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主导航的移动充电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8866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主导航的移动充电机器人,涉及到充电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充电机器人本体和第一伺服电机,所述充电机器人本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装设有操作按钮,所述控制面板上固定安装有显示面板,所述控制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顶端固定安装有摄像头。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实现了通过机器人内部的系统,可以实现操作手机快速定位到充电机器人的所在位置,也可以通过手机远程召唤充电机器人移动到汽车的附近位置,通过调节组件可以对电源线裸露的长度进行控制。件可以对电源线裸露的长度进行控制。件可以对电源线裸露的长度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主导航的移动充电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机器人
,特别涉及一种可自主导航的移动充电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代生活中,插电式混动汽车的普及率非常的高,但是插电式汽车在使用的时候需要行驶到专门的充电桩车位上进行充电,由于充电桩车位使用率非常高难以及时对汽车进行充电,所以需要使用到移动式充电机器人进行充电工作。
[0003]现有的充电机器人在使用的时候,大多数都是需要自行去寻找,在一些较大的停车场难以寻找到充电机器人的所在位置,从而给电车充电带来困扰,且充电机器人上的充电线的长度都是不固定的,在充电的过程中电缆多余的部分容易裸露在地面上,从而对附近的行人造成不便,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自主导航的移动充电机器人及使用方法来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主导航的移动充电机器人,实现了通过机器人内部的系统,可以实现操作手机快速定位到充电机器人的所在位置,也可以通过手机远程召唤充电机器人移动到汽车的附近位置,通过调节组件可以对电源线裸露的长度进行控制。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自主导航的移动充电机器人,包括充电机器人本体和第一伺服电机,所述充电机器人本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装设有操作按钮,所述控制面板上固定安装有显示面板,所述控制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顶端固定安装有摄像头;还包括驱动组件和调节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对所述充电机器人本体整体进行移动,所述调节组件用于对汽车进行充电。
[0006]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充电机器人本体底端的下护板,所述充电机器人本体上装设有滚轮,所述充电机器人本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充电机器人本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防护板,所述充电机器人本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所述充电机器人本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
[0007]优选的,所述防护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上套设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的另一端套设在第二皮带轮上,所述第二皮带轮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充电机器人本体的内部,所述第二皮带轮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滚轮上。
[0008]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活动连接在所述控制箱表面箱门,所述箱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箱门的表面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设置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充电枪,所述充电枪活动插设在所述控制箱表面的充电枪。
[0009]优选的,所述控制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一对轴杆座,一对所述轴杆座上转动连接有收卷辊,所述收卷辊上收卷的所述电源线,所述收卷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
[0010]优选的,所述控制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对滑杆,一对所述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片,一对所述滑杆上套设有同一个移动条,所述滑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控制箱的内壁和所述移动条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条上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移动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底端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端与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控制箱内部。
[0011]优选的,所述转盘上开设有若干组卡槽,所述卡块的开设在其中一个卡槽内。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移动充电机器人系统,包括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电线连接在中央运算处理模块上,所述中央运算处理模块上电性连接有无线传输模块,所述中央运算处理模块电性连接有无线通讯模块;
[0013]无线通讯模块内部安装有交换机,所述交换机上电性连接有视频监控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电性连接有元远程控制模块;
[0014]无线通讯模块上电性连接有行走驱动模块,所述行走驱动模块内部电性连接有电机系统,所述行走驱动模块上电性连接有电源模块。
[0015]综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6]1、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当需要对充电机器人本体整体进行移动的时候,对控制面板上的操作按钮进行操作,通过显示面板可以对参数进行显示,控制面板与第一伺服电机之间通过导线进行电性连接,通过操作操作按钮使得第一伺服电机开始进行运作,在充电机器人本体的内部安装有四组第一伺服电机,每个轴杆座都是单独对滚轮进行单独驱动,在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通过第一伺服电机的运作使第一皮带轮进行转动,在第一皮带轮上套设有传动带,传动带的另一端套设在第二皮带轮上,第一皮带轮的转动通过传动带带动第二皮带轮进行转动,在第二皮带轮上固定安装有滚轮,通过第二皮带轮的转动使滚轮进行转动,从而便于对充电机器人本体整体进行移动;
[0017]2、本专利技术中,当需要对电源线的长度进行调节的时候,将充电枪在控制箱上进行拿取下来,然后对控制面板上的操作按钮进行操作,通过操作按钮的操作使的第二伺服电机进行运作,再次需要说明的是,控制面板与第二伺服电机之间都是通过导线进行电性连接,其之间具体工作原理都是通过现有技术进行引用,在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通过第二伺服电机的运作使螺纹杆进行转动,在螺纹杆的顶端螺纹连接在套筒上,通过螺纹杆的转动使套筒进行移动,套筒的顶端固定连接在移动条上,通过套筒向下移动拉动移动条进行移动,移动条的两端滑动套设在滑杆上,便于增加移动条移动的稳定性,通过移动条的移动时卡块脱离转盘上的卡槽,从而便于对电源线的长度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控制箱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控制箱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控制箱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控制箱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控制箱局部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充电机器人本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充电机器人本体局部剖面示意图;
[0026]图8为图5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7]图9为充电机器人本体内部系统流程图。
[0028]图中:1、充电机器人本体;101、控制箱;102、控制面板;103、操作按钮;104、显示面板;105、底座;106、旋转座;107、摄像头;2、箱门;201、把手;202、限位孔;203、电源线;204、充电枪;205、下护板;206、滚轮;207、安装板;208、防护板;209、蓄电池;210、控制器;3、第一伺服电机;301、第一皮带轮;302、传动带;303、第二皮带轮;4、轴杆座;401、收卷辊;402、转盘;403、滑杆;404、限位片;405、移动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主导航的移动充电机器人,包括充电机器人本体(1)和第一伺服电机(3),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机器人本体(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控制箱(101),所述控制箱(10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102),所述控制面板(102)上装设有操作按钮(103),所述控制面板(102)上固定安装有显示面板(104),所述控制箱(10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底座(105),所述底座(10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旋转座(106),所述旋转座(106)顶端固定安装有摄像头(107);还包括驱动组件和调节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对所述充电机器人本体(1)整体进行移动,所述调节组件用于对汽车进行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主导航的移动充电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充电机器人本体(1)底端的下护板(205),所述充电机器人本体(1)上装设有滚轮(206),所述充电机器人本体(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安装板(207),所述充电机器人本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防护板(208),所述充电机器人本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209),所述充电机器人本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2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自主导航的移动充电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20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3),所述第一伺服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301),所述第一皮带轮(301)上套设有传动带(302),所述传动带(302)的另一端套设在第二皮带轮(303)上,所述第二皮带轮(303)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充电机器人本体(1)的内部,所述第二皮带轮(30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滚轮(206)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主导航的移动充电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活动连接在所述控制箱(101)表面箱门(2),所述箱门(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201),所述箱门(2)的表面开设有限位孔(202),所述限位孔(202)的内设置有电源线(203),所述电源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树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