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背阴面采暖补偿系统及补偿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87490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强制循环的住宅供热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建筑背阴面采暖补偿系统及补偿方法,通过利用集热器将制冷剂汽化,制冷剂蒸汽输送到背阴面的冷凝器中冷凝放热,从而将向阳面的热量搬运到背阴面来克服二者之间的温差,同时部分制冷剂蒸汽在热水箱中的换热盘管中冷凝,从而产生热水。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设计的集热器兼具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以及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二者的优点,能够在温度低于0度的地区使用,还能挂在建筑外墙上。且由于所有换热设备中均为高效率的相变换热,不需要很大的换热器,制冷剂需要的流量也很低,循环泵只需要功率很小的型号即可满足要求,整个系统设备费用及运行费用均低。用及运行费用均低。用及运行费用均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背阴面采暖补偿系统及补偿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用强制循环的住宅供热系统
,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背阴面采暖补偿系统及补偿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包括我国北方在内的高纬度地区,在冬季普遍有采暖需求。目前可行的供暖设备有包括用电或用燃气的个人取暖设备,以及通过集中烧热水然后供给各家住户来进行集中供暖的设备。而供暖设备的规模效应十分明显,个人供暖设备的平均运行成本远高于集中供暖,因此集中供暖是冬季取暖的主流方式。
[0003] 目前集中供暖的用户端是俗称为“暖气片”的鳍片式散热器,热水从里面通过后加热室内空气来提高室温。这种供暖设备在安装的时候,是按和消防设备的同样的思路进行铺设,也即每个固定的面积内设置一个暖气片(郭骏, 邹平华. 建筑采暖设计(第二版)[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7)。但这样带来了一个问题,在做了被动保温的建筑中,进入室内的太阳光的热效应依然十分明显,导致建筑向阳面与背阴面有明显的温差,对比之下,背阴面在冬季显得很冷。
[0004] 这一问题在东亚季风区尤为严重。由于包括我国北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背阴面采暖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建筑向阳面能被阳光直射位置的集热器(1)、设置在建筑背阴面室内的蒸发器、以及设置在室内并用于存储热水的热水箱(3);所述热水箱(3)为保温水箱;所述集热器(1)包括悬空设置在透光的真空外盒(11)中的吸光盒(12),所述吸光盒(12)向阳的一面涂敷有吸光涂料且盒内填充有制冷剂;所述吸光盒(12)上端通过保温管分别与冷凝器(2)的入口以及热水箱(3)中的换热盘管的入口连通;所述冷凝器(2)与换热盘管的出口通过保温管通入循环泵(5)的入口,所述循环泵(5)的出口通过保温管通入真空外盒(11)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背阴面采暖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器(1)包括板状的真空外盒(11),所述真空外盒(11)内并排设置有多个长条状的吸光盒(12),各吸光盒(12)上端出口接入到记作蒸汽总管的保温管中且下端出口接入到记作回液总管的保温管中;所述真空外盒(11)朝向太阳的一侧盒壁为钢化玻璃板,真空外盒(11)平行于钢化玻璃的盒壁记作背阴壁;所述钢化玻璃板与背阴壁之间顶撑有用于避免真空外盒(11)被外侧空气压瘪的外盒支撑柱(14),所述外盒支撑柱(14)均匀设置在相邻的吸光盒(12)之间并与各吸光盒(12)均存在间距;位于真空外盒(11)内的保温管均为硬管,所述蒸汽总管与回液总管顶撑在真空外盒(11)上下两端之间并分别借助保温管托(13)与真空外盒(11)的内表面隔开;所述保温管托(13)顶撑在钢化玻璃板与背阴壁之间,所述吸光盒(12)与钢化玻璃板之间以及与背阴壁之间均留有间隙;所述蒸汽总管与回液总管穿出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广辉王保亮岳庭冉立张超匡炬周宇辉曾云鹏陈杰何镇才曲毅李甲文黄宇航刘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河北投资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