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医用俯卧位床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8890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医用俯卧位床垫,涉及医疗床垫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传统床垫功能单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床体及床垫,所述床体上侧安装有床垫,所述床垫通过呼吸面罩、上身支撑垫及腿部放置垫组成;所述呼吸面罩安置于所述床体上侧一端。患者头部可以趴在呼吸面罩内,通过呼吸面罩将患者脸部卡住,不影响患者俯卧位的呼吸,无需患者头部时长保持侧方位置,患者双肩分别卡在对应的肩部放置槽内后,将双臂放置在对应的手臂放置板内,避免患者在俯卧位时,上身晃动幅度过大,为患者双臂提供支撑力,定时将足趾悬空板升出,将患者足趾处于悬空状态,促进患者腿部的血液流动,改善了传统床垫单一的功能。改善了传统床垫单一的功能。改善了传统床垫单一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医用俯卧位床垫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床垫的
,具体是一种多功能医用俯卧位床垫。

技术介绍

[0002]脊柱后路手术后脑脊液漏为常见的手术并发症,出现或预防此种并发症通常应用俯卧头低足高位,使手术部位处于高位,减少脑脊液渗漏,避免颅内压过低导致脑疝形成危及生命,由于脑脊液渗漏后需要垫高床尾使病人维持俯卧位进行一到两周,甚至更长时间的治疗,病人不仅自感不舒服,难以长时间维持此种体位,而且该体位对病人颈部活动、胸腹式呼吸、消化功能及小便,甚至睡眠均有影响。
[0003]普通的医用床垫为适应人体日常生活习惯,大多为仰卧位设计,现有的俯卧位床垫在使用时,病人头部只能侧方放置,长时间导致颈部酸困不适,影响睡眠,导致不能长时间维持体位及加重颈椎相关疾病,特别是有颈椎病的病人,在俯卧位的患者双腿长期处于平放的状态时,不利于腿部血液的循环流动,且在使用时,患者的手臂无法进行抓持支撑,导致使用者进行背部护理时上半身晃动幅度过大,且使用者的手臂盘放时无支撑,会造成患者疲劳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即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多功能医用俯卧位床垫,其包括床体及床垫,所述床体上侧安装有床垫,所述床垫通过呼吸面罩、上身支撑垫及腿部放置垫组成;
[0005]所述呼吸面罩安置于所述床体上侧一端,所述上身支撑垫安置于所述床体上侧并位于所述呼吸面罩一侧,所述腿部放置垫安置于所述床体上侧另一端,所述腿部放置垫位于所述上身支撑垫一侧,所述腿部放置垫及所述床体另一端设有通槽,所述床体一端安装有手臂放置结构,所述通槽内安装有足趾悬空结构;
[0006]所述手臂放置结构包括一对U形板、一对蜗轮、一对蜗杆、一对转盘一及一对手臂放置板;
[0007]所述床体下侧一端设有对称的弧形凹槽,所述床体下侧一端固定连接对称的所述U形板,一对所述U形板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弧形凹槽下方,一对所述U形板的横板一侧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立板,一对所述蜗轮的两侧中心轴分别轴承连接并穿过对应的所述U形板竖板,一对所述蜗轮的上部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弧形凹槽内,一对所述蜗轮的一个中心轴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所述手臂放置板的一端,一对所述蜗轮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蜗杆啮合,一对所述蜗杆的中心轴分别轴承连接并穿过对应的所述立板,一对所述蜗杆的中心轴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所述转盘一的安装轴一端。
[0008]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足趾悬空结构包括矩形板、一对环形圈、丝杠、转盘二、一对导杆及足趾悬空板;
[0009]对应所述通槽所在的所述床体下侧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矩形板,所述矩形板两侧
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所述环形圈,所述丝杠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转盘二,所述丝杠上端螺纹连接并穿过所述矩形板,所述丝杠上端轴承连接所述足趾悬空板,所述足趾悬空板下侧固定连接对称的所述导杆,一对所述导杆下端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环形圈。
[0010]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足趾悬空板及所述腿部放置垫上侧均为双弧形表面。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身支撑垫上侧为弧形表面,所述上身支撑垫上侧两角分别设有对应的肩部放置槽。
[0012]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呼吸面罩内设有凹槽,所述呼吸面罩两侧分别设有对应的面罩放置槽,所述呼吸面罩顶端设有面罩气管放置槽。
[0013]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呼吸面罩表层包被有啫喱材质层,所述上身支撑垫及所述腿部放置垫表层均包被有软质橡胶层。
[0014]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手臂放置板的摆动范围在0
°‑
90
°
之间。
[0015]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患者头部可以趴在呼吸面罩内,通过呼吸面罩将患者脸部卡住,不影响患者俯卧位的呼吸,无需患者头部时长保持侧方位置,患者双肩分别卡在对应的肩部放置槽内后,将双臂放置在对应的手臂放置板内,避免患者在俯卧位时,上身晃动幅度过大,为患者双臂提供支撑力,定时将足趾悬空板升出,将患者足趾处于悬空状态,促进患者腿部的血液流动,改善了传统床垫单一的功能,使患者在恢复期更加舒适,更有利于患者恢复。
附图说明
[0016]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17]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0018]图3示出了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0019]图4示出了本技术的部分零件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1、上身支撑垫,2、腿部放置垫,3、足趾悬空板,4、肩部放置槽,5、手臂放置板,6、转盘一,7、面罩放置槽,8、面罩气管放置槽,9、呼吸面罩,10、蜗轮,11、U形板,12、蜗杆,13、矩形板,14、通槽,15、导杆,16、丝杠,17、转盘二,18、环形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参照附图1

图4来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2]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多功能医用俯卧位床垫,在使用前,足趾悬空板3上侧与腿部放置垫2上侧处于平齐状态,如图1所示,一对手臂放置板5位于45
°
的位置,在使用本装置时,患者趴在床垫上侧,患者将头部卡在呼吸面罩9凹槽内,不影响患者俯卧位的呼吸,若患者需要带呼吸管时,将呼吸罩的管体放置在面罩气管放置槽8内即可,无需患者头部时长保持侧方位置,患者将双臂的大臂位置分别卡在对应的肩部放置槽4内,将两个小臂分别放置在对应的手臂放置板5上,患者上肢胸腔部位放置在上身支撑垫1内,双腿放置在腿部放置垫2及足趾悬空板3上侧,转动两个转盘一6,一对转盘一6带动对应的蜗杆12旋转,一对蜗杆
12分别带动对应的与之啮合的蜗轮10转动,一对蜗轮10带动对应的手臂放置板5转动,当一对手臂放置板5带动患者对应的小臂转动至舒适的角度后,停止转动一对转盘一6即可,当对患者进行背部护理时,则需将患者肩肘转动至呈90
°
的状态,远端关节低于近端关节,避免患者在俯卧位时,上身晃动幅度过大,为患者双臂提供支撑力,转动转盘二17,转盘二17带动丝杠16旋转,丝杠16带动足趾悬空板3沿着通槽14内向上滑动,足趾悬空板3带动患者脚裸部背曲面向上滑动,当足趾处于悬空状态,双髋双膝关节屈曲角度在20
°
左右时,停止转动转盘二17,促进患者腿部血液循环,定时将足趾悬空板3升出,将患者足趾处于悬空状态,促进患者腿部的血液流动,当患者头部想要转动至侧方位置时,将呼吸罩放置在对应一侧的面罩放置槽7内即可,改善了传统床垫单一的功能,使患者在恢复期更加舒适,更有利于患者恢复。
[0023]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医用俯卧位床垫,包括床体及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上侧安装有床垫,所述床垫通过呼吸面罩(9)、上身支撑垫(1)及腿部放置垫(2)组成;所述呼吸面罩(9)安置于所述床体上侧一端,所述上身支撑垫(1)安置于所述床体上侧并位于所述呼吸面罩(9)一侧,所述腿部放置垫(2)安置于所述床体上侧另一端,所述腿部放置垫(2)位于所述上身支撑垫(1)一侧,所述腿部放置垫(2)及所述床体另一端设有通槽(14),所述床体一端安装有手臂放置结构,所述通槽(14)内安装有足趾悬空结构;所述手臂放置结构包括一对U形板(11)、一对蜗轮(10)、一对蜗杆(12)、一对转盘一(6)及一对手臂放置板(5);所述床体下侧一端设有对称的弧形凹槽,所述床体下侧一端固定连接对称的所述U形板(11),一对所述U形板(11)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弧形凹槽下方,一对所述U形板(11)的横板一侧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立板,一对所述蜗轮(10)的两侧中心轴分别轴承连接并穿过对应的所述U形板(11)竖板,一对所述蜗轮(10)的上部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弧形凹槽内,一对所述蜗轮(10)的一个中心轴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所述手臂放置板(5)的一端,一对所述蜗轮(10)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蜗杆(12)啮合,一对所述蜗杆(12)的中心轴分别轴承连接并穿过对应的所述立板,一对所述蜗杆(12)的中心轴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所述转盘一(6)的安装轴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慧慧贾立红潘宗极张峻恺于祎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