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窥镜防护装置及内窥镜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9496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窥镜防护装置及内窥镜,内窥镜防护装置包括连通件、保护鞘和保护套;保护鞘为可弯曲形变的管体,其两端分别为头端和尾端;保护鞘的尾端与连通件密封连接且相连通;保护套为弹性薄膜,保护套具有收起和展开两种状态:收起状态:保护套卷缩或折叠,并收纳于保护鞘头端内部;展开状态:保护套呈套筒状套在保护鞘外围,保护套一端与保护鞘头端密封连接,另一端用于定位在内窥镜插入部外表面上,保护套和保护鞘围成保护腔体,保护套和保护鞘对位于保护腔体内的内窥镜的局部结构进行隔离保护。使用完毕后,从内窥镜上抽出内窥镜防护装置后整体丢弃即可,免去洗消步骤,降低洗消不彻底的风险,降低洗消成本并提高内窥镜使用周转率。高内窥镜使用周转率。高内窥镜使用周转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窥镜防护装置及内窥镜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内窥镜防护装置及内窥镜。

技术介绍

[0002]内窥镜是一种兼有诊断及微创治疗功能的医疗设备。现有的内窥镜通常包括可伸入腔体内的插入部和可对该插入部中的弯曲部进行弯曲控制的操作部。其中,插入部的头端座设置有成像探头,可实时采集腔体内的图像供医生观察;该插入部内还贯穿设置有器械通道,可供取样钳等种类的器械通过,该器械通道的一端与操作部上形成的通道口连通,另一端连通至头端,在进行内镜诊疗的过程中,相关处置器械可以自通道口穿入,经由器械通道的引导,再自头端伸出到人体腔体内,以便医生操作。
[0003]现有的内窥镜在使用时,暴露的插入部和器械通道均可能与人体组织或体液产生接触,内窥镜由于需要重复使用,为避免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内窥镜在使用后都必须经过严格而复杂的消毒程序,耗时长,步骤繁复,医院还需要设立专门的消毒室,并配备专门的洗消设备以及相应的洗消人员,这进一步提高了内窥镜的使用成本。同时,洗消又会产生存有残留而洗消不彻底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窥镜防护装置及内窥镜,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内窥镜的插入部和器械通道均可能与人体组织或体液产生接触导致需要清洗消毒内窥镜的问题。
[0005]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内窥镜防护装置,包括连通件、保护鞘和保护套;
[0006]所述保护鞘为可弯曲形变的管体,其两端分别为头端和尾端;
[0007]所述保护鞘的尾端与所述连通件密封连接且相连通;
[0008]所述保护套为弹性薄膜,所述保护套具有收起和展开两种状态:
[0009]收起状态下,所述保护套卷缩或折叠,并收纳于所述保护鞘的头端内部;
[0010]展开状态下,所述保护套呈套筒状并套置在所述保护鞘外围,所述保护套的一端与所述保护鞘的头端密封连接,另一端用于定位在内窥镜插入部外表面上,所述保护套和所述保护鞘围成保护腔体,所述保护套和所述保护鞘对位于所述保护腔体内的内窥镜的局部结构进行隔离保护。
[0011]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连通件具有至少一个器械口和至少一个连接口,所述连接口与所述器械口相连通,所述连接口与所述保护鞘的尾端密封连接且相连通,所述器械口与外界连通。
[0012]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连通件还具有一个与外界连通的吸引口,所述吸引口与所述连接口相连通。
[0013]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套为透明膜体。
[0014]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内窥镜,包括内窥镜主体,还包括以上任一所述的内窥镜防护装置;
[0015]所述内窥镜主体上开设有器械通道,所述器械通道的两端分别为通道入口和通道出口;
[0016]所述内窥镜主体包括操作部和从所述操作部上延伸出的插入部;
[0017]所述通道入口位于操作部上,所述通道出口位于所述插入部远离所述操作部一端的端面上;
[0018]所述保护鞘穿过所述通道入口插设在所述器械通道内;
[0019]当所述保护套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保护套外翻后裹罩在所述插入部外表面,所述保护套与所述保护鞘围成保护腔体,所述插入部的外表面与所述器械通道内壁之间的局部结构位于所述保护腔体内;
[0020]当所述保护套处于收起状态下,所述保护套卷缩或折叠,并收纳于所述保护鞘的头端内部。
[0021]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保护鞘紧贴所述器械通道的内壁。
[0022]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通道入口处固定设置有卡持件,所述连通件与所述卡持件设置为快接结构进行活接。
[0023]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操作部与所述插入部的相连处凹设有卡槽,以供将保护套的一端定位至所述卡槽处。
[0024]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器械通道靠近所述通道入口的部分进行弧形弯曲。
[0025]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插入部远离所述操作部的一端上设置有摄像部件和照明部件。
[0026]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7]本技术内窥镜防护装置在使用时,将保护鞘插装在内窥镜的器械通道内,将处于收起状态的保护套进行展开外翻后反罩在内窥镜的插入部的外表面,保护套与保护鞘围成保护腔体,保护套与保护鞘形成保护层,保护内窥镜本体位于保护腔体内的局部结构。本技术对内窥镜内部的器械通道以及内窥镜的插入部的外表面可同时进行隔离保护,且不影响器械通道的正常使用,外部的器械(例如取样钳)从连通件进入保护鞘内部并沿着保护鞘内壁移动,从保护鞘的头端探出至外界,以供医生进行操作。保护鞘可防止器械通道内壁与人体组织或体液接触,保护套可防止插入部外表面与人体组织或体液接触,使用完毕后,从内窥镜上抽出内窥镜防护装置后整体丢弃即可,从而免去内窥镜的洗消步骤,极大降低洗消不彻底的风险,且可有效降低洗消成本并提高内窥镜的使用周转率。
[0028]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内窥镜的插入部和器械通道均可能与人体组织或体液产生接触导致需要清洗消毒内窥镜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0]其中:
[0031]图1为本技术可选实施例内窥镜防护装置在保护套处于展开状态时的剖面图;
[0032]图2为本技术可选实施例内窥镜防护装置在保护套处于收起状态时的剖面图;
[0033]图3为本技术可选实施例中内窥镜主体的剖面图;
[0034]图4为本技术可选实施例内窥镜在保护套处于展开状态时的剖面图;
[0035]图5为本技术可选实施例内窥镜防护装置在保护套处于收起状态时的立体图;
[0036]图6为本技术可选实施例内窥镜在保护套处于收起状态时的立体图;
[0037]图7为本技术可选实施例内窥镜在保护套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立体图;
[0038]图8为图6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39]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

连通件;11

器械口;12

连接口;13

吸引口;101

连通主体;102

快接头;1021

螺纹槽;1022

环壁;2

保护鞘;3

保护套;4

内窥镜主体;40

器械通道;401

通道入口;402

通道出口;403

弯曲段;41

操作部;41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窥镜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通件(1)、保护鞘(2)和保护套(3);所述保护鞘(2)为可弯曲形变的管体,其两端分别为头端和尾端;所述保护鞘(2)的尾端与所述连通件(1)密封连接且相连通;所述保护套(3)为弹性薄膜,所述保护套(3)具有收起和展开两种状态:收起状态下,所述保护套(3)卷缩或折叠,并收纳于所述保护鞘(2)的头端内部;展开状态下,所述保护套(3)呈套筒状并套置在所述保护鞘(2)外围,所述保护套(3)的一端与所述保护鞘(2)的头端密封连接,另一端用于定位在内窥镜插入部外表面上,所述保护套(3)和所述保护鞘(2)围成保护腔体(01),所述保护套(3)和所述保护鞘(2)对位于所述保护腔体(01)内的内窥镜的局部结构进行隔离保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件(1)具有至少一个器械口(11)和至少一个连接口(12),所述连接口(12)与所述器械口(11)相连通,所述连接口(12)与所述保护鞘(2)的尾端密封连接且相连通,所述器械口(11)与外界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件(1)还具有一个与外界连通的吸引口(13),所述吸引口(13)与所述连接口(12)相连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3)为透明膜体。5.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窥镜主体(4),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内窥镜防护装置;所述内窥镜主体(4)上开设有器械通道(40),所述器械通道(40)的两端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朝志熊小川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美好创亿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