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供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89062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供水系统,其包括检测台、储水箱、清洗箱、清水桶及污水桶。检测台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储水箱设置于第一安装槽内,清洗箱设置于第二安装槽内,储水箱内设置有温控组件和液位计。清水桶、储水箱、清洗箱及污水桶通过管道依次连通,清水桶与储水箱之间设置有第一水泵和第一电磁阀,储水箱与清洗箱之间设置有第二水泵和第二电磁阀,清洗箱与污水桶之间设置有第三电磁阀。清洗储水箱和清洗箱时,直接拿出清洗,提高了清洗效率和清洗效果,操作便捷,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供水系统采用在线加热后的去离子清洗器具,提高了清洗效率,并且有效地增加了器具的清洗效果,进而提高分析检测准确性。检测准确性。检测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供水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供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根据光电比色原理来测量体液中某种特定化学成分的仪器。由于其测量速度快、准确性高、消耗试剂量小,现已在各级医院、防疫站得到广泛使用。配合使用可大大提高常规生化检验的效率。
[0003]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通过清洗槽对反应杯、样本针、搅拌棒等器具进行清洗和重复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进行连续分析检测时,为了避免器具对分析结果造成影响,需要对清洗槽进行清洗,避免之前的样本和试剂残留在清洗槽中对器具造成二次污染,从而影响分析仪的测试结果。现有的清洗槽固定安装在检测台上,清洗过程在检测台上完成,由于操作空间受限,清洗效率低,清洗效果差,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和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供水系统,其解决了对清洗槽清洗时清洗效率低及清洗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供水系统包括:
[0008]检测台、储水箱、清洗箱、清水桶以及污水桶;
[0009]所述检测台设置于所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所述检测台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
[0010]所述储水箱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清洗箱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储水箱内设置有温控组件和液位计;
[0011]所述清水桶和所述污水桶均设置于所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所述清水桶靠近所述储水箱,所述污水桶靠近所述清洗箱,且所述污水桶位于所述清洗箱的下方;
[0012]所述清水桶、所述储水箱、所述清洗箱以及所述污水桶通过管道依次连通,所述清水桶与所述储水箱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水泵和第一电磁阀,所述储水箱与所述清洗箱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水泵和第二电磁阀,所述清洗箱与所述污水桶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
[0013]可选地,所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
[0014]所述清水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架上,所述污水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架上。
[0015]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架和所述第二安装架均包括面板、底板以及背板;
[0016]所述面板与所述背板相互平行,且所述面板和所述背板均与所述底板垂直连接;
[0017]所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
述第二安装孔的横截面均为长方形;
[0018]所述第一安装架的所述面板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中,所述第二安装架的所述面板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孔中,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均水平设置;
[0019]所述第一转轴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架的重心的上方,所述第二转轴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架的重心的上方。
[0020]可选地,所述面板上设置有把手。
[0021]可选地,所述储水箱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清洗箱的底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底设置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底设置有第二连接管;
[0022]所述第一通孔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第一端对接,所述第二通孔能够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第一端对接;
[0023]所述第二连接管的第二端和所述清水桶均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的第二端,所述污水桶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的第二端。
[0024]可选地,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内均设置有按压开关,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内均设置有顶针,所述顶针能够与所述按压开关抵接。
[0025]可选地,所述按压开关包括套管、弹簧、隔板以及连接杆;
[0026]所述储水箱的所述套管与所述第一通孔对接且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管中,所述清洗箱的所述套管与所述第二通孔对接且套设与所述第二连接管中,所述储水箱和所述清洗箱内均设置有弹性密封块;
[0027]所述连接杆和所述隔板均滑动套设于所述套管内,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与所述隔板连接,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弹性密封块连接,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连接杆上,所述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套管的内壁抵接,所述弹簧的第二端与所述隔板抵接;
[0028]所述隔板能够与所述顶针抵接。
[0029]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内均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套管的端部与所述密封圈抵接。
[0030]可选地,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为锥形孔。
[0031]可选地,所述储水箱上设置有保温盖,所述温控组件和所述液位计均与所述保温盖连接,所述保温盖上开设有通线孔,所述温控组件和所述液位计的导线设置于所述通线孔中。
[0032](三)有益效果
[0033]储水箱安装在第一安装槽内,清洗箱安装在第二安装槽内,清洗储水箱和清洗箱时,直接将储水箱和清洗箱拿出,采用专用的清洗设备和灭菌设备对储水箱和清洗箱进行清洗和杀菌,有效地提高了清洗效率和清洗效果,操作便捷,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供水系统采用在线加热后的去离子清洗器具,提高了清洗效率,并且有效地增加了器具的清洗效果,进而提高分析检测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34]图1为本技术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2为本技术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供水系统的管路连接示意图;
[0036]图3为本技术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供水系统的第一安装架的第一状态示意图;
[0037]图4为本技术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供水系统的第一安装架的第二状态示意图;
[0038]图5为本技术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供水系统的储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图。
[0040]【附图标记说明】
[0041]1:检测台;
[0042]2:储水箱;20:按压开关;201:套管;202:弹簧;203:隔板;204:连接杆;205:密封圈;21:温控组件;22:液位计;23:第一通孔;24:第一连接管;25:顶针;26:弹性密封块;
[0043]3:清洗箱;
[0044]4:清水桶;
[0045]5:污水桶;
[0046]61:第一水泵;62:第二水泵;
[0047]71:第一电磁阀;72:第二电磁阀;73:第三电磁阀;
[0048]81:第一安装架;811:面板;812:底板;813:背板;814:把手;815:挡块;816:第一转轴;
[0049]9:保温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50]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其中,本文所提及的“上”、“下”......等方位名词以图1的定向为参照。
[0051]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技术的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供水系统包括检测台(1)、储水箱(2)、清洗箱(3)、清水桶(4)以及污水桶(5);所述检测台(1)设置于所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所述检测台(1)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储水箱(2)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清洗箱(3)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储水箱(2)内设置有温控组件(21)和液位计(22);所述清水桶(4)和所述污水桶(5)均设置于所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所述清水桶(4)靠近所述储水箱(2),所述污水桶(5)靠近所述清洗箱(3),且所述污水桶(5)位于所述清洗箱(3)的下方;所述清水桶(4)、所述储水箱(2)、所述清洗箱(3)以及所述污水桶(5)通过管道依次连通,所述清水桶(4)与所述储水箱(2)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水泵(61)和第一电磁阀(71),所述储水箱(2)与所述清洗箱(3)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水泵(62)和第二电磁阀(72),所述清洗箱(3)与所述污水桶(5)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73);所述储水箱(2)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23),所述清洗箱(3)的底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底设置有第一连接管(24),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底设置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通孔(23)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管(24)的第一端对接,所述第二通孔能够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第一端对接;所述第二连接管的第二端和所述清水桶(4)均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24)的第二端,所述污水桶(5)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一通孔(23)和所述第二通孔内均设置有按压开关(20),所述第一连接管(24)和所述第二连接管内均设置有顶针(25),所述顶针(25)能够与所述按压开关(20)抵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架(81)和第二安装架;所述清水桶(4)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架(81)上,所述污水桶(5)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架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架(81)和所述第二安装架均包括面板(811)、底板(812)以及背板(813);所述面板(811)与所述背板(813)相互平行,且所述面板(811)和所述背板(813)均与所述底板(8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德斌陈荣李啸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德荣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