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管的无菌联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9209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6
一种用于管的无菌联接装置,包括:管状插入件(20),其限定了通道(21)且具有端部区段(20.1),所述端部区段设置有用于将其连接至管的器具,管状插入件设置有杆(25),所述杆以悬臂方式在所述通道内轴向延伸;以及环形本体(30),其包括安装在插入件的端部区段并且与其限定用于接收环形密封元件(40)的壳体,所述环形密封元件可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变形,在第一状态下,环形密封元件限定了比杆的横截面更大的通路截面,在第二状态下,环形密封元件紧密地围绕杆,并且所述密封元件被设计成在由插入件施加的轴向压缩的作用下从其第一状态进入其第二状态。用于联接两个管的组件包括两个联接装置。两个联接装置。两个联接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管的无菌联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输送液态或气态流体的领域,且更特别是涉及一种将两个消毒管联接在一起的无菌联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已知联接组件用于将消毒管道连接在一起,所述消毒管道与制药业中的回路元件(诸如过滤器、离心机、泵、柔性塑料材料制成的储罐,或者诸如生物处理器的加工容器)相连。
[0003]这样的组件通常包括两个联接装置,在每个联接装置已附接至各自的管道端部后连接在一起。每个装置包括管状本体,该管状本体限定了被布置成接收管道端部的通道。本体具有前端面,该前端面带有牢固地紧固于其的环形密封元件,并且管道端部与之达成密封接触。该密封元件被覆盖在条带形式的保护膜中,所述条带被对半折叠,其中一部分可去除地附着至密封元件的自由侧翼,且另一部分形成从第一部分突伸的拉舌部。
[0004]在管道端部已接合在本体中之后,装置在同一轴线上彼此面对地放置,并且然后它们朝向彼此移动,直到保护膜接触且密封元件被轻度压缩为止。通过拉动拉舌部同时去除保护膜,使密封元件的侧翼相互接触,并且因此形成无菌通道,使流体在两个管道之间通过。在借助于夹具将装置的相对部分锁定之前,所述装置被移动更加靠近在一起。
[0005]在一批药品的生产过程结束时,所有的管道和联接装置总体会被去除并焚化。发现对它们进行修复(清洗、消毒
……
)很昂贵,而且有损坏装置(磨损、破损、或者甚至丢失某个部件)的风险。
[0006]然而,人们发现这种有许多部件的装置仅用于单次使用、特别是当使用时间很短时就会显得特别昂贵。
[0007]还期望的是限制或者甚至消除在将装置断开连接时滞留在管道中的任何流体的流动。为了做到这一点,已建议在联接装置上装配阀。具体而言,已知的可清洗和可重复使用的联接装置包括为此目的提供的阀。然而,在经济上,给一次性联接装置装配这种阀并非切实可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目的
[0009]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管的无菌联接装置,其使得上述问题至少部分地得到避免。
[0010]专利技术概述
[0011]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管的无菌联接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0012]管状插入件,其限定了通道并且既具有第一端部区段又具有第二端部区段,所述第一端部区段设置有用于将其连接至管的器具,所述第二端部区段在管的外部延伸,管状插入件设置有悬臂杆,其在通道内轴向延伸,以便具有从插入件的第二端部区段突伸出的
自由端部分;以及
[0013]环形本体,其既包括安装在插入件第二端部区段上的第一端部区段又包括第二端部区段,所述第二端部区段从插入件第二端部区段轴向突伸以便与之共操作以限定与杆的自由端部分相对准的壳体,用于接收环形密封元件,所述环形密封元件被置于插入件第二端部区段的前端面和环形本体的第二区段的内唇部之间。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
[0015]环形密封元件可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变形,在第一状态下,密封元件限定了比杆的横截面更大的流动截面,在第二状态下,密封元件紧密地围绕杆,密封元件被布置成在轴向压缩的作用下从其第一状态进入其第二状态。
[0016]密封元件具有从环形本体的第二区段突伸的前端面,带有可去除地紧固至该前端面的保护膜,所述膜具有在其上向下折叠的拉舌部,所述拉舌部具有与保护膜的边缘连接的第一端和从膜的边缘突伸、与拉舌部的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以及
[0017]本体的第一端部区段安装在插入件上,以便可在从插入件轴向突伸的突伸位置和与插入件平齐的平齐位置之间进行轴向移动,在所述突伸位置,密封元件处于其第一状态,在所述平齐位置,密封元件在轴向被充分压缩处于其第二状态。
[0018]因此,密封元件的作用是既能密封管的联接,又能完全关闭通道,从而限制了装置的部件数量,同时又能在装置断开连接时防止滞留在管中的液体流动。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特定特征,该装置包括用于将本体锁定在突伸位置和平齐位置的器具。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特定特征,该装置包括预联接和联接器具,用于与另一联接装置相接合。
[0021]以特别的方式,预联接和联接器具包括至少一个锁定凸片,所述锁定凸片从本体的前端面轴向突伸,并在自由端包括至少两个锯齿部,用于与其他联接装置的边缘共操作。
[002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联接组件,用于将两个管联接在一起,该联接组件包括两个这样的联接装置。
[0023]有利的是,所述两个联接装置是相同的。
[002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通过这种联接组件将两个管联接在一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5]将所述装置轴向上面对彼此放置;
[0026]将所述装置朝向彼此移动,直到拉舌部彼此接触并且保护膜压靠本体的前端面为止;
[0027]通过同时拉动拉舌部来去除保护膜;以及
[0028]再次将所述装置朝向彼此移动,直到所述本体彼此压靠为止。
附图说明
[0029]根据以下描述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所述描述纯粹是说明性和非限制性的,并且应参照附图阅读,其中:
[0030]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特定实施例中的联接装置的轴向剖视图;
[0031]图2是图1所示的联接装置的截面视图;
[0032]图3是图1中所示的联接装置的端视图;
[0033]图4A是本专利技术特定实施例中的联接组件在连接之前的轴向剖视图;
[0034]图4B是类似于图4A的连接期间在去除保护膜之前的视图;
[0035]图4C是类似于图4A的连接期间在去除保护膜之后的视图;
[0036]图4D是类似于图4A的连接后的视图;
[0037]图5A是类似于图4D在断开连接之前的视图;
[0038]图5B是类似于图5B的在断开连接期间的视图;以及
[0039]图5C是类似于图5A的在断开连接后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将形成第一流体输送管道的第一消毒管100和由第二消毒管200形成的第二流体输送管道联接在一起。
[0041]参照图4A至图4D,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特定实施例中,被赋予总体附图标记1的流体联接组件包括两个联接装置10,用于共同作用以在第一管100和第二管200之间提供无菌连接。这两个装置10是相同的,并且在附图中通过添加字母A或B来区分它们。
[0042]如图1所示,每个装置10包括管状端件或插入件20,所述管状端件或插入件限定流体通过的通道21。
[0043]插入件20具有第一端部区段20.1,所述第一端部区段限定第一孔22.1,所述第一孔形成通道21的一部分。第一区段20.1具有锥形外部凸起23和套箍(collar)24,分别形成用于将该第一区段锚固在管100或200中的插塞端(spigot),以及用于阻止插入所述管100或200中的支座。
[0044]插入件20具有第二端部区段20.2,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管的无菌联接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联接装置包括:管状插入件(20),其限定了通道(21)且既具有第一端部区段(20.1)又具有第二端部区段(20.2),所述第一端部区段设置有用于将其连接至管的器具,所述第二端部区段在管的外部延伸,管状插入件设置有悬臂杆(25),所述悬臂杆在所述通道内轴向延伸,以便具有从插入件的第二端部区段突伸出的自由端部分(25.1);以及环形本体(30),其既包括安装在插入件的第二端部区段上的第一端部区段(30.1)又包括第二端部区段(30.2),所述第二端部区段从插入件的第二端部区段轴向突伸以便与之共操作以限定与杆的自由端部分相对准的壳体,用于接收环形密封元件(40),所述环形密封元件被置于插入件的第二端部区段的前端面和环形本体的第二区段的内唇部之间,并且所述环形密封元件可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变形,在第一状态下,密封元件限定了比杆的横截面更大的流体流动截面,在第二状态下,密封元件紧密地围绕杆,所述密封元件被布置成在轴向压缩的作用下从其第一状态进入其第二状态;并且在于:所述密封元件具有从环形本体的第二区段突伸的前端面,带有可去除地紧固至该前端面的保护膜(50),所述膜具有在其上向下折叠的拉舌部(51),所述拉舌部具有与保护膜的边缘连接的第一端和从膜的边缘突伸、与拉舌部的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以及所述本体的第一端部区段安装在所述插入件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
申请(专利权)人:派克汉尼汾欧洲中东和非洲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