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理垫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6696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护理垫结构,属于护理垫的技术领域,包括主体和机箱,主体上具有翻身模块,机箱具有用于给翻身模块提供动力的动力模块;翻身模块包括翻身气囊和防滑气囊,翻身气囊和防滑气囊对应设置并分别位于主体表面的两侧;机箱包括用于给翻身气囊和防滑气囊充气的气泵;翻身气囊和防滑气囊均能够通过气泵充气并凸出于主体的上表面;翻身气囊凸出于主体上表面的高度高于防滑气囊凸出于主体上表面的高度;防滑气囊具有防滑面,防滑气囊通过气泵充气后防滑面位于主体上表面的上方,防滑面朝翻身气囊一侧倾斜布置;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善了目前护理垫上的翻身气囊充气时病人易滑动的问题。易滑动的问题。易滑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护理垫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护理垫结构,属于护理垫的


技术介绍

[0002]病床上的病人因失去行动能力而长期卧床,需要专人护理,定时翻身透气、按摩,以防止褥疮,但全程人工护理,耗费时间长、体力大,并且护理人员稍有疏忽,护理不及时不到位就会造成意外。
[0003]因此目前在病床上应用有护理垫,病人躺在护理垫上,护理垫具有按摩、透气、翻身等功能,可以满足目前病人的基本需求;目前的按摩床在翻身时通过对一侧的气囊充气使对应一侧的身体随着气囊充气而被抬起,但是病人该侧身体被抬起后由于重力缘故容易使身体朝没有被抬起的一侧滑动,需要对此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护理垫结构,它改善了现有技术中护理垫上的翻身气囊充气时病人易滑动的问题。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护理垫结构,包括主体和机箱,所述主体上具有翻身模块,所述机箱具有用于给所述翻身模块提供动力的动力模块;
[0007]所述翻身模块包括翻身气囊和防滑气囊,所述翻身气囊和防滑气囊对应设置并分别位于所述主体表面的两侧;所述机箱包括用于给所述翻身气囊和所述防滑气囊充气的气泵;所述翻身气囊和所述防滑气囊均能够通过气泵充气并凸出于所述主体的上表面;所述翻身气囊凸出于所述主体上表面的高度高于所述防滑气囊凸出于所述主体上表面的高度;
[0008]所述防滑气囊具有防滑面,所述防滑气囊通过所述气泵充气后所述防滑面位于所述主体上表面的上方,所述防滑面朝所述翻身气囊一侧倾斜布置。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身气囊通过气泵充气后凸出于主体上表面,用于抬起病人的一侧身体协助病人翻身,而防滑气囊位于病人的另一侧身体下方,在翻身气囊冲气的同时充气,翻身气囊也凸出于主体上表面,倾斜的防滑面用于在翻身气囊帮助病人一侧身体抬起后提供支撑,防止病人身体朝不翻身的另一侧滑动。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翻身气囊具有翻身面,所述翻身气囊通过所述气泵充气后所述翻身面位于所述主体上表面的上方,所述翻身面朝所述翻身气囊一侧倾斜布置。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病人的一侧身体靠在翻身面上,且翻身面呈倾斜设置,相较于平面设置,倾斜的翻身面提供了过渡,使得病人翻身姿态更加舒适。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滑面的倾斜角度小于所述翻身面的倾斜角度。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面的倾斜角度小于翻身面的倾斜角度使得病人不易因防滑气囊而造成不适。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体上设置有弹性缚带,所述弹性缚带的两端分别位于主体的两侧,所述弹性缚带位于所述翻身气囊和所述防滑气囊的上方。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缚带用于在病人翻身时绑在病人的胯骨处,起到固定作用。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滑气囊与所述弹性缚带相互错开,位于所述弹性缚带两侧的两个所述防滑气囊之间形成有间隔。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气囊与弹性缚带相互错开,位于弹性缚带两侧的两个防滑气囊之间形成有间隔,使得防滑气囊在充气时与弹性缚带错开,避免病人身体受到弹性缚带和防滑气囊的双重压力导致身体不适。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体上具有温度监控模块,所述温度监控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上表面,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以检测所述与所述主体的上表面温度并与所述机箱连接。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温度监控模块用于监测护理垫的温度。
[002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体上具有加热模块,所述加热模块包括电热丝,所述电热丝埋设于所述主体内,所述机箱内设置有电源,所述电热丝通过与所述电源连接后加热所述主体。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模块用于对护理垫进行温度调节,使得护理垫始终处于另病人舒适的温度区间。
[002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体上具有心电监测模块,所述心电监测模块包括电连接的心电监测仪和心电传感器,所述心电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弹性缚带上并能够与所述患者的手部接触。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心电监测用于监测病人的心率。
[002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5]1、翻身气囊通过气泵充气后凸出于主体上表面,用于抬起病人的一侧身体协助病人翻身,而防滑气囊位于病人的另一侧身体下方,在翻身气囊冲气的同时充气,翻身气囊也凸出于主体上表面,倾斜的防滑面用于在翻身气囊帮助病人一侧身体抬起后提供支撑,防止病人身体朝不翻身的另一侧滑动;
[0026]2、缚带用于在病人翻身时绑在病人的胯骨处,起到固定作用。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一种护理垫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机箱的剖视示意图;
[00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主体的结构示意图,用于展示翻身气囊和防滑气囊充气的状态。
[0030]图中:100、主体;200、机箱;201、控制面板;202、水箱;203、第一水泵;204、第二水泵;205、气泵;10、翻身气囊;11、翻身面;20、防滑气囊;21、防滑面;30、输送管;40、水囊;50、进水通道;51、出水通道;52、进气通道;53、出气通道;60、弹性缚带;71、温度监控模块;72、加热模块;73、心电监测模块。
实施方式
[0031]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1

3,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32]一种医疗护理垫,包括主体100和机箱200,主体100设有按摩模块和翻身模块,按摩模块的一侧转动连接在主体100的表面,翻身模块设置在按摩模块的下方;机箱200设有用于给按摩模块与翻身模块提供动力的动力模块,该动力模块通过输送管30与主体100连接。
[0033]翻身模块包括翻身气囊10和防滑气囊20,翻身气囊10和防滑气囊20对应设置并分别位于主体100表面的两侧;机箱200包括用于给翻身气囊10和防滑气囊20充气的气泵205;翻身气囊10和防滑气囊20均能够通过气泵205充气并凸出于主体100的上表面;翻身气囊10凸出于主体100上表面的高度高于防滑气囊20凸出于主体100上表面的高度。
[0034]防滑气囊20具有防滑面21,防滑气囊20通过气泵205充气后防滑面21位于主体100上表面的上方,防滑面21朝翻身气囊10一侧倾斜布置。
[0035]翻身气囊10具有翻身面11,翻身气囊10通过气泵205充气后翻身面11位于主体100上表面的上方,翻身面11朝翻身气囊10一侧倾斜布置。防滑面21的倾斜角度小于翻身面11的倾斜角度。
[0036]主体100上设置有弹性缚带6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理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00)和机箱(200),所述主体(100)上具有翻身模块,所述机箱(200)具有用于给所述翻身模块提供动力的动力模块;所述翻身模块包括翻身气囊(10)和防滑气囊(20),所述翻身气囊(10)和防滑气囊(20)对应设置并分别位于所述主体(100)表面的两侧;所述机箱(200)包括用于给所述翻身气囊(10)和所述防滑气囊(20)充气的气泵(205);所述翻身气囊(10)和所述防滑气囊(20)均能够通过气泵(205)充气并凸出于所述主体(100)的上表面;所述翻身气囊(10)凸出于所述主体(100)上表面的高度高于所述防滑气囊(20)凸出于所述主体(100)上表面的高度;所述防滑气囊(20)具有防滑面(21),所述防滑气囊(20)通过所述气泵(205)充气后所述防滑面(21)位于所述主体(100)上表面的上方,所述防滑面(21)朝所述翻身气囊(10)一侧倾斜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身气囊(10)具有翻身面(11),所述翻身气囊(10)通过所述气泵(205)充气后所述翻身面(11)位于所述主体(100)上表面的上方,所述翻身面(11)朝所述翻身气囊(10)一侧倾斜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护理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面(21)的倾斜角度小于所述翻身面(1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谢林刘萌萌李杨
申请(专利权)人:雅安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