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8078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取暖器,包括取暖器箱体、加热模块和风机模块,取暖器箱体设有取暖器凹槽;风机模块包括风机盒、风轮和电机,风机盒包括风机壳体和风机前盖板,风机壳体包括风机底板和连接于风机底板的风机侧壁,风机前盖板与风机侧壁连接以围成风机空腔;风机空腔中设有风机风道,风轮设于风机风道,电机与风轮连接;风机侧壁的外壁面设有风机第一连接部;加热模块包括加热箱体和加热件,加热箱体包括加热底壳和加热盖板,加热底壳包括加热底板和连接于加热底板的加热侧壁;加热盖板与加热侧壁连接以围成加热空腔;加热侧壁设有加热第一连接部;加热模块与风机模块设于取暖器凹槽中,风机第一连接部与加热第一连接部卡扣连接。接。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取暖器


[0001]本技术涉及取暖器
,尤其指一种取暖器。

技术介绍

[0002]人力成本越来越高,逐渐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环。企业希望通过提升自动化生产水平降低人力成本。取暖器一般包含整体式的取暖器箱体和加热模块,在取暖器箱体内构造出风机风道,风机风道中安装风轮和电机,加热模块设于取暖器箱体中,与风道连接。企业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会生产多种款式和型号的产品,需要配置不同的取暖器箱体,由于取暖器箱体结构不同,风道设置在取暖器箱体的位置不同。由于风道固定在取暖器箱体中,加热模块与风道连接较为困难,难以提升自动化组装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暖器,提升制造的自动化水平。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根据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取暖器,包括取暖器箱体、加热模块和风机模块,所述取暖器箱体设有取暖器凹槽;
[0006]所述风机模块包括风机盒、风轮和电机,所述风机盒包括风机壳体和风机前盖板,所述风机壳体包括风机底板和连接于所述风机底板的风机侧壁,所述风机前盖板与所述风机侧壁连接以围成风机空腔;所述风机前盖板设有风机进风口,所述风机侧壁设有风机出风口,所述风机空腔中设有风道隔板以围成风机风道,所述风轮设于所述风机风道,所述电机与所述风轮连接;所述风机侧壁的外壁面设有风机第一连接部;
[0007]所述加热模块包括加热箱体和加热件,所述加热箱体包括加热底壳和加热盖板,所述加热底壳包括加热底板和连接于所述加热底板的加热侧壁;所述加热盖板与所述加热侧壁连接以围成加热空腔;所述加热侧壁设有加热进风口,所述加热底板或者所述加热盖板设有加热出风口,所述加热件设于所述加热空腔中并靠近所述加热盖板;所述加热侧壁设有加热第一连接部;
[0008]所述加热模块与所述风机模块设于所述取暖器凹槽中,所述风机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加热第一连接部卡扣连接。
[0009]其中,所述风机第一连接部为第一连接卡槽,所述加热第一连接部为第一滑扣。
[0010]其中,所述加热第一连接部沿自所述加热底板向所述加热盖板方向延伸;所述加热第一连接部为两个,分别设于所述加热进风口的两侧;所述风机第一连接部为两条,分别设于所述风机出风口的两侧;所述风机第一连接部自所述风机侧壁的端部向所述风机底板的方向延伸。
[0011]其中,所述风机底板为长方形或者正方形,所述风机侧壁包括依次连接的前侧壁、左侧壁、后侧壁和右侧壁,所述风机出风口设于所述前侧壁,所述风机第一连接部分别设于所述前侧壁与所述左侧壁的连接处、所述前侧壁与所述右侧壁的连接处。
[0012]其中,所述加热件包括加热支架和加热源,所述加热支架设有热源安装槽,所述加热支架安装于所述加热空腔中,所述加热源安装于所述加热安装槽,所述加热安装槽的底面设有加热通孔。
[0013]其中,所述加热源为PTC元件。
[0014]其中,所述加热侧壁靠近所述加热盖板的一端设有侧壁承托部,所述加热件安装于所述侧壁承托部。
[0015]其中,还包括电控模块,所述电控模块分别与所述加热模块、所述风机模块电连接。
[0016]其中,所述加热底板为长方形,所述加热侧壁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加热进风口设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加热第一连接部设于所述第一侧壁。
[0017]其中,该加热模块还包括切换阀门,所述第三侧壁设有排风口;所述切换阀门设于所述加热侧壁,在遮挡所述排风口的第一位置与遮挡所述加热出风口的第二位置转动切换。
[0018]其中,所述切换阀门包括阀门电机和阀门体,所述阀门体可转动安装于所述加热侧壁,所述阀门电机与所述阀门体连接。
[0019]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0]本技术的取暖器将风道、电机和风轮独立出来形成风机模块,在制造时,风机模块单独制造,实现自动化安装风机和风轮,再将组装完成的风机模块安装到取暖器箱体中,提升制造的自动化水平。在风机盒的外侧壁面设置风机第一连接部,加热侧壁设有加热第一连接部,使风机模块与加热模块通过滑动卡扣连接实现快速组装,制造自动化水平提高。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一种取暖器的立体图。
[0022]图2为本技术一种风机模块的较优实施例的爆炸图。
[0023]图3为本技术一种风机模块的较优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4]图4为本技术一种风机模块的较优实施例的立体图(省略风机前盖板)。
[0025]图5为本技术一种风机模块的较优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沿垂直于风机前盖板方向)。
[0026]图6为本技术一种风机模块的较优实施例的横向剖视图(沿平行于风机前盖板方向)。
[0027]图7为本技术一种加热模块的较优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8]图8为本技术一种加热模块的较优实施例的主视图。
[0029]图9为本技术一种加热模块的较优实施例的爆炸图。
[0030]图中,
[0031]1000:风机模块;1:风机盒;2:风轮;3:电机;100:风机壳体;200:风机前盖板;300:风机后盖板;101:风机空腔;110:风机底板;111:电机安装部;112:螺钉通孔;120:风机侧壁;121:风机出风口;1211:对接搭边;122:风机第一连接部;1221:第一限位凹槽;123:前侧
壁;124:左侧壁;125:后侧壁;126:右侧壁;127:风机第二连接部;130:风道隔板;131:风机风道;201:风机进风口。
[0032]2000:加热模块;2100:加热箱体;2101:加热空腔;2110:加热底壳;2111:加热底板;2112:加热侧壁;21120:侧壁承托部;21121:第一侧壁;21122:第二侧壁;21123:第三侧壁;21124:第四侧壁;2113:加热进风口;2114:加热安装部;2115:排风口;2120:加热盖板;2121:加热出风口;2200:加热件;2210:加热支架;2220:加热源;2211:热源安装槽;2212:加热通孔;2300:加热第一连接部;2400:切换阀门;2410:阀门电机;2420:阀门体;2421:导风坡面;
[0033]3000:取暖器箱体;3001:取暖器凹槽;4000:电控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35]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取暖器的较优实施方式。取暖器包括取暖器箱体3000、风机模块1000和加热模块2000,取暖器箱体3000设有取暖器凹槽3001,风机模块1000和加热模块2000安装于取暖器凹槽3001中。
[0036]参照图2至6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取暖器的较优实施方式。风机模块1000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暖器箱体、加热模块和风机模块,所述取暖器箱体设有取暖器凹槽;所述风机模块包括风机盒、风轮和电机,所述风机盒包括风机壳体和风机前盖板,所述风机壳体包括风机底板和连接于所述风机底板的风机侧壁,所述风机前盖板与所述风机侧壁连接以围成风机空腔;所述风机前盖板设有风机进风口,所述风机侧壁设有风机出风口,所述风机空腔中设有风道隔板以围成风机风道,所述风轮设于所述风机风道,所述电机与所述风轮连接;所述风机侧壁的外壁面设有风机第一连接部;所述加热模块包括加热箱体和加热件,所述加热箱体包括加热底壳和加热盖板,所述加热底壳包括加热底板和连接于所述加热底板的加热侧壁;所述加热盖板与所述加热侧壁连接以围成加热空腔;所述加热侧壁设有加热进风口,所述加热底板或者所述加热盖板设有加热出风口,所述加热件设于所述加热空腔中并靠近所述加热盖板;所述加热侧壁设有加热第一连接部;所述加热模块与所述风机模块设于所述取暖器凹槽中,所述风机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加热第一连接部卡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第一连接部为第一连接卡槽,所述加热第一连接部为第一滑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第一连接部沿自所述加热底板向所述加热盖板方向延伸;所述加热第一连接部为两个,分别设于所述加热进风口的两侧;所述风机第一连接部为两条,分别设于所述风机出风口的两侧;所述风机第一连接部自所述风机侧壁的端部向所述风机底板的方向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进吴贤刚胡铸生兰金柱
申请(专利权)人: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