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医用俯卧位床垫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床垫的
,具体是一种多功能医用俯卧位床垫。
技术介绍
[0002]脊柱后路手术后脑脊液漏为常见的手术并发症,出现或预防此种并发症通常应用俯卧头低足高位,使手术部位处于高位,减少脑脊液渗漏,避免颅内压过低导致脑疝形成危及生命,由于脑脊液渗漏后需要垫高床尾使病人维持俯卧位进行一到两周,甚至更长时间的治疗,病人不仅自感不舒服,难以长时间维持此种体位,而且该体位对病人颈部活动、胸腹式呼吸、消化功能及小便,甚至睡眠均有影响。
[0003]普通的医用床垫为适应人体日常生活习惯,大多为仰卧位设计,现有的俯卧位床垫在使用时,病人头部只能侧方放置,长时间导致颈部酸困不适,影响睡眠,导致不能长时间维持体位及加重颈椎相关疾病,特别是有颈椎病的病人,在俯卧位的患者双腿长期处于平放的状态时,不利于腿部血液的循环流动,且在使用时,患者的手臂无法进行抓持支撑,导致使用者进行背部护理时上半身晃动幅度过大,且使用者的手臂盘放时无支撑,会造成患者疲劳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医用俯卧位床垫,包括床体及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上侧安装有床垫,所述床垫通过呼吸面罩(9)、上身支撑垫(1)及腿部放置垫(2)组成;所述呼吸面罩(9)安置于所述床体上侧一端,所述上身支撑垫(1)安置于所述床体上侧并位于所述呼吸面罩(9)一侧,所述腿部放置垫(2)安置于所述床体上侧另一端,所述腿部放置垫(2)位于所述上身支撑垫(1)一侧,所述腿部放置垫(2)及所述床体另一端设有通槽(14),所述床体一端安装有手臂放置结构,所述通槽(14)内安装有足趾悬空结构;所述手臂放置结构包括一对U形板(11)、一对蜗轮(10)、一对蜗杆(12)、一对转盘一(6)及一对手臂放置板(5);所述床体下侧一端设有对称的弧形凹槽,所述床体下侧一端固定连接对称的所述U形板(11),一对所述U形板(11)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弧形凹槽下方,一对所述U形板(11)的横板一侧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立板,一对所述蜗轮(10)的两侧中心轴分别轴承连接并穿过对应的所述U形板(11)竖板,一对所述蜗轮(10)的上部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弧形凹槽内,一对所述蜗轮(10)的一个中心轴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所述手臂放置板(5)的一端,一对所述蜗轮(10)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蜗杆(12)啮合,一对所述蜗杆(12)的中心轴分别轴承连接并穿过对应的所述立板,一对所述蜗杆(12)的中心轴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所述转盘一(6)的安装轴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慧慧,贾立红,潘宗极,张峻恺,于祎,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