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用升降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8154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床用升降护栏,包括基座、横杆与止挡件,止挡件的一端与基座连接,止挡件的另一端与横杆连接;固定套筒,固定套筒的一端与基座连接,固定套筒内侧设有限位部;活动套筒,活动套筒的第一端与横杆活动连接,活动套筒的第二端设有配合部,活动套筒的第二端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可活动地设于固定套筒内,在活动套筒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配合部与限位部配合以限制活动套筒在第一方向活动,在活动套筒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配合部与限位部分离;限位驱动件,用于驱动配合部与限位部配合或分离;升降驱动件,用于驱动活动套筒在第一方向活动。本申请的床用升降护栏无需使用大功率的升降驱动件,而且保证了升降护栏的承力效果。降护栏的承力效果。降护栏的承力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床用升降护栏


[0001]本申请属于床体护栏
,具体涉及一种床用升降护栏。

技术介绍

[0002]住院患者跌倒是常见的护理不良事件之一,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防范管理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医疗、护理、康复领域关注的焦点。文献显示,患者住院期间极易发生跌倒坠床情况,坠床是住院患者常见的安全问题,且跌倒已成为老年人非致死性损伤和死亡的重要原因。脑卒中偏瘫患者和存在运动障碍和意识障碍的肿瘤患者极易发生跌倒坠床情况,老年患者同样是坠床的高发人群,有报道显示,约有2.4

的老年住院患者出现坠床,失智失能、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癫痫发作、无自主能力和不配合治疗的老人更易发生坠床事件,且坠床发生率与老人年龄增长呈正相关。坠床后也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有时会引发脑外伤或机体损伤等并发症,甚至死亡,可能会导致医疗纠纷等问题。坠床事件还会增加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预防住院患者跌倒可降低跌倒致2级及以上伤害发生率,减少患者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
[0003]儿童的住院安全一直是被关注的焦点,据统计,儿童意外伤害排名前3位的原因分别是意外跌伤、交通事故和意外坠落,儿童跌倒坠床伤害事件中,头部伤害最多,占70.0%,有研究显示,住院患儿81.6%的跌倒是坠床,因床栏未拉起或过低导致患儿坠床占91.5%;床护栏是医院预防患者坠床的常用工具。因为临床使用的床护栏多数比较短,且床头与床尾处护栏缺失,患者容易从床头或床尾的空隙处坠床。因为许多未实行无陪护管理的综合医院儿科使用的大多是成人病床,许多成人病床护栏间的间隙宽多为35cm,高42cm,而2岁的患儿头围48cm,胸围49cm,体质量为12~13kg,身长约85cm,2岁以下患儿的头围及胸围直径都比床栏间隙要小,稍有不慎就有从护栏间隙中坠落的危险。
[0004]但如果给这些偏瘫、肿瘤、意识障碍及有陪护患儿等特殊人群使用较高的儿童床护栏,则会导致家属及医护人员护理病人不方便。因此出现了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护栏结构,当使用者使用护理床时,护栏结构升起,防止使用者从护理床上跌落,当使用者上下床或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时,护栏结构降低,使用更方便。
[0005]虽然现有的护栏具有升降功能,但是还存在以下不足:护栏没有锁定结构,护栏是通过升降驱动件进行支撑的,护栏的承力效果差,可靠性较低,若使用大功率的升降驱动件则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床用升降护栏的新技术方案,至少能够解决现有护栏承力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0007]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提供了一种床用升降护栏,包括:基座与横杆,所述基座具有第一安装面,所述横杆具有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与所述第二安装面相对设置;止挡件,所述止挡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面连接,所述止挡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面连
接;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面连接,所述固定套筒内侧设有限位部;活动套筒,所述活动套筒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面活动连接,所述活动套筒的第二端的侧壁设有配合部,所述活动套筒的第二端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固定套筒内,在所述活动套筒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配合部与所述限位部配合以限制所述活动套筒在第一方向活动,在所述活动套筒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配合部与所述限位部分离;限位驱动件,所述限位驱动件设于所述活动套筒内,用于驱动所述配合部与所述限位部配合或分离;升降驱动件,所述升降驱动件设于所述固定套筒内,用于驱动所述活动套筒在第一方向活动。
[0008]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床用升降护栏,通过限位驱动件可以控制配合部与限位部配合与分离,在活动套筒升降完成后,配合部与限位部配合对活动套筒进行支撑,可以提高床用升降护栏的承力效果,提高了床用升降护栏的可靠性,而且使得升降驱动件只有在控制活动套筒的升降过程中对活动套筒进行支撑,从而使得该床用升降护栏可以使用小功率的升降驱动件,以此可以降低床用升降护栏的生产成本。
[0009]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限位部形成多个沿所述固定套筒的轴向间隔开分布的限位槽,所述配合部形成为与所述限位槽匹配的凸起。
[0010]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限位驱动件形成为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活动套筒连接以驱动活动套筒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转动。
[0011]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升降驱动件为伸缩缸,所述伸缩缸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套筒连接,所述限位驱动件设于所述伸缩缸的第二端。
[0012]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控制器,所述限位驱动件和所述升降驱动件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13]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固定套筒和/或所述止挡件上设有距离感应器,且所述距离感应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距离感应器用于检测人体与所述床用升降护栏的距离,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距离控制所述升降驱动件与所述限位驱动件运行。
[0014]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报警器,所述报警器设于所述横杆,且所述报警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距离控制所述报警器运行。
[0015]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有终端设备。
[0016]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基座的一侧设有多个挂钩,所述挂钩用于和床边连接。
[0017]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止挡件为多个伸缩杆,多个所述伸缩杆沿着所述横杆的轴向间隔设置。
[0018]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9]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0]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床用升降护栏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床用升降护栏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床用升降护栏的部分结构的爆炸图;
[0023]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床用升降护栏的固定套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床用升降护栏100;
[0026]基座10;挂钩11;
[0027]横杆20;止挡件30;
[0028]固定套筒40;限位部41;
[0029]活动套筒50;配合部51;
[0030]限位驱动件60;升降驱动件70;距离感应器80;报警器90。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32]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床用升降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0)与横杆(20),所述基座(10)具有第一安装面,所述横杆(20)具有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与所述第二安装面相对设置;止挡件(30),所述止挡件(3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面连接,所述止挡件(3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面连接;固定套筒(40),所述固定套筒(4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面连接,所述固定套筒(40)内侧设有限位部(41);活动套筒(50),所述活动套筒(5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面活动连接,所述活动套筒(50)的第二端的侧壁设有配合部(51),所述活动套筒(50)的第二端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固定套筒(40)内,在所述活动套筒(50)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配合部(51)与所述限位部(41)配合以限制所述活动套筒(50)在第一方向活动,在所述活动套筒(50)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配合部(51)与所述限位部(41)分离;限位驱动件(60),所述限位驱动件(60)设于所述活动套筒(50)内,用于驱动所述配合部(51)与所述限位部(41)配合或分离;升降驱动件(70),所述升降驱动件(70)设于所述固定套筒(40)内,用于驱动所述活动套筒(50)在第一方向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用升降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41)形成多个沿所述固定套筒(40)的轴向间隔开分布的限位槽,所述配合部(51)形成为与所述限位槽匹配的凸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用升降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功凤王忠伟程立红窦艳凤迟俊婷柳岩尹诗淇王春蕾李晓倩周香邑万波王艳春柴春玲
申请(专利权)人:通化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