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床柔性工作台的定位精度检测校正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8665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机床精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床柔性工作台的定位精度检测校正方法。目前柔性工作台的定位精度检测和校正尚无规范和标准可依。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激光探头作为测量工具,将柔性工作台上所有POGO柱依次调整至初始位置、最大行程高度和初始位置,获得Z轴数据,即二维数组N1、N2和N3,计算N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床柔性工作台的定位精度检测校正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床精度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机床柔性工作台的定位精度检测校正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复合材料因其材料特性和技术优势,使得其在飞机上的使用量不断增加。复合材料件具有轮廓复杂、曲率不一、刚性相对较低等特点,复合材料件的自动化加工成为了航空制造领域新的技术难题。利用数控机床配上一套柔性工作台(柔性卡具),是当前复合材料件自动化加工的一种解决方案。
[0003]柔性工作台包含若干根POGO柱,每根POGO柱均具有坐标伺服定位功能,能够对不规则复合材料工件进行自适应匹配,起到对复合材料工件的装夹和固定作用。因此,柔性工作台的定位精度是整个加工精度保证的前提。
[0004]目前,柔性工作台的定位精度检测和校正尚无规范和标准可依。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机床柔性工作台的定位精度检测校正方法,用于简便快速准确地对机床柔性工作台进行定位精度检测和校正。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床柔性工作台的定位精度检测校正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利用激光探头作为测量工具,安装于机床主轴头上;
[0008]S2、将柔性工作台上所有POGO柱调整至高度Z0,即初始位置,通过控制激光探头分别与每个POGO柱接触从而获得每个POGO柱的Z轴数据,即二维数组N1;
[0009]S3、将柔性工作台上所有POGO柱调整至最大行程高度,通过控制激光探头获得每个POGO柱的Z轴数据,即二维数组N2;
[0010]S4、再次将柔性工作台上所有POGO柱调整至高度Z0,通过控制激光探头获得每个POGO柱的Z轴数据,即二维数组N3;
[0011]S5、针对每个POGO柱计算N2

N1的差值,获得差值二维数组Nm1,并进一步计算二维数组Nm与理论最大行程高度Zmax的差值,获得二维数组Nm2,二维数组Nm2中绝对值最大值所对应的数值即为定位精度Pr;针对每个POGO柱计算N3

N1的差值,获得二维数组Nm3,二维数组Nm3中绝对值最大值所对应的数值即为重复定位精度Prs;
[0012]S6、将定位精度Pr和重复定位精度Prs与出厂规范中的合格精度进行比较,若在合格精度值范围内,即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需找出超差位置的POGO柱,进行精度调整和恢复工作,直至再次检测合格。
[0013]有利地,所述激光探头采用雷尼绍激光探头。
[0014]有利地,控制激光探头与POGO柱的顶部中心位置接触。
[0015]有利地,保持检测环境温度应与机床加工时环境温度一致。
[0016]有利地,每个POGO运行速度需保持一致。
[0017]有利地,激光探头接触POGO柱应为相对垂直方向。
[0018]有利地,激光探头接触每个POGO柱的速度需保持一致。
[0019]有利地,检测顺序应按照阵列顺序执行。
[0020]有益效果:建立了适合机床柔性工作台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的检测方法和规范,该方法简便、快捷,能有效验证机床柔性工作台的精度状况,实用性很高。
附图说明
[0021]当结合附图阅读时,通过参考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示例的详细描述,将最好地理解例示性示例以及优选的使用模式、其他目的及其描述,其中:
[0022]图1为在机床柔性工作台的机床主轴上安装激光探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在Z0高度进行第一次检测的状态示意图;
[0024]图3为在Z
MAX
高度进行检测的状态示意图;
[0025]图4为在Z0高度进行第二次检测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将参照附图更充分地描述所公开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了所公开示例中的一些(但并非全部)。事实上,可描述许多不同的示例并且这些示例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本文中阐述的示例。相反,描述这些示例,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和完全的,并且将把本公开的范围充分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27]某实施例机床柔性工作台的定位精度检测校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8]步骤一,利用机床雷尼绍激光探头作为测量工具,安装于机床主轴头上(见图1);
[0029]步骤二,将所有POGO柱(3X8矩阵布置,共计18件)运行至Z0,即初始位置(见图2),将机床通过X、Y坐标运行至每个POGO柱中心位置,再通过机床Z轴运行,分别与每个POGO柱接触从而获得每个POGO柱的Z轴数据,并记录为二维数组N1,N1数组详见表一;
[0030]表一
[0031]H

0.032

0.038

0.015G

0.028

0.027

0.018F

0.028

0.011

0.010E

0.023

0.005

0.002D

0.015

0.018

0.011C

0.024

0.002

0.004B

0.0220

0.014A

0.035

0.020

0.011 123
[0032]步骤三,将柔性工作台上所有POGO柱调整至最大行程高度500mm,通过控制激光探头获得每个POGO柱的Z轴数据,即二维数组N2,N2数组详见表二(见图三);
[0033]表二
[0034][0035][0036]步骤四,再次将柔性工作台上所有POGO柱调整至高度Z0,通过控制激光探头获得每个POGO柱的Z轴数据,即二维数组N3,N3数组详见表三(见图三);
[0037]表三
[0038]H0

0.0010.019G0.0040.0080.020F0.0010.0240.028E0.0050.0280.032D

0.011

0.0080.023C

0.02100B

0.0230.002

0.012A

0.021

0.024

0.010 123
[0039]步骤五,针对每个POGO柱计算N2

N1的差值,获得差值二维数组Nm1,并进一步计算二维数组Nm1与理论最大行程高度500mm的差值,获得二维数组Nm2(见表四),二维数组Nm2中绝对值最大值所对应的数值即为定位精度Pr=0.041mm;针对每个POGO柱计算N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床柔性工作台的定位精度检测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激光探头作为测量工具,安装于机床主轴头上;S2、将柔性工作台上所有POGO柱调整至高度Z0,即初始位置,通过控制激光探头分别与每个POGO柱接触从而获得每个POGO柱的Z轴数据,即二维数组N1;S3、将柔性工作台上所有POGO柱调整至最大行程高度,通过控制激光探头获得每个POGO柱的Z轴数据,即二维数组N2;S4、再次将柔性工作台上所有POGO柱调整至高度Z0,通过控制激光探头获得每个POGO柱的Z轴数据,即二维数组N3;S5、针对每个POGO柱计算N2

N1的差值,获得差值二维数组Nm1,并进一步计算二维数组Nm与理论最大行程高度Zmax的差值,获得二维数组Nm2,二维数组Nm2中绝对值最大值所对应的数值即为定位精度Pr;针对每个POGO柱计算N3

N1的差值,获得二维数组Nm3,二维数组Nm3中绝对值最大值所对应的数值即为重复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成许立正韩云中张银菊陈慧娟陈洋锋蒙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昌河航空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