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割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9677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8
切割刀(10)具备基材(20)和被膜(30)。基材(20)具有刀刃侧部分(22)。刀刃侧部分(22)是外缘的至少局部成为刃口(23)的板状。刀刃侧部分(22)越接近刃口(23)则厚度越小。被膜(30)覆盖基材20的表面中至少刀刃侧部分(22)的表面。被膜(30)的材质包含金刚石。被膜(30)具有膜主体(31)和突起(32)。膜主体(31)沿着刀刃侧部分(22)的表面。突起(32)从膜主体(31)的外表面突出。出。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切割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切割刀。

技术介绍

[0002]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切割刀具备四边形板状的基材。基材的外缘中的一个边成为刃口。换句话说,基材具备越接近刃口则厚度越小的刀刃侧部分。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

185648号公报
[0004]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那样的切割刀中,存在刀刃侧部分的表面平滑的情况。若刀刃侧部分的表面平滑,则存在在通过切割刀切断被切断物时,被切断物紧贴于刀刃侧部分的表面而使被切断物不易离开切割刀之担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是切割刀,具备:基材,具有刀刃侧部分,上述刀刃侧部分是外缘的至少局部成为刃口的板状,包含上述刃口且越接近上述刃口则厚度越小;和被膜,其覆盖上述基材的表面中的至少上述刀刃侧部分的表面,上述被膜的材质包含金刚石,上述被膜具有沿着上述刀刃侧部分的表面的膜主体和从上述膜主体的外表面突出的突起。
[0006]根据上述结构,在通过切割刀切断被切断物时,突起与被切断物接触,因此,膜主体的突起的附近不易与被切断物接触。因此,容易在膜主体与被切断物之间产生间隙,由此,容易避免被膜整体与被切断物紧贴。因此,被切断物容易离开切割刀。
[0007]抑制被切断物不易离开切割刀这种情况。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切割刀的立体图。
[0009]图2是该实施方式的切割刀的俯视图。
[0010]图3是沿着图2中的3
/>3线的切割刀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0011]图4是沿着图3中的4

4线的切割刀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0012]图5是表示该实施方式中的突起的高度的分布情况的坐标图。
[0013]图6是对该实施方式的切割刀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切割刀的一实施方式>
[0015]以下,对切割刀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附图存在为了容易理解而将结构要素放大示出的情况。存在结构要素的尺寸比率与实际情况不同或与其他图中不同的情况。
[0016](针对切割刀)
[0017]如图1所示,切割刀10具备基材20。基材20是具有主面MF的板状。另外,“主面”是板状的构件的表面中的面积最大的面。如图2所示,在朝向与主面MF正交的方向观察基材20
时,基材20为长方形。
[0018]此处,如图1所示,在朝向与主面MF正交的方向观察基材20时,将基材20的沿着四边形的四个边中的长边的轴线作为第1轴X。此外,在朝向与主面MF正交的方向观察基材20时,将沿着四边形的基材20的四个边中的短边的轴线作为第2轴Y。并且,将沿与主面MF正交的方向延伸的轴线作为第3轴Z。而且,将沿着第1轴X的方向的一个方向作为第1正方向X1,将沿着第1轴X的方向中的与第1正方向X1相反的方向作为第1负方向X2。将沿着第2轴Y的方向的一个方向作为第2正方向Y1,将沿着第2轴Y的方向中的与第2正方向Y1相反的方向作为第2负方向Y2。将沿着第3轴Z的方向的一个方向作为第3正方向Z1,将沿着第3轴Z的方向中的与第3正方向Z1相反的方向作为第3负方向Z2。
[0019]如图2所示,基材20的外缘中的在第2正方向Y1上的端部成为刃口23。换句话说,刃口23沿着基材20的外缘以直线状延伸。具体而言,基材20在基材20的第2正方向Y1上的端部的全域具有刃口23。而且,刃口23与第1轴X平行。此外,基材20的外缘中的在第2负方向Y2上的端部成为刀背24。具体而言,基材20在与刃口23相反侧的端部的全域具有刀背24。刀背24与刃口23同样与第1轴平行。
[0020]基材20具有刀背侧部分21和刀刃侧部分22。刀背侧部分21是基材20中的包含刀背24的部分。在朝向沿着第3轴Z的方向观察基材20时,刀背侧部分21是在沿着第1轴X的方向上较长的长方形。在沿着第1轴X的方向的全域和沿着第2轴Y的方向的全域上,刀背侧部分21的沿着第3轴Z的方向的尺寸换句话说刀背侧部分21的厚度相同。
[0021]刀刃侧部分22是基材20中的包含刃口23的部分。刀刃侧部分22的沿着第1轴X的方向的尺寸与刀背侧部分21的沿着第1轴X的方向的尺寸相同。
[0022]如图3所示,将刀刃侧部分22的表面中的朝向第3正方向Z1的表面作为第1基材面22A。第1基材面22A倾斜为越靠向第2正方向Y1则越位于第3负方向Z2侧。此外,将刀刃侧部分22的表面中的朝向第3负方向Z2的面作为第2基材面22B。第2基材面22B倾斜为越靠向第2正方向Y1则越位于第3正方向Z1侧。因此,刀刃侧部分22越靠第2正方向Y1则沿着第3轴Z的方向的尺寸即厚度越小。换句话说,刀刃侧部分22是基材20中的包含刃口23的部分,且是越靠向该刃口23则厚度越小的部分。
[0023]基材20的沿着第1轴X的方向的尺寸例如为100mm以上且300mm以下。基材20的沿着第2轴Y的方向的尺寸例如为20mm以上且30mm以下。刀背侧部分21的沿着第3轴Z的方向的尺寸例如为0.05mm以上且0.5mm以下。
[0024]基材20的材质为超硬合金。超硬合金由硬质的金属碳化物的粉末烧结而成。例如,超硬合金由碳化钨和作为结合剂的钴混合烧结而成。
[0025]如图2所示,切割刀10具备被膜30。被膜30覆盖基材20的表面中刀刃侧部分22的整个面。因此,被膜30覆盖基材20的刃口23。此外,被膜30对刀背侧部分21的表面中包含第2正方向Y1的端部的局部进行覆盖。在沿着第1轴X的方向的全域,被膜30的沿着第2轴Y的方向的尺寸大致恒定。被膜30的材质包含金刚石。因此,被膜30的材质硬度比作为基材20的材质的超硬合金大。
[0026]如图3所示,被膜30具有膜主体31和多个突起32。膜主体31沿着基材20的表面扩张。膜主体31为如以下那样确定出的范围。首先,确定出之后,确定所需要的测定范围。测定范围是在刃口23的沿着第1轴X的方向的中央经过且在与第1轴X正交的截面中除去被膜30
的边缘部的局部之外的部分的范围。例如,在该截面中,在沿着第2轴Y的方向上存在被膜30的范围的长度进行了3等分得到的3个范围中,将中央部分的范围作为测定范围。接下来,在测定范围中,确定出被膜30中的厚度最小的部位。厚度最小的部位,例如采用在刃口23的沿着第1轴X的方向的中央经过且与第1轴X正交的截面的测定范围中,被膜30的与基材20的表面正交的尺寸最小的部位。接下来,在该截面中,确定出在与基材20的表面正交的方向上相对于该厚度最小的部位向外侧偏离了0.5μm的特定点。然后,画出经过该特定点且与该基材20的表面平行的假想线。在这种情况下,被膜30中的由该假想线和基材20的表面围起的范围为膜主体31。
[0027]如上述那样定义的膜主体31的表面粗糙度Rz为0.5μm以下。换句话说,膜主体31沿着基材20的表面,膜主体31中存在于基材20的表面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切割刀,其特征在于,具备:基材,其具有刀刃侧部分,所述刀刃侧部分是外缘的至少局部成为刃口的板状,包含所述刃口且越接近所述刃口则厚度越小;和被膜,其覆盖所述基材的表面中至少所述刀刃侧部分的表面,所述被膜的材质包含金刚石,所述被膜具有沿着所述刀刃侧部分的表面的膜主体和从所述膜主体的外表面突出的突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膜主体中覆盖所述刃口这个部位的膜厚大于所述膜主体中覆盖所述刀刃侧部分的除所述刃口之外处这个部位的膜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切割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刃口沿着所述外缘延伸,在与所述刃口正交的截面中,所述膜主体的隔着所述膜主体的末端处外表面彼此所成的交角中靠所述基材存在这一侧的角为靠向所述膜主体的末端分级变大或连续变大。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切割刀,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刃口正交的截面中,所述突起位于在与沿着所述基材的厚度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从所述刃口至所述膜主体的末端为止的范围内。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川元气田中康博松本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