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抗冲击能力的矿井地质探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矿井地质探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抗冲击能力的矿井地质探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探测设备多具备移动结构,一般来说,多采用移动小车进行移动,通过将探测仪本体嵌设于小车的安装板内,而显示屏则倾斜安装在小车的推把处,方便在线探测观看;但是,现有的探测设备在移动过程中,由于矿井内地面凹凸不平,易对探测仪本体造成冲击,从而增加探测仪本体损坏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抗冲击能力的矿井地质探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旨在改善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抗冲击能力的矿井地质探测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面四角处分别对称设置有万向轮,所述安装板的顶面一端纵向安装有推把,所述推把的内侧通过支撑架倾斜架设有显示屏,所述支撑架的一端焊接在所述推把的外表面,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嵌入式设置有探测仪本体,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探测仪本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抗冲击能力的矿井地质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1)的底面四角处分别对称设置有万向轮(2),所述安装板(1)的顶面一端纵向安装有推把(3),所述推把(3)的内侧通过支撑架(31)倾斜架设有显示屏(41),所述支撑架(31)的一端焊接在所述推把(3)的外表面,所述安装板(1)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嵌入式设置有探测仪本体(4),所述显示屏(41)与所述探测仪本体(4)通过线缆电性连接,所述安装板(1)的顶面向内贯穿开设有探测口(11),所述探测口(11)的内壁周向套设有框形结构的缓冲机构(5),所述缓冲机构(5)的外侧设置有笼状结构的托放件(6),所述探测仪本体(4)嵌设于笼状结构的所述托放件(6)内,笼状结构的所述托放件(6)通过悬撑件(7)悬设于所述缓冲机构(5)内,所述悬撑件(7)设置在笼状结构的所述托放件(6)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冲击能力的矿井地质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5)包括定板框(52),所述定板框(52)固定套接于所述探测口(11)的内壁底沿,所述探测口(11)的内壁顶沿纵向滑动套接有动板框(51),所述动板框(51)的四角处分别竖直对称间隙穿设有导杆(53),且所述导杆(53)的底端与所述定板框(52)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导杆(53)上轴向套设有第一弹簧(54),所述第一弹簧(54)的底端与所述定板框(52)连接,其顶端与所述动板框(5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抗冲击能力的矿井地质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53)的顶部设置有螺纹段(531),所述螺纹段(531)上螺接有限位螺母(5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抗冲击能力的矿井地质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放件(6)包括四个限位角板(61),四个所述限位角板(61)周向竖直对称设置,相邻所述限位角板(61)之间分别通过连接杆(62)横向固定连接,且四个所述连接杆(62)处于同一水平面内,且所述探测仪本体(4)的纵向棱角与对应的所述限位角板(61)卡接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抗冲击能力的矿井地质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角板(61)的底端一体化焊接有托块(611),所述探测仪本体(4)的底面四角分别设置在所述托块(611)的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抗冲击能力的矿井地质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爱国,王来斌,陈超,周乾坤,杨军,陈贵祥,
申请(专利权)人: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