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出油速度的黄油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9476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黄油枪中存在的黄油出油速度调节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调节出油速度的黄油枪,包括壳体、罐体、电机、油泵以及油管;其中电机和油泵连接,油泵还与罐体连接,油泵还与油管连接;电机和油泵设置于壳体内部;罐体与壳体固定连接;还包括电源模块以及用于控制电机的输出功率的调速电路板,调速电路板设置于壳体内;调速电路板与电源模块连接,电源模块设置于壳体上;调速电路板还与电机连接;通过调速电路板控制电机的输出功率,进而实现对黄油枪出油速度的调节。进而实现对黄油枪出油速度的调节。进而实现对黄油枪出油速度的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调节出油速度的黄油枪


[0001]本技术涉及黄油枪
,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调节出油速度的黄油枪。

技术介绍

[0002]黄油枪通常用于向机械设备的活动部位添加作为润滑剂的黄油。其中黄油枪包括电动式和手动式的;电动黄油枪通过电机等输出设备带动泵体,将黄油罐内存储的黄油经过管道引导流出;手动式黄油枪则是通过挤压活塞推动黄油从特定的出口挤出。
[0003]在现有的电动黄油枪中,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2900863U以及CN216520841U的专利中所示的内容,虽然能够实现自动出油,但是缺少出油速度的调节结构或电路,对于黄油需求量不同的机械部位,难以实现精准控制;因此需要一种便于调节出油速度的黄油枪。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调节出油速度的黄油枪。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方案:
[0006]一种便于调节出油速度的黄油枪,包括壳体、罐体、电机、油泵以及油管;其中电机和油泵连接,油泵还与罐体连接,油泵还与油管连接;电机和油泵设置于壳体内部;罐体与壳体固定连接;还包括电源模块以及用于控制电机的输出功率的调速电路板,调速电路板设置于壳体内;调速电路板与电源模块连接,电源模块设置于壳体上;调速电路板还与电机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腔体以及握柄,其中腔体内部中空,用于设置电机以及油泵;握柄设置于腔体的外部;握柄呈U型,与腔体的外侧面连接;腔体中远离握柄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连接罐体的环状结构,罐体穿过环状结构与腔体的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握柄在靠近油泵的一端,设置为内部中空的结构,中空的部分设置有调速电路板;在握柄远离油泵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连接电源模块的接口。
[0009]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池包,电池包与握柄上设置的接口卡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调速电路板上设置有低压保护电路、过流保护电路、控制电路、状态指示电路以及挡位调节电路;其中低压保护电路和过流保护电路均与控制电路连接,低压保护电路还与电源模块连接;控制电路还与状态指示电路以及挡位调节电路连接;状态指示电路还与过流保护电路连接,状态指示电路包括LED灯;挡位调节电路包括多档位旋钮。
[0011]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4,控制芯片为单片机TSSOP20_STC8G1K08;U4设置有20个管脚;U4的8号管脚和9号管脚均与低压保护电路的输出连接;U4的10号管脚接地;在U4的8号管脚和10号管脚之间还设置有电容C2,电容C2的两端分别与U4的8号管脚以及10号管脚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低压保护电路包括稳压芯片U2,U2采用HT7550

1集成芯片;低压保
护电路还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23、电阻R25,电容C1、电容C4、电容C5、电容C6,二极管D3、二极管D5,稳压二极管ZD1、稳压二极管ZD2,三极管Q10以及场效应管Q1;其中二极管D5的正极与电源模块的正极连接,电源模块的负极接地;二极管D5的负极与场效应管Q1的漏极以及电阻R2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Q1的栅极连接;场效应管Q1的源极通过电阻R1与稳压芯片U2的2号管脚连接;稳压芯片U2的2号管脚还分别与稳压二极管ZD1的负极以及电容C1的一端连接;稳压二极管ZD1的正极以及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稳压芯片U2的1号管脚接地,U2的3号管脚通过电容C4接地;U2的3号管脚还作为低压保护电路的输出;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还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0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0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6的一端、电阻R7的一端以及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Q10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5与稳压二极管ZD2的正极连接;三极管Q10的发射极还接地;稳压二极管ZD2的负极与过流保护电路连接;稳压二极管ZD2的正极还通过电阻R25接地;二极管D3的正极通过电阻R23与控制电路的控制芯片U4的18号管脚连接;场效应管Q1的源极还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电阻R5和电容C6接地;电容C6中与电阻R4连接的一端还与控制芯片U4的17号管脚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过流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8、电阻10、电阻R11、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20、电阻R24、电阻R27、电阻R28,电容C3、电容C17,二极管D1、二极管D2,稳压二极管ZD5,三极管Q3、三极管Q11,MOS管Q2、MOS管Q4、MOS管Q9以及MOS管Q12;其中电阻R14的一端与控制芯片U4的3号管脚连接,电阻R14的另一端与MOS管Q9的栅极连接;MOS管Q9的栅极还通过电阻R15接地,Q9的漏极接地;MOS管Q9的源极与电阻R17的一端连接,电阻R1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1的基极连接,Q11的基极还通过电阻R16与低压保护电路中的稳压芯片U2的2号管脚连接;三极管Q11的发射极与低压保护电路中的稳压芯片U2的2号管脚连接;三极管Q11的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11的一端以及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电阻R1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与MOS管Q2的栅极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还通过电阻R10接地,Q3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18与MOS管Q2的栅极连接,Q3的集电极接地;MOS管Q2的栅极通过电阻R8接地,Q2的栅极还与MOS管Q12的栅极连接,Q2的源极接地,Q2的漏极分别与二极管D1的正极以及低压保护电路中的稳压二极管ZD2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与低压保护电路中的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还通过电容C17接地;MOS管Q12的源极接地,Q12的漏极与低压保护电路中的稳压二极管ZD2的负极连接,Q2的漏极还通过电阻R20与MOS管Q4的漏极连接;MOS管Q4的源极通过电阻R24接地,Q4的源极还与稳压二极管ZD5的负极连接,稳压二极管ZD5的正极接地;稳压二极管ZD5的负极还与电阻R19的一端连接,电阻R19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的一端以及控制芯片U4的20号管脚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MOS管Q4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27的一端以及电阻R28的一端连接,电阻R27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28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U4的1号管脚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多档位旋钮包括三个管脚,多档位旋钮的三个管脚分别作为电源输入管脚、接地管脚以及控制信号输出管脚,其中多档位旋钮的电源输入管脚与低压保护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接地管脚直接接地,控制信号输出管脚与电阻R9的一端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7接地;电阻R9中远离多档位旋钮的一端还与控制芯片U4的19号管脚连接。
[0015]进一步的,所述状态指示电路还包括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26以及MOS管Q8,其中电阻R12的一端与控制芯片U4的2号管脚连接,电阻R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调节出油速度的黄油枪,包括壳体(1)、罐体(2)、电机(3)、油泵(4)以及油管(5);其中电机(3)和油泵(4)连接,油泵(4)还与罐体(2)连接,油泵(4)还与油管(5)连接;电机(3)和油泵(4)设置于壳体(1)内部;罐体(2)与壳体(1)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模块以及用于控制电机(3)的输出功率的调速电路板(6),调速电路板(6)设置于壳体(1)内;调速电路板(6)与电源模块连接,电源模块设置于壳体(1)上;调速电路板(6)还与电机(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出油速度的黄油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腔体(11)以及握柄(12),其中腔体(11)内部中空,用于设置电机(3)以及油泵(4);握柄(12)设置于腔体(11)的外部;握柄(12)呈U型,与腔体(11)的外侧面连接;腔体(11)中远离握柄(12)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连接罐体(2)的环状结构(13),罐体(2)穿过环状结构(13)与腔体(11)的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出油速度的黄油枪,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柄(12)在靠近油泵(4)的一端,设置为内部中空的结构,中空的部分设置有调速电路板(6);在握柄(12)远离油泵(4)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连接电源模块的接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出油速度的黄油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池包,电池包与握柄(12)上设置的接口卡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出油速度的黄油枪,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速电路板(6)上设置有低压保护电路、过流保护电路、控制电路、状态指示电路以及挡位调节电路;其中低压保护电路和过流保护电路均与控制电路连接,低压保护电路还与电源模块连接;控制电路还与状态指示电路以及挡位调节电路连接;状态指示电路还与过流保护电路连接,状态指示电路包括LED灯;挡位调节电路包括多档位旋钮(6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出油速度的黄油枪,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4,控制芯片为单片机TSSOP20_STC8G1K08;U4设置有20个管脚;U4的8号管脚和9号管脚均与低压保护电路的输出连接;U4的10号管脚接地;在U4的8号管脚和10号管脚之间还设置有电容C2,电容C2的两端分别与U4的8号管脚以及10号管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出油速度的黄油枪,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保护电路包括稳压芯片U2,U2采用HT7550

1集成芯片;低压保护电路还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23、电阻R25,电容C1、电容C4、电容C5、电容C6,二极管D3、二极管D5,稳压二极管ZD1、稳压二极管ZD2,三极管Q10以及场效应管Q1;其中二极管D5的正极与电源模块的正极连接,电源模块的负极接地;二极管D5的负极与场效应管Q1的漏极以及电阻R2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Q1的栅极连接;场效应管Q1的源极通过电阻R1与稳压芯片U2的2号管脚连接;稳压芯片U2的2号管脚还分别与稳压二极管ZD1的负极以及电容C1的一端连接;稳压二极管ZD1的正极以及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稳压芯片U2的1号管脚接地,U2的3号管脚通过电容C4接地;U2的3号管脚还作为低压保护电路的输出;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还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0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0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6的一端、电阻R7的一端以及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Q10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华斌陈艳庆刘卫红吴利君阚云鹤李建炜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精研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