄膜复合后的剥离强度,且通过在电晕过程中对薄膜和电晕空间进行降温,减小了电晕过程的温度波动,提高了电晕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合拢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电晕装置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未画出出料导辊);
[0015]图3为本技术过渡辊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复合机本体;2、进料辊;3、送料辊;4、支撑壳体;5、支撑梁;6、支撑盖体;7、进料导辊;8、出料导辊;9、电晕发生器;10、过渡辊;11、空心轴;12、进水管;13、出水管;14、机械密封;15、电晕辊;16、冷却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实施例
[0019]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能增强剥离强度的复合机,包括复合机本体1,所述复合机本体1一侧安装有进料辊2和送料辊3,进料辊2用于支撑待加工薄膜卷,送料辊3用于将电晕处理后的薄膜送入复合机中进行复合处理;
[0020]所述复合机本体1进料方向的前侧设有电晕处理装置,所述电晕处理装置包括支撑壳体4、支撑盖体6、电晕发生器9和电晕辊15;
[0021]所述支撑壳体4两侧底部向外延伸形成支撑梁5,所述支撑盖体6的一侧通过连接件与支撑梁5的端部铰接,从而使得支撑盖体6和支撑壳体4可构成开起或关闭的状态;并且,两根支撑梁5之间安装有进料导辊7,在支撑盖体6底部与进料导辊7对应的位置开有条形的进料口,使得进料辊2上收卷的薄膜从支撑盖体6底部的进料口进入支撑壳体4内,然后通过进料导辊7进行导向;
[0022]所述支撑壳体4内竖直分布有两个沿支撑壳体4长度方向设置的电晕发生器9,每个电晕发生器9设置有三根电极,所述支撑盖体6内设置有两根电晕辊15,在支撑盖体6与支撑壳体4合拢后,每个电晕发生器9对应一个电晕辊15;
[0023]两个电晕发生器9之间的中间位置设有过渡辊10,所述过渡辊10采用夹层结构,过渡辊10的两端采用空心轴11与支撑壳体4内壁连接,其中一根空心轴11内设有进水管12,另一根空心轴11内设有出水管13,所述过渡辊10两端端面中心分别设有管头,其中一个管头与进水管12连通,另一个管头与出水管13连通,两个管头处均采用机械密封14进行密封;在外设置有循环水池,循环水池内安装有循环泵,出水管13与循环水池连通,进水管12与循环泵的出水口连通,从而形成循环水对供给过渡辊10,对过渡辊10上经一次电晕处理后的薄膜进行降温;
[0024]所述支撑盖体6内与两根电晕辊15对应处分别安装有条形的冷却风口16,冷却风口16外接有风机;通过风机为冷却封口供给自然风,可对电晕辊15进行降温,同时通过流动的气流将支撑壳体4和支撑盖体6内的部分热量带走,保证了电晕处理的效果;
[0025]所述支撑壳体4内两侧对称安装有气缸,气缸的活动端与支撑盖体6内壁铰接,从而可通过气缸实现支撑盖体6的开闭。
[0026]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基于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和专利技术构思进行的改造和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增强剥离强度的复合机,包括复合机本体(1),所述复合机本体(1)一侧安装有进料辊(2)和送料辊(3),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辊(2)远离送料辊(3)的一侧设有电晕处理装置,所述电晕处理装置包括支撑壳体(4),所述支撑壳体(4)两侧底部向外延伸形成支撑梁(5),所述支撑梁(5)的端部铰接有与支撑壳体(4)匹配的支撑盖体(6),两根支撑梁(5)之间安装有进料导辊(7),所述支撑壳体(4)外顶部安装有出料导辊(8),所述支撑壳体(4)内竖直分布有两个沿支撑壳体(4)长度方向设置的电晕发生器(9),两个电晕发生器(9)之间的中部设有过渡辊(10),所述过渡辊(10)采用夹层结构,过渡辊(10)两端采用空心轴(11)与支撑壳体(4)内壁连接,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建蒋芙蓉蒋希媛蒋文熙蒋小东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兴恒泰印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