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溢流正反洗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8325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石油行业井下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溢流正反洗井装置。防溢流正反洗井装置,包括用于与管柱连接的筒体,筒体沿上下方向延伸,筒体内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阀筒,阀筒与筒体之间围成有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环形通道,阀筒的筒壁上设有连通环形通道和阀筒内腔的连通通道;阀筒的下端设有内环台,阀筒内设有压簧和可沿上下方向往复活动的阀座,阀座具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阀座通道,压簧处于阀座的上方以向阀座施加向下的压力,进而使阀座顶压在内环台上;所述筒体内于阀筒的下方设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上支撑有阀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溢流正反洗井装置在实现防溢流时,能够同时实现油井正、反洗井作业。反洗井作业。反洗井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溢流正反洗井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行业井下作业
,具体涉及一种防溢流正反洗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油田大修作业的起下立柱工序中,经常会出现修井液外溢而污染环境的问题。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在起钻过程中湿起管柱的问题。具体地,修井工具连接在钻杆立柱底部,完成打捞、套磨铣等施工,其中打捞类工具捞获被堵的落物后,钻杆内外无法建立循环通道,所以在起钻过程中,经常会湿起管柱,在卸开钻杆丝扣时,钻杆内的修井液从钻杆底部瞬间喷出,会造成修井液乱流而污染环境。第二种是在下钻过程中钻杆顶部冒水的问题。具体地,钻杆立柱一般由两个钻杆单根通过丝扣连接在一起而组成,一柱总长约19.2米,钻杆立柱由游动滑车大钩吊起来通过丝扣连接后一柱一柱的下入井内;一般井筒内的修井液处于常满状态,当每一根钻杆立柱顶部下到距钻台平面还有3

5米高度时,修井液会从钻杆顶部喷出或者外溢。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钻杆体积会占用套管内容积,修井液外溢出的液量等于下入的钻杆体积,外溢的修井液通过钻杆内通道和油套环形空间排出。当下入大直径工具(大直径工具小于套管内径6

8mm)时,油套环形空间的过流面积小于钻杆内过流面积,造成油套环形空间流出的修井液少,钻杆内通道流出的修井液多,当钻杆快速下放时,修井液就会从钻杆顶部喷出或外溢。而从套管流出的井液可通过放喷管汇导流到排污装置,避免污染环境;而从钻杆顶部喷出或者外溢的修井液因从高处落下,无法回收,会造成污染环境、修井液浪费以及危害员工身体健康等问题。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04941452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撞击式泄油器,使用时撞击式泄油器连接在泵底,当空心的剪断销被撞击剪断时,泄油器主体的内腔与管外连通,达到泄油的目的,以解决上述湿起管柱的问题。但是,上述泄油器无法解决下钻时,修井液从钻杆顶部喷出或外溢的问题。
[0004]授权公告号为CN210858638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下井管柱及其防喷装置,使用时,防喷装置的连接端与下井管柱的相应油管下端连接,防喷装置随下井管柱下入井内,在下井管柱下入过程中,通过限流塞减小井液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流量,从而延长下部井液灌满上部单根油管的时间。但是,上述下井管柱及其防喷装置存在以下问题:1)下井防溢流时限流塞没有完全封闭,长时间后油管还是会有溢流出现;2)限流塞由石蜡制成,其会溶化到井液中,无法重复使用。
[0005]授权公告号为CN206111137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防喷单流阀,具体使用时,连接接箍上端与入井管柱连接,连接接箍下端与入井工具连接,阀筒内的阀球在阀杆及复位弹簧作用下固定在阀座内,堵塞阀座内的通孔,封堵管柱内的过流通道,实现起下管柱的防喷。虽然上述防喷单流阀能够解决下井管柱防喷的问题,但存在以下问题:1)在防喷单流阀下入井内一定深度后,由于位于防喷单流阀上部的油管内部中空、外部充满井液,使得处于井内较深位置处的油管内外存在较大压差,该压差会对管柱丝扣造成损伤;2)仅能实现油井的正洗井作业,而无法实现油井的反洗井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溢流正反洗井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防喷单流阀在实现防溢流时无法同时实现油井正、反洗井作业的技术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防溢流正反洗井装置的技术方案是:
[0008]防溢流正反洗井装置,包括用于与管柱连接的筒体,筒体沿上下方向延伸,筒体内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阀筒,阀筒与筒体之间围成有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环形通道,阀筒的筒壁上设有连通环形通道和阀筒内腔的连通通道;阀筒的下端设有内环台,阀筒内设有压簧和可沿上下方向往复活动的阀座,阀座具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阀座通道,压簧处于阀座的上方以向阀座施加向下的压力,进而使阀座顶压在内环台上;所述筒体内于阀筒的下方设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上支撑有阀球。
[0009]有益效果是:使用时,本专利技术的装置连接在管柱上,在正洗井时,阀球在正洗井液的压力下支撑在支撑结构上,以打开阀座通道,从而使井液经环形通道、连通通道以及阀座通道向阀筒下方流动,以实现正循环洗井;在下管柱时,阀球在井液的作用力下向上移动进入内环台并与阀座密封配合,以封堵阀座通道,从而使阀筒下方的井液不能向上流动,以达到防溢的效果;在反洗井时,阀球在反洗井液的压力下向上移动进入内环台并与阀座顶推配合,以使阀座与内环台分离,从而使阀筒下方的井液经阀座和内环台之间的间隙、连通通道以及环形通道向阀筒上方流动,以实现反循环洗井。
[0010]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阀筒的上端设有用于调节压簧预紧力的调节座,压簧的上端顶压在调节座上,压簧的下端顶压在阀座上。
[0011]有益效果是:通过调节座调节压簧的预紧力,以适应不同的井况。
[0012]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调节座上设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调节座通道。
[0013]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调节座上设置调节座通道,能够增大正反洗井时的通流面积,提高正反洗井的工作效率。
[0014]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调节座螺纹连接在阀筒的上端。
[0015]有益效果是:通过旋转调节座以无级调节压簧的预紧力。
[0016]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连通通道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长条形通道。
[0017]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便于连通通道的加工。
[0018]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连通通道沿阀筒的周向间隔布置有至少两个。
[0019]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能够增大通流面积,提高正反洗井的施工效率。
[0020]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筒体包括上筒体和下筒体,上筒体的下端内侧与下筒体的上端外侧螺纹连接在一起,所述阀筒的下端外侧与下筒体的上端内侧螺纹连接在一起。
[0021]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使得阀筒的拆装较为方便。
[0022]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支撑结构为支撑横筋,支撑横筋与筒体的内壁面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阀球的直径。
[0023]有益效果是:支撑横筋较为简单,且有利于井液在筒体内流动。
[0024]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阀球为尼龙球。
[0025]有益效果是:尼龙球较轻,下放管柱时容易在井液的作用力下向上移动。
[0026]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筒体的筒壁上于阀筒的上方设有空心剪钉。
[0027]有益效果是:在下井管柱内外无法连通时,利用投棒撞击并剪断空心剪钉,以使管
柱内外连通,避免起钻过程中湿起管柱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防溢流正反洗井装置在正洗井或静止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防溢流正反洗井装置在下管柱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防溢流正反洗井装置在反洗井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4为图1中下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5为图1中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6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溢流正反洗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管柱连接的筒体,筒体沿上下方向延伸,筒体内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阀筒,阀筒与筒体之间围成有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环形通道,阀筒的筒壁上设有连通环形通道和阀筒内腔的连通通道;阀筒的下端设有内环台,阀筒内设有压簧和可沿上下方向往复活动的阀座,阀座具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阀座通道,压簧处于阀座的上方以向阀座施加向下的压力,进而使阀座顶压在内环台上;所述筒体内于阀筒的下方设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上支撑有阀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流正反洗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筒的上端设有用于调节压簧预紧力的调节座,压簧的上端顶压在调节座上,压簧的下端顶压在阀座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溢流正反洗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座上设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调节座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溢流正反洗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座螺纹连接在阀筒的上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彦兵张红杰张玉锋孙博沙成明童来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